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源于对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
美国,其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
桑代克和斯金纳等。我们主要讨论最具代表性的斯金纳的
程序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斯金纳。
行为主义学习观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
教育改革,是与
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就是这一流派的代表。
斯金纳的
程序教学主要建立在其创立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基础之上。 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刺激—反应理论,斯金纳在用白鼠和鸽子作为
被试进行研究后认为,机体并不一定需要接受明显的刺激才能形成反应。他把机体由于刺激而被动引发的反应称为“
应激性反应”,机体自身主动发出的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操作性反应可以用来解释基于
操作性行为的学习,如人们读书或写字的行为。强化原理与操作性条件作用说相辅相成,为了促进操作性行为的发生,必须有步骤地给予一定的条件作用,这是一种“强化类的条件作用”。强化包括
正强化和
负强化两种类型,正强化可以理解为机体希望增加的刺激,负强化则是机体力图避开的刺激。增加正强化物或减少负强化物都能促进机体行为反应的概率增加。这一发现被提炼为“刺激—反应—强化”理论。这一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教学工作:在学习过程中,当给予学习者一定的教学信息——“刺激”后,学习者可能会产生许多种反应(包括
应激性反应和操作性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只有与教学信息相关的反应才是操作性反应。在学习者作出了操作性反应后,要及时给予强化,如学生答对时告诉他“好”或“正确”,答错时告诉 他“不对”或“错了”,这样在下次出现同样刺激时作出错误反应的可能性就会大为减小,从而促进学习者在教学信息与自身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完成对教学信息的学习。
在把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
强化理论应用于人类学习研究的基础上,
斯金纳提出了
程序教学的概念,形成了一套
程序教学理论。20世纪50年代后期,斯金纳积极倡导程序教学运动,并自己设计了
教学机器,并在军队训练实践中运用程序教学的思想。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主要分为直线式程序教学模式和分支式程序教学模式两种。这两种模式虽有不同,但都可以归纳为如下的基本过程(见图7-1)。
这一程序设计需要合理地设计教材,按照教材内部的
逻辑顺序,在操作中将预先安排的教材分成许多小的单元,并按照严格的逻辑顺序编制程序,将教学信息转换成一系列的问题与答案,在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单元学习前,必须先回答一些关于前一个单元的问题。如果回答错了,程序或者向学生提供一些暗示,或者直接告知正确答案,只有经历了这一关,且学生真正了解了与前一单元相关的问题的正确答案后,才可能进入新的学习单元,从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首先,小步子原则或
循序渐进原则。即把学习内容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割成许多细小的单元,分割后的小单元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形成程序化教材或课件。学生的学习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这种学习方式称为小步子学习原则。
其次,呈现明显的反应。
斯金纳认为,学生的反应能为他人所观察到,正确的反应,需要强化;不正确的反应,则需要改正。
最后,自定步调。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定学习进度和速度,进行
程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