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荸荠白禾螟,属
鳞翅目,
螟蛾科。为害
荸荠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食茎杆,造成荸荠腐烂、品质降低、产量减少。
形态特征
卵:卵集合成卵块,上披橙黄色绒毛。卵扁平短椭圆形,长短约1.3-1.1毫米。初产时呈淡黄色,以后变为橙黄色。
幼虫:成长幼虫体长20-30毫米。体乳黄白色,
前胸背板淡橙黄色。虫体肥大而柔软,多横皱,胸足短小,腹足退化。
蛹:体长雌蛹16-18毫米,雄蛹13-14毫米。体色乳黄至乳白色,腹末宽而带圆形.雌蛹后足达第六腹节基部,雄蛹后足达第七腹节的一半。
成虫:翅长雌蛾15-17毫米;雄娥12-18毫米。体色纯白有光泽。前翅长而顶角尖。腹部带黄色,雌蛾腹部末节末端有橙黄色绒毛。下唇须约为头部的2倍。
红尾白螟成虫形态特征
红尾白螟成虫 体纯白有光泽,雌蛾体长13一15毫米,雄蛾u~12毫米。雌蛾腹部肥大,尾毛橙红色,雄蛾腹部较细长,尾部和腹背为橙黄色。雌雄蛾头部及前胸均覆盖较长的茸毛。卵 成块状,表面覆盖雌蛾的尾毛。卵粒扁平短椭圆形,约1.3X1.1毫米。初产卵淡黄色,后变橙黄色,孵化前变为灰黑色。卵块粒数l0一40粒,平均28粒左右。幼虫 蚁螟灰黑色,体上生有许多刚毛。初孵幼虫体细长,约2~2.5厘米,乳白色,老熟幼虫体粗短,乳黄色。幼虫腹足及尾足退化。各具单一大形的钩爪。头小,黄褐色,胸足短小。蛹 体长17~19毫米,乳黄色渐变成黄褐色,羽化前变银白色'雄蛹尾部较尖,蛹尾部肥大而宽。复眼黑色,气门椭圆形突出,呈褐色。
生活习性
白螟一年发生4-5代:
白螟成虫晚上活动,有趋光性飞翔力较弱。成虫喜欢产卵在甘蔗幼苗上,卵块密度一般以田边最大。卵产于蔗叶内侧,每一卵块2-66粒,平均14—15粒,卵面披有橙黄色绒毛。每雌产卵200—300粒,卵块一般产于下面2—5片叶的中部。初孵幼虫很活泼,分散时能是丝下垂,一般每株蔗只有一条幼虫蛀入,幼虫最初由心叶蛀入,向下食成一条直道,初期不表现枯心,被蛀食的心叶伸长展开后,是带状横列的蛀食孔,食痕周围呈褐色,被害重的叶片多数不能充分伸展,食痕周围逐渐枯死。幼虫成长后,侵入生长点为害,便成枯心苗。当成长甘蔗被害成枯心时,抽出侧芽,被害株成扫帚状。老熟幼虫化蛹前,自蛀道至蔗茎外造成一羽化孔,孔内有一块薄膜遮盖,幼虫即在孔口附近化蛹。
发病特点
成虫有趋光性,晚间羽化,后1~2天的下半夜交配。雌蛾性引诱力强,
性信息素为反-11-十六碳烯醛和顺-11-十六碳烯醛以70:30比例混合,可用于测报指导防治。雌蛾卵多产于叶背,成块状。初孵蚁螟会吐丝分散,选择心叶基部叶中脉背面处侵入后直向下蛀食至生长点以下,被蛀食的心叶伸展后呈现排列成带状的小孔。老熟幼虫在梢头部外侧营造羽化孔后化蛹。蔗苗幼小时,幼虫常食至蔗茎部地面以下,老熟后再返回向上至地面基部营造羽化孔化蛹。
种群分布
白螟在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蔗区-年发生4~5代。以第四代老熟幼虫在蔗茎梢头内越冬,约120天,以第五代越冬期为100天左右。越冬幼虫于1月下旬开始化蛹,2月中旬化蛹盛期。成虫于2月下旬开始出现,3月中旬为成虫盛发期。其它各代成虫发生期分别是第一代5月上、中旬;第二代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第三代8月上旬至9月中旬。第二、三代之间有重叠现象。全年发蛾量以第二、三代最多,为害最严重。幼虫为害造成枯梢的时间,第一代4月份;第二代5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三代7月中旬至8月中旬;第四代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第五代11月中、下旬。
