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汉语二级字,读作螯(áo),部首为虫,总笔画书为16笔,基本释义是
节足动物的第一对脚。
螯áo形声。字从敖,从虫,敖亦声。“敖”义为“抬高”、“抬升”。“敖”与“虫”联合起来表示“具有高节肢足的虫子”。本义:具有高节肢足的虫子(如螃蟹、
螳螂等)。
《
唐韵》五劳切《
韵会》牛刀切,𠀤音遨。《
玉篇》车螯。《本草》其壳色紫,璀粲如玉,斑点如花,海人以火炙之,则壳开,取肉食之。《梁元帝·谢车螯启》车螯,味高食部,名陈物志。
又蟹螯。《韵会》大足,在首上如钺者。《
大戴礼》蟹二螯八足,非蛇蛆之穴,无所寄托者,用心躁也。《晋书·毕卓传》左手持酒杯,右手持蟹螯。
通作敖。《荀子·劝学篇》蟹六跪二敖。 《说文》本作𧒥。《韵会》或作螯、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