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曼·鲁西迪
英国作家,小说《撒旦诗篇》作者
萨尔曼·鲁西迪(Sir Salman Rushdie )爵士,1947年6月19日出生于印度孟买,中文名又译为萨尔曼·拉什迪,十四岁移居英国读书。其作品风格往往被归类为魔幻写实主义,作品显示出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1981年发表的《午夜之子》被视为他的代表作,获得当年的布克奖,并且在2008年被评为“布克奖40周年最佳作品”。2007年,他因在文学上的成就,被英女王册封为爵士。2008年他入选《泰晤士报》评选的“1945年以来50位最伟大的英国作家”榜单,排名第十三。
人物介绍
萨尔曼·鲁西迪爵士,印度裔英国作家,1947年6月19日出生于印度孟买,萨尔曼本人从小不信仰宗教,被其父视为伊斯兰教的“逆子”。祖父是一位乌尔都语诗人,父亲则是剑桥大学商业系的毕业生。
14岁时,他被送到英国的格拉比学校读书。1964年他的父亲搬到巴基斯坦卡拉奇居住。
那时候正值印巴战争,鲁西迪继续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求学,攻读历史。 复杂的宗教、文化和社会背景,注定了他对“历史”、“政治”、“流亡”、“移民”、“混杂”、“文化翻译”、“边缘写作”等问题的热切关注。在剑桥大学期间,他加入著名的Cambridge Footlights戏剧社。
1981年,文学天赋不同凡响的他凭借第二部小说《午夜之子》获得了当年英国文坛最高奖项“布克奖”,却因作品触怒了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而被印度当局禁止在国内发行。此后,其小说《羞耻》又因中伤巴基斯坦前总统齐亚·哈克以及著名的布托家族,而导致该书不仅在巴基斯坦遭禁,他本人也被指控犯有诽谤罪。
1988年,鲁西迪的小说《撒旦诗篇》(英文版)出版,立即引起巨大争议,于作者本人也是毁誉参半。故事源于一个传说,撒旦在伊斯兰教圣典《古兰经》中加入自己的诗文。当天使透露有些经文有问题时,老先知穆罕默德就删除了那些有问题的经文。小说中,主人公吉百利和萨拉丁两人从一场空难事故中奇迹般幸存,并且获得了神圣和邪恶的力量。
作品描写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穿插了对伊斯兰教和穆罕默德的不敬内容。伊斯兰教基要主义者领袖抨击它为渎神之作。
1989年2月14日,伊朗原宗教及政治领袖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宣布判处鲁西迪死刑,并号召教徒对其采取暗杀行动。一个财务实力雄厚的伊朗宗教组织提供270万美元赏金。2012年,该赏金增加到330万美元。2016年,在40家媒体机构报道此次追加60万美元赏金后,刺杀鲁西迪的赏金总额将达到390万美元。
3月3日,英国首相外交大臣发表讲话,对《撒旦诗篇》伤害穆斯林的宗教感情表示理解,并要求伊朗撤销对鲁西迪生命的威胁。
3月7日,伊朗政府正式宣布与英断交。后鲁西迪向穆斯林世界公开表示道歉。鲁西迪潜藏多年,过着有警方保护的“地下生活”,每年的保护费高达160万美元。
1998年,伊朗政府宣布不会支持对他的死刑判决后,鲁西迪重新获得自由。但在2005年,伊朗领袖哈梅内伊表示,针对鲁西迪的追杀令“仍然有效”。伊朗文化部副部长萨利希(Seyed Abbas Salehi)对法斯社表示:“霍梅尼的追杀令是一项宗教教令,永远不会失效或过时。”
尽管鲁西迪一直未受到任何身体侵犯,但《撒旦诗篇》的各国翻译者与出版者中已有多人遇刺身亡。1991年7月11日,《撒旦诗篇》的日文翻译者五十岚一遇刺身亡。该书意大利语译者卡普里奥罗(Ettore Capriolo)在米兰遇刺,侥幸生还;1993年,《撒旦诗篇》在挪威的出版商在奥斯陆遭到枪击身亡。
美联社此前报道,当地时间2022年8月12日上午11时左右,鲁西迪在纽约州的一场演讲活动中遇袭。当时,主持人正在台上向观众介绍鲁西迪,哈迪·玛塔尔突然冲上演讲台,朝鲁西迪刺了10多刀,还袭击了主持人。后据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美国纽约州警方表示,著名印度裔英国作家鲁西迪遇袭案嫌疑人身份现已确认,为24岁的哈迪·马塔尔。
代表作品