一般水田甘蔗比旱地发生轻;生势旺盛比生长势差的轻。田间自然天敌对白螟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黑卵蜂、腹黑卵蜂、扁股小蜂、黑尾扁股小蜂、姬蜂以及捕食性蜘蛛、蚂蚁等,尤其在8月份,第三、四代哿生天敌的自然寄生率可达43.3%。
环境影响
凡冬季温暖干燥,越冬蔗螟死亡率低,可以增加翌年的虫源基数。大风、暴雨和早春低温,常影响白螟的发生。当成虫盛发期,如遇台风暴雨,则自然种群数量会急剧下降。如广东遂溪县1968年第3代白螟成虫盛发期正遇上8月中旬的一场大台风,因而发蛾量比上一代的减少了70%,田间虫口密度减少了60%左右。此外,早春第1代发蛾期若受寒潮的影响,可使幼虫的发生期推迟。
风力可以帮助蔗螟的分布,凡是处于秋植蔗下风位的春植蔗,螟虫枯心常发生较早且严重,原因是初春时秋植蔗的螟蛾易被风带到春植蔗上产卵。
(一)农业因素
1.栽培制度
甘蔗连作和宿根的蔗地,由于连年种植甘蔗,越冬螟虫基数较多,所以其螟害率较新植蔗和前作非甘蔗田的要高。不同类型的前作,受蔗螟的侵害程度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前作是小麦或水稻的,前作是蔬菜、甘薯、烟地的螟害要重,甘蔗与水稻混栽,或甘蔗套种在小麦田里,枯心较高。这是由于
大螟从稻田或小麦田中,迁移到蔗田为害所造成。因此,合理的轮作可减轻蔗螟的为害。凡耕作制度复杂的地区,在一小范围内种有春植、秋植和冬植甘蔗,螟害率常特别高,这与有利于虫源转移和扩散有密切的关系。
2.农业技术
一般蔗螟幼虫喜在叶鞘包住的蔗节上为害,因此配合螟虫的发生期,进行剥除叶鞘可以减少螟害节。此外,加强蔗苗田间管理,施足基肥,使蔗苗早生快发,受害后及时追肥或进行补。亩,可以减轻螟害。
3.甘蔗品种
甘蔗植株的形态,组织成分和生态特性与螟虫为害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叶阔而下垂的品种,适宜于成虫潜伏和产卵,受害较重;蔗茎较软,纤维量少,适于幼虫蛀入。叶狭而直立,蔗茎坚硬和纤维量多的品种,不适于成虫潜伏、产卵和幼虫侵入,因此受害较轻。在目前发现的甘蔗品种中,以印度品系的品种一般受螟害较轻,台糖108、台糖134次之,东爪哇3016、2883和华南56/12等品种最易感受螟害。
有关甘蔗抗螟害的机制,根据国外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1)具有不引诱螟蛾产卵的特性:如在印度,二点螟喜欢产卵在弯曲而下垂的叶片上,叶狭而直的产卵较少,而45天的蔗苗对二点螟最敏感。
(2)具有不适宜于蔗螟幼虫蛀人的生物学特性:由于自螟幼虫钻入蔗茎之前必须先经过叶脉,因此叶脉和硬的蔗种具有抗白螟的特点。同时,叶的肥厚带的于物质含量与肥厚带的长度也影响白螟幼虫的蛀入能否成功。 蔗皮坚硬,蜡质厚的品种,一般折螟力较强。蔗茎纤维成分高的品种,抗螟能力强,蚁螟蛀入较困难。
