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书院,如现今之大学,为学子求学之所,名儒授业之地。历史上好多的文人学者、名人志士,都曾在学院求学或设坛授业。清代中期,书院变成了应试科举、求取功名的进修场所。在东北,沈阳的萃升书院同铁岭的
银冈书院、辽阳的
襄平书院,并称
盛京三大书院。如果说这三座书院是东北的最高学府,那么,萃升书院可称沈阳最早的大学。
建造过程
萃升书院始建于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由时任
奉天府丞奕瓕创建, 院址设在奉天城天佑门内的府丞公署东面,最初只建厅堂三间,规模较小。乾隆初年,
工部侍郎李永绍在
德胜门(今
大南门)学宫右面建立义学,不久改为沈阳书院。
乾隆七年(1742年),
奉天府尹霍备率领下属劝募官绅捐献,集资开基拓土,扩建沈阳书院,增建学堂五间,宿舍及食堂二十一间。从此,沈阳书院规模初备,名声外扬。
沈阳,清时称
盛京,大清王朝的陪都,清代的龙兴重地,是仅次于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为了彰显
盛京城的地位,朝廷进行了各方面的建设,兴建学堂书院便是其一。
经营管理
萃升书院学子众多,开支巨大。经费来源主要有三:一是官府拨付,二是乡绅的捐赠,再有就是
学田的租银。
学田是官府划拨给学校的官地,学校把他租给当地的百姓耕种,年终收取租银,租银作为学校的日常开支。萃升书院的
学田很多,不仅在本地有,在外地的锦州也有,学田最多时达两千余亩。
萃升书院的规章很完备,奖罚分明。学院每年要举行数次考试,成绩优秀者给予伙食及其他费用上的奖励。教授(老师)每学期要讲课二十次,由
山长(院长)评定好坏,按评定等级给予不同的奖励。
由于书院的管理严格,奖罚分明,所以成绩斐然,名声大振,各府县学子纷纷报考,盛况空前。
萃升书院名声大,教授(老师)的薪水自然不菲。在辽宁档案馆,就有一份关于奉天府
儒学教授王泰享领取萃升书院津贴的报告及官府的批条。档案表明,王泰享的一半津贴就达二百五十两,年薪高达白银五百两。可见当时萃升书院教授的薪俸之高。
书院重建
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十分重视东北的教育事业,尤其重视国学的传承与发展。在听取了一些学者的建议后,决定出资二万大洋,重建沈阳萃升书院。这件事在
辽宁省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中有明确的记载。此时的沈阳萃升书院,已是蒿草满地,破烂不甚。张学良先请设计人员对旧院落重新规划,后召集工匠对老房屋重新修葺。经过改建,一个全新的萃升书院呈现在世人面前。随后他又派人到各地购买经书子集等图书,在文昌阁设立图书馆。
硬件完备,又进行软件建设。首先,他建立了一套精干的管理机构:设院长一人,院监一人,学监一人,庶务一人,文牍(兼图书管理员)一人,事务员一人。为了管理好萃升书院,张学良亲自出任院长一职。聘请著名学者
于省吾担任院监,全权负责书院的日常管理。并且还决定每年出资四万元,作为书院的日常开资。
张学良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除让
于省吾亲任院监外,还从北京请来当时著名的国学大师王树楠,古文泰斗
吴闿生,史地专家
吴廷燮,以及后来的国学大师
高步瀛等。一时间,沈阳萃升书院名师荟萃,羡煞他人。
萃升书院以造就国学人才为宗旨,开设经学(易经、尚书、左传等)、文学(古文)、史学(明史、汉书等)、词章(唐诗、宋词)四科。
学生来源,主要是通过考试,由
奉天省教育厅直接负责,层层选拨,择优录取。此外也有保荐和自荐的学生,如辽宁省档案馆就存有一封自荐信,是一个吉林学生刘心博写给
奉天省长的翟文选的,信中说他志向国学,十年不缀,非常想到沈阳萃升书院就读。后经研究,如愿获准就读。
萃升书院除正式录取的学生外,还设有旁听座席,也称院外生,即经院监批准,参加旁听的学生。书院规定,不论正式生还是旁听生,一律免收学费,学生只交书费和伙食费。
学生学习期间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每月会考一次。为了鼓励学生学习,设立奖学金,院内生与院外生均有,各为二百块
现大洋。奖学金分为四等,每等数目不同。
书院还设有院刊,名为《萃升丛刊》,刊登教授们的著述及时评性文章。《萃升丛刊》很受读者的欢迎,是当时发行量很大的期刊。
萃升书院复办后,呈现了一派兴盛景象,求学者纷沓而至,课堂拥挤,人满为患。课遐之际,向名师求教之人是络绎不绝,学员间相互探究争论之声不绝于耳。只可惜好景不长,九一八事变后,书院被迫关闭,学员流亡关内,萃升书院彻底废矣。
