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螵蛸”(piāo xiāo):
螳螂的
卵块,即螳螂科
昆虫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i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Thurlberg)或
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11e)的干燥
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
团螵蛸”、“
长螵蛸”及“
黑螵蛸”。)产在
桑树上的叫“
桑螵蛸”,可入药。又名“蜱蛸”。
无脊椎动物昆虫螳螂,雌虫在产卵前,首先在树枝上或
树皮上,分泌出一种泡沫状的粘液,再将
受精卵产在里面,许多卵分行排列,干燥后即形成一种卵鞘,称螵蛸。每只雌虫可产4~5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卵鞘。中医学称卵鞘为“螵蛸”,如桑树上的卵鞘,称为“桑螵蛸”。冬季采收,蒸1小时,杀死虫卵,晒干后可入中药,成品黄褐色,质松软,体轻,对体弱、小便次数过多者,有
抗利尿(缩尿)功效。
团螵蛸:略呈圆柱形或
半圆形,由多层膜状薄片叠成,长2.5~4cm,宽2~3cm。表面浅黄褐色,上面带状隆起不明显,底面平坦或有凹沟。体轻,质松而韧,
横断面可见外层为海绵状,内层为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室内各有一细小椭圆形卵,深棕色,有光泽。气微腥,味淡或微咸。
长螵蛸:略呈长条形,一端较细,长2.5~5cm,宽1~1.5cm。表面灰黄色,上面带状隆起明显,带的两侧各有一条暗棕色浅沟和斜向纹理。质硬而脆。
黑螵蛸:略呈
平行四边形,长2~4cm,宽1.5~2cm。表面灰褐色,上面带状隆起明显,两侧有斜向纹理,近尾端微向上翘。质硬而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