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报春苣苔
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植物
荔波报春苣苔(Primulina liboensis (W.T.Wang & D.Y.Chen) Mich.Möller & A.Weber.)是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叶基生,具短或长柄;叶片干时革质或薄革质,两侧多少不相等,椭圆形,边缘全缘或浅波状,两面疏被短柔毛,叶柄扁,被短伏毛。花序有多花;花序梗被紫色短柔毛;苞片对生,线状卵形,被短柔毛;花萼裂片披针状线形,花冠蓝紫色,上唇裂片宽卵形,下唇侧裂片卵形,中裂片长圆形。退化雄蕊条形,子房线形,花柱被短腺毛,5月开花。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叶约7,基生,具短或长柄;叶片干时革质或薄革质,两侧多少不相等,椭圆形,长4-10厘米,宽2-4.5厘米,顶端微尖,基部斜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全缘或浅波状,两面疏被短柔毛(上面的毛长0.1-0.4毫米和0.8-2毫米,下面的毛长0.1-0.5毫米),侧脉每侧3-4条,上面白色,两面平;叶柄长1-4.5厘米,扁,宽1.5-5毫米,被短伏毛。
花序约2条,长3.5-4.5厘米,2回分枝,每花序有7-11花;花序梗长12厘米,被紫色短柔毛;苞片对生,线状卵形,长1.3-2厘米,宽3.5-5毫米,被短柔毛;花梗长0.15-1.5厘米,被紫色短柔毛。花萼5裂达基部,裂片披针状线形,长7毫米,宽1.2-1.5毫米,上部边缘有不明显小齿,外面被淡紫色短柔毛。花冠蓝紫色,长约2.7厘米,外面上部及内面檐部被短柔毛;筒漏斗状筒形,长约1.7厘米,口部直径8毫米;上唇长4毫米,2深裂,裂片宽卵形,下唇长10毫米,3裂至中部,侧裂片卵形,中裂片长圆形。雄蕊花丝着生于距花冠基部9毫米处,长10毫米,中部之下稍膝状弯曲,上部被短腺毛,花药长3.8毫米,背面疏被髯毛;退化雄蕊2,条形,长3毫米,疏被短柔毛,顶端变粗。花盘环状,高1毫米。雌蕊长1.9厘米,子房线形,长1.3厘米,宽1.2毫米,被短柔毛,花柱被短腺毛,柱头长约1.5毫米,宽1毫米,2浅裂,裂片三角形。花期5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贵州荔波。生长在海拔400米的低山林下阴处石上。
繁殖方法
组培材料来源:选用野生荔波报春苣苔果实作为组培外植体,所选的果实长势优良,无病虫害。种子采摘后立即带回实验室进行组织培养等研究。
扦插方法:将采集的荔波报春苣苔果实,用洗衣粉溶液洗去外表污染物,然后用流动自来水反复冲洗干净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洗净的果荚用75%酒精溶液灭菌30秒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用0.1%氯化汞溶液振荡5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5-6次,放在无菌纸上吸干果实表面水分。将消毒好的荔波报春苣苔果实用消毒剪刀将一端剪开一小口,轻轻抖动果实把里面的种子均匀播散在培养基上。培养基添加4克/升琼脂和20克/升蔗糖,pH值调节为5.4-5.8。接种后培养条件为:温度(25±3)℃,光照强度30-40微摩尔/(平方米·秒),光照时间12小时/天。
诱导种子萌发:将消毒好的种子均匀播种于MS基本培养基上,进行无激素添加培养与附加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培养基进行诱导种子。NAA浓度为0.5毫克/升,6-BA浓度为1.0毫克/升。播种3团,处理重复3次。45天后,萌发率达98%萌发原球茎疏松呈绿色,15天后新芽数量逐渐增多,出现少量小芽展出2片真叶的幼芽。
原球茎增殖分化的培养:将萌发出的原球茎和小芽接种于添加不同浓度6-BA的MS基本培养基上进行培养。NAA浓度为0.1毫克/升,6-BA浓度为0.1毫克/升。处理10瓶,每瓶接种3团原球茎和小芽,每个处理重复3次。30天后观察增殖情况,分化的原球茎和小芽形成植株形态,具有3-5片叶,叶片呈现绿色叶面上被白色绒毛,有少量白色须根出现。
壮苗生根的培养:等分化出的植株生长出3-5片叶的时候,将单株小苗接种到NAA浓度为0.5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处理接种10瓶,每瓶接种1株小苗,每个处理重复3次。45天后白色细根颜色逐渐变深变长约3-5厘米左右,叶片变大变宽,长约3厘米以上,宽约2-3厘米颜色呈深绿色,叶片被白色绒毛,生长健壮。
栽培技术
炼苗与移栽:组培瓶苗的健壮度与移栽后的管理对苗的成活具有很大的影响。选择生长健壮的荔波报春苣苔植株开口炼苗后,将其栽培于消毒发酵好的锯木面中,温室内培养30天后将小苗移到室外,放置在散射光照条件下培养,每天进行喷雾保湿。荔波报春苣苔组培苗经炼苗后,室外移栽成活率达85%以上。
主要价值
荔波报春苣苔还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其花色蓝中带紫,紫中有蓝,花朵较多,叶片大,叶脉银色,适宜于室内盆栽观赏。
参考资料
荔波唇柱苣苔.中国自然标本馆.
荔波唇柱苣苔.中国植物志.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9 14:2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