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素》是法国小说家、诗人、电影导演
米歇尔·维勒贝克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19年1月4日。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现实中的法国,主人公弗洛朗-克洛德·拉布鲁斯特与年轻时代的维勒贝克一样,是法国农业部的雇员,曾在孟山都工作,策划了诺曼底奶酪出口的项目,对传统农业有着深深的眷恋。他在现代化大都市里,中产阶级日复一日乏味安逸的生活消磨掉人类的心智,受困于虚无的氛围之中,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关于令旁人羡慕的日本同居女友柚子,主人公却说,“我在农业部的差事几乎跟我的这个日本同居女友一样令我作呕”。某天他偷翻女友电脑才得知,自己早已被柚子背叛,为解脱社会强加给他的束缚,将工作和女友从生活中彻底剔除,他策划了一场“失踪”,“逃亡”到距离居所比较远的罗莎莉嬷嬷大街的美居酒店。另一方面,孤独唤醒了潜藏于身体中的抑郁症,剥夺了他享受幸福与快乐的欲望,为了让自己在重新找得到快乐,他寻找医生治疗抑郁症。
医生给他开了卡普托利克斯(captorix),这是一种治疗抑郁的新式药物,理论上来讲,血清素,又名5-羟色胺,它也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也是一种提供幸福感的神经递质。医生期望用血清素提升,来控制抑郁的下降。
与此同时,他开始了一场关于旧爱的“追忆逝水年华”之旅,他先后拜访大学时的女友凯特与演员克莱尔,结果在她们身上辨认出人生失意与岁月流逝的痕迹;他在拜访老同学埃梅里克·德·阿库尔-奥隆德时,追忆起挚爱卡米耶。
新年将至,他决定重新拜访这位在诺曼底开农场的老友,却没料到此次拜访已是物是人非,埃梅里克的妻子背叛他而去,整个诺曼底农场也弥漫着焦灼的气息,农场再也无法支撑下去,法国的乡村在经济全球化和欧盟自由贸易政策中衰败不堪,奶农们没有丝毫竞争力,他们只能选择用武力抗议。一小群人的微弱力量无法阻挡资本市场前进的脚步,主人公只能目睹埃梅里克为了捍卫农场主的尊严在警察面前自杀,却什么都做不了。
再次离开诺曼底时,他无意间追寻到挚爱卡米耶的下落,发现挚爱已有了孩子,他默默跟踪,甚至计划谋杀掉卡米耶的孩子,最终又在人性面前停止了行动。此时他终于明白,往昔不可追,人生已经无法重来。幸福对他来说,已然是一种奢求。
卡普托利克斯带给他的副作用不只是性欲的消亡,还有皮质醇(压力荷尔蒙)的升高,会让弗洛朗变成肥胖症患者,可此时他已不想改变。“放弃卡普托利克斯,哪怕就一天,都不可想象。不能让痛苦超过一定程度,否则就会开始做荒唐事。”这种白色小药片,确实不会创造快乐,也不改善抑郁,它只是让人感觉——活着,至少死不了。
创作背景
2018年末,法国爆发50年以来规模最大的示威游行,导火索为总统马克龙上调燃油税,深层原因则是法国经济持续衰退带给民众的巨大生存压力。2019年1月,法国作家米歇尔·维勒贝克出版了他的第8部小说《血清素》,书稿在2018年11月
法国巴黎“黄背心”运动爆发前完成,被认为对该事件做出了某种预言性书写。在这部小说中,全球化冲击导致牛奶价格不断下降,再加上牛奶配额制度不保,农民们挣扎在生存线上濒临破产,由此转向暴力抗议。现实与虚构的高度重合,是米歇尔·维勒贝克对社会予以长期入微观察的必然结果。
人物介绍
“我”(弗洛朗-克洛德·拉布鲁斯特)
“我”,46岁,农业高级顾问,致力于扶持法国本土农业,高薪厚禄,还有一个人人艳羡的日籍女友。“我”没有抑郁的理由,但“我”知道,生活在分崩离析。女友不爱“我”,工作没意义。四十多年来,“我”努力地按部就班地恪守中产准则,却发现一切变得荒谬可笑。其实,幸福曾近在咫尺,但“我”还是无可救药地毁了它。于是,“我”玩起了消失,开始了追寻自我的旅途。
