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波普
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
亚历山大·波普,全名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年5月22日—1744年5月30日)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
早期生平
亚历山大·波普出生于伦敦。他的父母是天主教徒。那时英国法律禁止天主教徒上学,所以他在家接受私塾教育。不过,他的大部分知识都得自于阅读。他自学多种语言,并通过抄书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田园诗》发表于1709年,是波普发表的第一首诗,是他16岁时写的。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论批评》(1711年)是用极其优美的韵文写成的批评文选。(Essay<散文>这个词汇在18世纪指任何形式的说明文、诗歌或散文。)其中很多诗句后来都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习语,如“天使都不敢涉足的地方,蠢材会冲进去”。
《秀发劫》(1712年)是一部模仿英雄史诗,据一次宫廷事变而作。诗中描写一个年轻的贵族从一位宫廷美女头上剪下一绺头发;其次要情节涉及土地神空气精灵。用尊贵华美的史诗描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波普因此制造出讽刺文学的典范之作。撒母耳·约翰逊将之誉为“波普所有作品中最简洁、最精巧、最令人愉快的一部”。
创作历程
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1711年他23岁时出版的诗体An Essay on Criticism《批评论》,其中许多名句已经成为英语成语。蒲柏深受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理论家布瓦落(Nicolas Boileau-Despréaux,1636-1711)的影响,在《批评论》一诗中提出只有自然才是值得研究和描写的对象,诗人不能离开自然,并认为古希腊、罗马的诗歌是最优秀的艺术典范。蒲柏遵循着这种古典主义的原则进行文学创作。
1712年他写作了长篇讽刺诗《夺发记》,1714年又补充了两章。这首诗描写一家男孩偷剪了另一家女孩的一绺金发,因为此事引起两家的争执。蒲柏把此事描写得和《伊利亚特》中特洛伊战争一样壮观,写成了一部英雄史诗。
1713年起,他着手翻译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他并没有准确地进行翻译,而是根据当时英国时代精神进行再创作,他自己说如果荷马生活在18世纪的英国,也一定会这样写作这两部史诗。但是这两种译本在英国大受欢迎,第一部英语词典编纂者约翰逊博士称赞为“世界前所未见的高贵的诗译作”。依靠这两部书的收入,足以使他的生活不必依靠赞助,并使他稳居英国桂冠诗人的宝座。
蒲柏的代表作是讽刺长诗《鬈发遇劫记》(The Rape of the Lock,1714),诗人称之为“英雄滑稽诗”(An Heroi-Comical Poem)。这部作品对英国上流社会的无聊生活提出了温和的批评。蒲柏的其他诗作还有讽刺长诗《愚人志》(The Dunciad,1728)、哲理诗《道德论》(Moral Essays,1731-1735)、《人论》(An Essay on Man,1734)和《与阿布斯诺博士书》(Epistle to Dr. Arbuthnot,1735)等。另外,蒲柏还编纂了莎士比亚的戏剧集。
从1712年到1724年波普致力于翻译荷马的《奥德赛》和《伊利亚特》。用这笔丰厚收入他在泰晤士河边的特威克纳姆买了一栋别墅。此后的大部分时间他就和他母亲住在这里。波普曾经回到伦敦享受作为文学名流的风光,但这并不适合他。所以他又回到他的别墅,终其一生投身于诗歌创作,照料生病的母亲,打理他那精巧的花园。
《群愚史诗》(1728年)写于波普加入名为“Scriblerus Club”的英国文学俱乐部时,这是一个非正式的文学社团乔纳森·斯威夫特也是其中成员。在斯威夫特的鼓励下,波普创作出这部尖锐讽刺当时文坛愚人的作品。这首诗讽刺语言极恶毒,以至让波普树敌众多。
