《荒山之夜》是
俄国作曲家
穆索尔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其构思出自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小说《圣约翰之夜》中对巫婆安息日的描写。这是在19世纪欧洲
民族乐派兴起后,俄国民族乐派利用本
民族民间音乐、传说等素材勾勒出的一部杰出的
交响音画。
穆索尔斯基,1839年3月21日生于托罗别茨县卡列沃村。他主张音乐必须反映现实,表现人民的
精神面貌。其作品具有
民族性和
独创性。1863年返回
圣彼得堡,进一步受到了以H.r.
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经历了深刻的思想转变,形成了进步的世界观与
艺术观。他的民主思想倾向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均产生在这个时期。1881年3月28日卒于圣彼得堡。,他是
俄国民族乐派著名组织“
强力集团”里的一员,也是创作作品较多的一位。他比较著名的作品有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交响音画《荒山之夜》、
钢琴套曲《
图画展览会》等。
《荒山之夜》完成于1867年,取材于
俄罗斯民间神话传奇。穆索尔斯基去世后,由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于1886年整理并配器。作者在原稿上有一段文字描述:来自地下深处非人类的轰鸣。黑暗幽灵的出现,以及随后黑暗之神的登场。对黑暗之神的赞颂和
阴间的祭奠,狂欢作乐。在狂欢作乐最热闹时,远方传来乡村教堂的钟声,这声音驱散了黑暗幽灵。破晓。这是作曲家对俄罗斯神话传说的自由发挥。
乐曲以快板速度为主题,表现了狂欢之夜的情绪,直到结尾处,表现破晓(
竖琴的出现是全曲的转折)之后的平静才把速度放缓,乐曲开始于
d小调,结束在
D大调上。乐曲开始由第一、第二
小提琴引领
弦乐组以极低的音量演奏的急速
三连音,起初声音微弱随后迅速提高,在弦乐飞速的行进后,
木管、铜管乐器组先后加入,不协和的小二、增四、
大七度以及
复音程等多次出现,勾画出荒山之巅群魔乱舞的疯狂场景。群魔的出场是为黑暗之王“车尔诺包格”现身所做的铺垫,
长号与大号在低音声部的
齐奏演绎出威严而低沉的旋律。这是一个具有
宣叙调一样悠长的旋律线条。在这一旋律出现后,马上出现乐队齐奏,并升高
半音模仿前段旋律,增强了音乐的
戏剧性。乐曲逐渐加强力度,并在原本快板的速度上又加快了一些,整首乐曲到达激烈的高潮,狂欢进入了癫狂的阶段,仿佛一个个幽灵在空中飞舞、骑着扫帚的女巫呼啸而过……突然,远处传来微弱而清脆的钟声,天已渐渐破晓,牧歌一样的旋律预示着熟睡的农民已经苏醒,这段纯朴的旋律与前面戏剧性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再也听不到狂欢的喧闹,群妖悄悄溜走,乐曲也在这样的平静安宁中结束。
《荒山之夜》是
交响音画作品中非常具有
代表性的作品,各种乐器色彩鲜明,在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
配器所带来的不同音色对比,是一部长演不衰的
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