鲁西迪的第二部小说作品《午夜之子》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被誉为继《百年孤独》之后,最令人惊叹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以印度次大陆为背景,内容涉及印巴分治前后的政治动乱、社会变革、宗教纠纷等复杂的现象。书中采用的是印度史诗如《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中讲述故事的传统方式,时间跨度长达62年,覆盖的地域包括克什米尔德里孟买、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地。英文原版于1981年推出后获奖无数,不仅夺得当年的布克奖,还在1993年获得为纪念布克奖25周年设立的“特别布克奖”。2008年,这本书又获得为纪念布克奖设置40周年特设的“最佳布克奖”。
羞耻
《羞耻》于1983年出版。小说明显地影射了巴基斯坦动荡不安的近代史。书中人物影射两位主要政治人物:布托及齐亚哈克。这是一部充满讽刺、揶揄与怪诞的小说。这部小说因中伤巴基斯坦前总统齐亚·哈克以及著名的布托家族,而导致该书不仅在巴基斯坦遭禁,他本人也被指控犯有诽谤罪
1989年,鲁西迪的《撒旦诗篇》(The Satanic Verse',或译《魔鬼诗篇》)因为责骂伊斯兰教的不公平,而遭伊朗精神领袖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下达追杀令。
其他作品
午夜之子》《佛罗伦萨的神女》《格林姆斯》《哈伦与故事海》《她脚下的大地》《愤怒》《想象的家园》《越界:非小说文集1992-2002》《小丑萨利玛》《羞耻 (鲁西迪)》《摩尔人的最后叹息》《东方,西方》《美洲豹的微笑:尼加拉瓜之旅》《想像的家园》。
出版图书
诺奖争议
1989年,瑞典文学院内因萨尔曼·鲁西迪爆发了200年来最大的争议,以至有3名院士愤而辞职,其中还包括文学院前任常务秘书(1977年至1986年)兼诺奖评委会主席(1981年至1987)居连斯登教授,以及瑞典最著名的女作家、当时两名女院士之一艾克曼。
起因是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下令追杀《撒旦诗篇》作者、英籍印度裔作家萨尔曼· 鲁西迪而举世震惊,瑞典各文化团体尤其是作家纷纷发表抗议声明,瑞典文学院院士的基本道义倾向虽然是支持鲁西迪的,但是多数院士仍然以文学院不应干预政治为理由,拒绝了以文学院名义发表声明的提议。因此,3名异议院士公开宣布退出文学院,尽管文学院基于终身制的规定不予批准,他们也不再参加文学院的活动。
1996年,著名作家昂隆德教授也步他们的后尘,因类似原因退出文学院活动。此后,文学院开会时,14名院士只能面对4把无人就座的空交椅。原坐第二把交椅的院士去世,隆德大学的拉尔夫教授才坐上那把空了10年的交椅。因此,如今的诺贝尔文学奖是15名院士选出的。
批评莫言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由于莫言没有在联名书上签名,萨尔曼·鲁西迪在社交网站上批评莫言是“和肖洛霍夫一样的体制内懦夫”。
但另一个著名印度作家潘卡吉‧米什拉(《从帝国废墟中崛起》的作者)则在《卫报》发表文章反击萨尔曼·鲁西迪,称萨尔曼·鲁西迪应该反省自己,并且指出英美作家并没有因为不关心政治而遭到批评,他指责英美作家没有勇气站出来反对美国政府到处发动的战争。
人物事件
当地时间2022年8月12日上午约11点,著名作家萨尔曼·鲁西迪在纽约西部的肖托夸舞台正准备演讲时,被突然冲到台上的哈迪·玛塔尔刺了10多刀,颈部受伤正入院接受治疗。2022年8月,据《美联社》援引英国作家萨尔曼·鲁西迪(Salman Rushdie)图书经纪人安德鲁·怀利(Andrew Wylie)的话报道,在纽约遭到袭击的鲁西迪已经取下呼吸机,可以说话了。当地时间8月13日,美国总统拜登发表声明,将这次袭击称为“恶毒攻击”。当地时间10月23日消息,经纪人Andrew Wylie表示,鲁西迪因遇刺事件导致一只眼睛失明,一只手失去行动能力。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31 14:34
目录
概述
人物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