历任山长
萃升书院的历任
山长(即院长,亦称主讲)由绅董公荐产生,非德高望重之士莫属,并且多为学界泰斗。如道光年间的进士
刘文麟,他原为广东即任知县,曾倍受
林则徐器重,后因触忤上司而被弹劾,转归故里,在
盛京文坛久负盛名;同治年间进士
曾培祺,曾任国史馆编修,主讲萃升书院多年,他也是诗文名家。
萃升书院历任山长有:
张震,字雨辰,承德人,道光乙未举人;
缪德禧,字立亭,承德人,嘉庆庚辰进士,原任
吏部郎中;
刘梦瑚,字孔谓,金州人,道光己酉进士;
曾培祺,字兴九,辽阳人,同治辛未进士,国史馆纂修;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内阁学士尚贤主持书院,开设时势策论课程,追求学以致用。两年后书院改为校士馆,由举人
刘春烺任主讲。不久,俄军占据院舍,辟为军营与马棚,萃升书院从此人去屋空,荒芜颓废。
王尔烈时期
经历
嘉庆四年(1799年),官至
大理寺少卿的
王尔烈因到了耄耋之年,卸任回到辽东,掌教
盛京萃升书院。
王尔烈的到来,使萃升书院名声大振,名儒学子趋之若鹜。名儒们都以能同
王尔烈切磋为荣,学子们都以能听到
王尔烈的授课为幸。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当时
王尔烈的名望太大了。
简介
王尔烈(1727-1801),字君武,号瑶峰,辽阳人,有“关东才子”之称。他十六七岁时,诗文、书法便是名声遐尔;二十六岁,他离开了苦读寒屋---千山龙泉寺,参加
辽阳州的童试,考中拨贡,即秀才;四十四岁,参加京师礼部主持的
恩科会试,考中贡士,经殿试中二甲一名进士,随即被委任
翰林院编修,聘为“侍读”。1773年,
四库全书馆成立,四十六岁的
王尔烈任四库全书处纂修官及三通馆纂修官,从事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以后,他还任过京师会考官、陕西道监察御使、顺天(北京)府丞等职。1796年,嘉庆即位,委任他为
内阁侍读学士,并赐予千叟宴、御赐诗、《集古三星图》、如意鸠枝等。七十二岁时,
王尔烈以
大理寺少卿离职回乡,掌教沈阳萃升书院,二年后病逝,葬于
辽阳县风水沟村南山坡。
传说
王尔烈使萃升书院名声大振,还有另一原由,那就是他的美丽传说。有关
王尔烈的传说,遍布东北大地,直到现在,老百姓也是耳熟能详,其中“老主同场少主师”、“文压三江王尔烈”流传甚广。
“老主同场少主师”,说的是他四十四岁那年进京参加京师会考的故事。其实,
王尔烈三十九岁那年,曾随好友常纪参加过一回京试,结果名落孙山。回乡后,他又苦读五年,到朝廷举行
恩科会试之时,他已胸有成竹,决心一定要拿个头名状元,结果呢,只得了个二甲一名进士。其实,
王尔烈没能中状元,并不是他的才学问题,而仅仅是因为乾隆的心血来潮。乾隆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才学,便乔装考生,私下考场,与
王尔烈等学子们同场竞技,可成绩却不甚理想。主考官得知实情后,为了照顾乾隆的颜面,便把
王尔烈的成绩与乾隆的成绩对调,结果不言自明,王尔烈便与状元无缘了。后来,乾隆翻阅考卷,发现
王尔烈才思敏捷,文彩甚佳,很是推崇,便拜为“侍读”,留宫教授皇子
顒琰读书,顒琰就是后来的嘉庆帝,这便是“老主同场少主师”的传说。
“文压三江
王尔烈”讲的是他与江南才子比试才学的故事。相传
王尔烈赴京赶考那年,与大江南北的才子们汇聚京师,相互切磋才学。有一江南学子,曾耳闻
王尔烈才学渊博,一见面便自诩地夸耀江南可谓“千山千水千才子”,其实这是一上对,让王尔烈对下对。
王尔烈不假思索,随口对出北方是“一天一地一圣人”。经过几番较量,江南才子们纷纷落马,从此
王尔烈便有了文压三江的美誉。
“文压三江
王尔烈”还有另一个版本。据说
王尔烈家学渊源,众多兄弟亦与他一样博学多才。相传他到江南主持考试时,曾自负地说“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吾乡,吾乡文章数吾弟,吾为吾弟改文章”。这几句话便是文压三江的直白写照,同时也表现了
王尔烈另外一方面的“才华”,那便是吹牛的文彩。
乾隆题匾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时任
奉天府尹欧阳瑾取萃聚英才 ,升扬文化之意,题写萃升书院四字楷书匾额,悬挂于书院的仪门之上。同时做跋于后,记述书院的发展历程、取得的业绩以及对后人的期许。从此,沈阳书院正式命名为萃升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