(3)具有抑制蔗螟在寄主内发育的特性:一般认为甘蔗含糖量与蔗螟为害程度有一定关系。不同种蔗螟对糖分反应不同。
(4)对蔗螟的为害具有较强的忍受能力:具有强生活能力的蔗种,抗螟害能力较强。例如分港能力强的品种,受害后有较强的补偿能力,因而可以减少损失。
(二)环境因素
二点螟对较干燥的气候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而黄螟则喜在较湿润有荫蔽的环境生活。据广西甘蔗制糖科学研究所调查,较干燥的坡地甘蔗以二点螟发生为主,其发生数量在高坡旱地占总虫数的81.6%,低洼旱地占80.8%,其次为
条螟和黄螟,而低洼地或水田获地则以黄螟最多,黄螟在高坡水浇地占总虫数的98.0%,在低洼水田的占50.1%,其次为二点螟及条螟。
预防防治
(一)农业防治
1.减少越冬蔗螟数量 冬季,蔗螟除了在秋植蔗和未收获的蔗田留有一定数量外,很大数量潜伏在地下蔗茎,田间叶鞘,残株和秋笋内。收获后如能及时处理这些部分,可以减少越冬蔗螟,因而可以降低明春的发生数量。一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1)在不影响甘蔗发株的原则下,在蔗螟成虫羽化前,将秋笋斩去。有白螟发生的地区,当榨季开始后,发动群众把发生枯鞘的蔗茎斩下先交糖厂制糖,对于防治越冬的白螟是一个好办法。
(2)低斩收获蔗株:不留宿根的蔗田,可以开垄倒蔗收获;留宿根的蔗田,可以用小锄低斩,既可消除在蔗茎地下部越冬的螟虫,又可增加产量。
(3)及时处理蔗头及枯叶残茎,制成堆肥;如作燃料应在翌年第一代螟蛾羽化前烧完。水源方便的地方,可将掘出的蔗头浸水3天,浸死越冬螟虫。
(二)药剂防治
使用药剂防治蔗螟,要求掌握在螟卵盛孵期施药,并要注意全面提高和发挥天敌的作用,不要滥施农药。
可用3%g百威粒剂,每60~75kg/hm2的3%
甲基异柳磷粒剂,每60~75~90kg/hm2的3%映甲粒剂(即克百威加甲基异柳磷各半),每60~75kg/hm2;5%杀虫双粒剂,75kg/hm2,分别在下种后施足基肥再均匀地施用农药。也可以在螟卵孵化盛期前一星期至十天与追肥除草等农事活动结合施用。
在蚁螟孵化盛期,用90%敌百虫原药500~1000倍;50%杀螟丹(巴丹)
可湿性粉剂1000倍;50%杀螟硫磷乳油1000~1500倍;25%杀虫双水剂150~200倍;50%易卫杀
可溶性粉剂100~120g对水40-50kg喷雾于甘蔗基部
(三)生物防治
1.适当释放赤眼蜂 应掌握在早春越冬代蔗螟刚羽化开始产卵时放寄生障。如广东的宿根蔗、冬植蔗一般在2月中、下旬,春植蔗在4月上旬开始放蜂。每1/15hm2每次放蜂1万头从上,设5~8个释放点,全年放蜂8~9次。拟澳洲赤眼蟑的防治对象主要是二点螟和黄螟,对白螟和大螟无效。
2.红蚂蚁的利用 福建经验于每年春夏间的雨天前,到蚁群集居的地方收集蚁群。可用芦苇管或蔗叶鞘造成筒状,插入蚁巢内6~7厘米,过后检查筒内有蚁即可两端塞以湿土。再运回蔗田,插于行间,每1/15hm2放蚁400~500管(以每管职蚁200头计)。每放蚁一次,治螟效果可达数年,但由于红蚂蚁适于生活在潮湿环境,因此只适宜于水田和低湿蔗田应用。并且于放以后,农事操作注意勿伤害蚁群。甘蔗收获后,要在蔗畦上覆盖蕉叶7~10厘米,以保护蚁群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