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体验
经济术语
虚拟体验有现实与虚拟的二重性。真实与虚幻、临近与遥远在虚拟体验中戏剧性地得到了整合;虚拟体验因其“非现实”、“不在场”的特点,使得它超越了在场体验的各种弊端,表现出相对于真实体验的诸多优势。但是,它的虚拟性又很容易导致体验主体的人格分裂,对青少年身心成长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虚拟体验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学校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学校教育应对此做出积极的应对策略。
背景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的普及,人们对于虚拟的理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迁。人类通过科技,把社会现实中已经长期存在的或者是还不存在的可能性转化为计算机语言而实现虚拟的存在。但是虚拟不仅仅是一种科学技术现象,同时还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首先,虚拟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获得了其合法地位。借助于计算机的发展,它有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它是借助于人类现代科学技术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次,虚拟不完全是思维活动。它更多的包括技术层面的运作,计算机技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再次,把虚拟仅仅归结为“超越现实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浅薄的,它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并且是对现实事物的创造性的改造。因此,虚拟不是简单的对社会现实照镜子似的“模拟”,在虚拟社会中,虚拟的事物或活动,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同时,又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越和重新诠释。
虚拟在计算机网络中是以数字化方式实现的生存,它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虚拟可以说是一种“无”的存在,同时又是一种不虚的存在。因为人们平时上网聊天、玩网络游戏的时候,作为体验者来说,他已经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场景之中了。这种体验虽然是一种虚拟体验,但它又的确是人们可以真实感知的,真实与虚幻、临近与遥远戏剧性地融合在虚拟体验中,人们的身心发展变化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存在形态上讲,虚拟本身是建立在“无”的基础之上的,“虚拟”是通过数字化方式实现的,它是非物理的,非物质的存在。它没有质料,只有形式,也不具有广延性,它不属于“原子”。虚拟的体验是在计算机网络里建立起来的,并不是建立在社会现实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它又是人的一种社会性活动,这种体验具有二重性——现实性和虚拟性。
虚拟体验可以说是在拓展了的人类生存空间一虚拟社会中进行的,但是虚拟社会是一个“没有空间的地方”。现实空间是物理的,由原子构成的;虚拟社会的空间是以虚拟为基本特征的,是由时间和空间高度压缩以后形成的。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人们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同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活动,如人们的交往、游戏甚至创业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人们获得了真实的、但又是非现实的体验。
特点介绍
虚拟体验的各种形式都是植根于现代计算机科技发展的基础上的,与现实体验相比,虚拟体验表现出自身所固有的一些特点。
首先,虚拟体验是虚拟的。它的虚拟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环境基础是虚拟的。虚拟体验的产生依赖于计算机软硬件的合理配置基础上,它不属于自然界,只是一连串的数字和符号组成的。第二,虚拟体验的主体是虚拟的。现实体验的主体是感性的,生物的人,主体间可以直接感知对方的存在,而虚拟体验的主体则是虚拟的,“只是一连串的符号,而且这些符号由主体裂变而成,谁都不能直接感知符号以及符号所致的现实主体的存在”。第三,由于主体的虚拟性,主体的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结成的关系也是虚拟的。
其次,虚拟体验具有不确定性。在现实社会中主体的生存与时间、空间是统一的,主体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坐标来表明自己的位置,从而使主体的在场变得确定起来。但是在虚拟体验之中主体的身份和位置就有了不确定性,“从根本上来说它是极其反空间的”。“网络不承认几何学”。在虚拟社会里主体并不一定以在场的方式开展工作,在离场的状态下只要有一台可以联网的计算机,人们就可以进行虚拟体验了。比如说在《传奇》游戏中,主体可以使自己游戏中的“主体”(符号或者是账号)处于“挂机”状态,并且不会影响“主体”的升级或者是增强力量,在这儿,现实社会中的人可以开着机器。但是自己并没有在机器旁边操作机器,虚拟体验中的“主体”——符号或者说是数字照样在进行着活动。这样就导致了主体存在的方位、时间和交往对象带有了不确定性,同时也使人们之间的交往没有了地区和国界的限制。
最后,虚拟体验具有全球性。在现实社会里人们的各种活动大多是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大部分的人在一生的时间里都不会有太多的机会接触其他国家的人,人们的活动很少具有全球性,但是随着电视、电话、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及信息传播业的大发展,导致了人们的虚拟生存,计算机网络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连接在一起。在网上国界变得模糊起来,同时由于科技方面的因素,在现实社会中强制性的控制手段由于虚拟社会的模糊性而变得软弱起来。这样的话,信息的传播速度明显的加快,具有了高度的自由性,使主体的体验活动和信息的获取都变成了全球性的行为
参考资料
虚拟体验.MBA智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1 10:33
目录
概述
背景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