主人公弗洛朗是一个在生活中陷入抑郁的人,他是个在工作上可有可无的人,感情上也没有中心,诸多抑郁情绪又导致他做出一些非常人的举动。
就以感情生活来说,弗洛朗先是与一个名叫柚子的日本女友在一起,但在这期间,他偷偷黑进了女友的电脑,看到了柚子在一些滥交聚会上的疯狂视频,场面不堪入目。于是他决定从这个世界上“失踪”,向公司辞职,离开柚子,同时脑中还构想着等自己离开后,柚子会因为经济拮据付不起酒店房费而沦落到何等悲惨的地步。这个在生活中一无所得的男人,依旧幻想着自己是他人生活的中心。这一点在之后也没有改变。
在这之后,他又遇到了一个名叫卡米耶的兽医专业的大学生。两个人成为恋人,关系算是相当融洽,然而主人公弗洛朗控制不住自己在这期间出轨了一位黑人女性,两个人手拉手的亲密场景正好被卡米耶目睹。于是,这段生活也画上了句号。十几年之后,他又一次打听到了卡米耶的住所,发现对方已经有了一个孩子。此时,想要和对方重新构建生活的弗洛朗,想的办法竟然是用枪杀掉对方的孩子。他认为这样的话对方的世界里就只有自己一个人,对方因为陷入到失去孩子的痛苦中,会迫切地需要另一个孩子来填补这个空洞,那么就会重新来找自己。这个行为由抑郁和焦虑催生,但也因为抑郁而终止。最终弗洛朗觉得生活已经空无,无论自己怎么做生活都不会发生改变,何必多此一举,从而放弃枪杀计划。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维勒贝克的《血清素》再次说明,在当代西方世界,新自由主义思潮以资本逻辑、市场原则、自由放任等一整套理论话语将鲜活的个人和具体的劳动抽象化,“变成世界唯一一个逻辑,享受着宗教式的地位”。普世价值这一抽象同一概念也应运而生,其实质不过是为资本逐利保驾护航。“这种抽象同一性通常以绝对化为特点,以至于忽略各种差异”。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们想当然地将自由主义建立在绝对理性和空想基础之上,意欲一劳永逸,坐享其成。殊不知,其结果却是“理性一再成为胡闹,欣慰一再变成烦恼”。
维勒贝克笔下的当代欧洲,在哀叹和唏嘘中祭奠曾经的辉煌和荣光,呈现出一幅落日余晖、暮鼓余音的末世图景。抑或在维勒贝克心中,抑郁症治疗药物Captorix也是新自由主义的隐喻。老迈多病的欧洲用之不是、弃之不能。后疫情时代的欧洲局势更加动荡不安,颓势日显。维勒贝克在《血清素》中,借克莱尔之口,发出“西方将没有人能够感受到幸福”的哀叹,这一观点与其在1999年出版的散文集《活着及其他》中“不要惧怕幸福,它压根儿就不存在”的论断相互呼应,表明了作者对笃信新自由主义的欧洲依靠自身力量摆脱现实和思想困境持悲观绝望的态度。后疫情时代的现实也部分印证了维勒贝克的判断。新冠疫情使本已受累于经济危机影响的欧洲更加举步维艰,秉持意识形态执念和偏见的西方世界,在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中有逐渐走向封闭和保守的趋势。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各方共识的当今世界,本可互补共融的世界多元文化价值,有被拖入对抗和冲突之虞,西方自由主义与时代大潮的方枘圆凿,由此可见一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研究维勒贝克小说《血清素》中新自由主义和欧洲困境,具有及时且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艺术特点
“血清素”指的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的神经递质,现代生活的很多问题都与血清素相关,例如焦虑、压力过大等都会导致体内血清素下降,从而引发抑郁症,因此血清素也被用于抗抑郁和治疗失眠的药物当中。小说中的“血清素”除此之外也指代了一个寻觅的过程。