波普的诗最为后人引用的是《论人》,发表于1733年。其目的据波普说是“为上帝拯救人的方法辩护”。它用英雄双韵体的形式总结了当时英格兰大部分哲学思想。人们最常引用的诗句是“希望永远在人们心中跳动”。
越到生命的尽头波普变得越是刻薄。《道德论》(1720-35年)的诗中满是对其敌人的尖锐而不公正的讽刺。不过,其精美的风格却令人钦敬。
生平经历
蒲柏出生于一个罗马天主教家庭,由于当时英国法律规定学校要强制推行英国国教圣公会,因此他没有上过学,从小在家中自学,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意大利文的大量作品。他幼年时期患有结核性脊椎炎,造成驼背,身高没有超过1.37米,并过早的夭折(56岁去世)。蒲柏从12岁即开始发表诗作,17岁时,经戏剧家威彻利(William Wycherley,1640-1716)的引荐,结识了当时伦敦的一些著名的文人学士,并在斯威夫特的鼓励下以十三年功夫翻译了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Iliad,译成于1720年)与《奥德赛》(Odyssey,译成于1726年)。21岁时,蒲柏发表《田园诗集》(Pastorals,1709),并在以后的几年中先后发表阐述自己文学观点的诗《批评论》(An Essay on Criticism,1711)和叙事诗《温莎林》(Windsor Forest,1713)等。
他那些充满才气的讽刺诗嘲笑了安妮女王时期的民众和当时的风尚及信仰;而他的哲理和道德诗是各个时代的思想的汇集。波普的诗歌和其他新古典主义诗人的作品一样,正规而缺乏想象力,但是其精致、优雅和简洁的特色颇受称赞。
波普在英雄双韵体的创作上成就非凡,无人可以超越。这种诗歌形式很适合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正规的风范。它由两行诗句组成,每句五个重音节拍,另附押尾韵。一对偶句清楚准确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实质上每对偶句都是独立的。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英雄双韵体之一,即波普所作的《论人文粹》:
认识你自己,不是去靠上帝,人类最适宜研究的是人类自己。
波普是个小个子,身高只有四英尺6英寸(1米37),儿时的一场病令他驼了背。他脾气急躁易怒,最终和多数朋友反目,经常假想别人冒犯了自己。波普很怕冷,外出时要穿三双袜子和好几件大衣。他的身体状况总是不好,心情也总处于低落之中。他称他的人生是“一场漫长的疾病”。
写作风格
蒲柏的诗多用“英雄双韵体”。他的许多词句写得工整、精练、富有哲理性,有些诗行几乎成为格言。
柏之死,月神狄安娜抱着他,弥尔顿、斯宾塞和乔叟迎接他进入天堂1725年,他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重新编辑,用当时的标准衡量,作了不少改动,受到学者们的批评,他又写了《群愚史诗》,把批评他的人描写成“沉闷女神”的宠儿。 30年代他计划写一部关于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巨著,但只完成一部序论:《人论》(1734年)。 1735年,他写作了《致阿巴思诺医生书》,讽刺了身居高位,逍遥法外的道德败坏者。
蒲柏还为牛顿写了著名的墓志铭:“自然和自然法则隐藏在暗处,上帝说:‘让牛顿来’然后所有的都暴露出来了”。
牛津语录词典中收录了212条蒲柏的作品精辟语录。如“只有少量知识是危险的”,“人皆有错,难能宽恕”,“正确的学习造就男子汉”等。
1719年起,蒲柏在泰晤士河畔的特威克纳姆别墅定居,经常招待朋友,以文会友,并写了一些关于建筑和园林设计的文章。 特威克纳姆别墅19世纪对蒲柏的评价不佳,认为他的用词过于造作,韵律过于死板,他的讽刺有点不太人道。但到了20世纪,他的声望又开始提高,有的诗作如《夺发记》和一些讽刺诗被称为讽刺诗的最高境界;但有些诗如《人论》普遍认为并无多少独创的思想;他的《伊利亚特》译本和《群愚史诗》一直受到争议。
蒲柏是第一位受到欧洲大陆关注的英国诗人,他的著作被翻译成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8 15:09
目录
概述
早期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