“血清素”在小说中成为了一个比
乌托邦更脆弱也更微小的象征。主人公寄托于这种抗抑郁的药物成分,来让自己的生活回归正常,但抗抑郁药的副作用便是导致性欲的丧失,而后者又直接与主人公对生命情感的体验直接相关。就这样,书中的人陷入了一个无法挣脱的困境,要么为了维持自己的生理欲望,让生活一塌糊涂,要么摆脱抑郁症的困扰,代价是放弃掉一大部分生命的体验。他们的种种极端行为,可以理解为生命空虚到一定程度后爆发出的过激反弹,也可以理解为在丧失了选择空间后、竭力做出的证明自己尚有自由意志的举动。主人公朋友的自杀和主人公自己在很多时刻的退缩,似乎在预示着一种更加无法挽救的空虚与徒劳。《血清素》设置的社会环境与历史背景,足以让人们将这个视角从个人转向法国乃至欧洲,看到维勒贝克眼中欧洲当代社会毁灭性的一面。
作品影响
2022年9月,该书入选2022年度“世纪好书”8月榜。
2019年1月,弗拉马里翁出版社宣布《血清素》首印数为三十二万册,该书的德文、西班牙文和意大利文版也分别于1月7日、9日和10日在相关国家发行,德文版首印数为八万册,西文版首印二万五千册。
该书以28万多册的销量位列法国2019年畅销读物榜单第四名。
作品评价
“米歇尔·维勒贝克似乎拥有洞悉社会涌动的暗流、预言即将发生的社会冲突的第六感。他笔下的人物常常阴暗、抑郁、沮丧。《血清素》探讨引发黄背心运动的那种长期累积的民怨,对那些筋疲力尽的绝望的农民深表同情。”(
法新社评)
“《血清素》证实了维勒贝克作为一个富有远见的作家的地位,也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人民小说家。”(《
费加罗报》评)
“维勒贝克再次将手指戳进了法国和西方社会的伤口里面,并把它戳痛。”(《
经济学人》评)
“维勒贝克的每一本书都能掀起惊涛骇浪,《血清素》也不例外。这是一本凄凉、毫不妥协的小说。”(《
星期日邮报》评)
“他的最新小说是对一个男性叙述者和整个西方文明同时衰落的另一种极为悲观的沉思。”(《
时代杂志》评)
“(这是)一本关于一个令人厌恶之人的小说,文学水平极为出彩,颠覆了道德世界。”(布克国际文学奖评委会评)
“它用悲怆得几近于绝望的笔调,写出了主人公对性爱以及个人幸福的惆怅哀叹,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深切失望,那样一种无奈的心境,是作品的‘主旋律’。跟维勒贝克的前几部小说作品对比,这部新作依然站在了时尚文化的前头,探讨了新世纪以来法国人所面临的新的现实问题。在这方面,维勒贝克可谓‘坚守初心’。在主题方面,维勒贝克尤为关注全球化经济的格局以及欧盟自由贸易政策下法国农业及农民令人担忧的现状。在写作风格方面,《血清素》一如既往地做到了精辟中的诙谐、悲怆中的幽默。但是,就叙事手法而言,较之先前几部作品中常见的以将来时时态为主,将预叙、倒叙、插叙、平行叙述等混用的庞杂的叙事系统,《血清素》采用的基本上是过去时态主导下的叙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余中先评)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米歇尔·维勒贝克(Michel Houellebecq),法国小说家、诗人、电影导演,1958年2月26日生于法属留尼汪岛,六岁时到法国本土与祖母生活。二十岁时以诗歌创作开始文学生涯,1991年开始出版作品,包括诗集、小说、评论等,作品多次引发法国知识界论战,被称为“继加缪之后,唯一一个将法国文学重新放到世界文学版图上的作家”。他是法国现代最具争议性的作家,其作品曾经被评价为“令人作呕”和“在精神错乱和性爱之间蹒跚”,但同时他也被评价为足以与巴尔扎克并称的现实主义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