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法国
社会学家卡龙(Michel Callon)和拉图尔(Bruno Latour)为代表的(
巴黎学派)
科学知识社会学家提出的理论。
1986年,卡龙在“行动者网络的社会学,电动车案例”一文中首先提出这个新概念的。文中,卡龙描述了法国电器公司(EDF)在1973年提出开发新型的电动车计划(VEL),这个计划需要CGE公司来开发电池发动机和第二代蓄电池,还要求
雷诺公司负责装配底盘、制造车身。另外,还包括要考虑消费者、政府部门、
铅蓄电池等等社会甚至是非
社会因素。这些因素都是“行动者”,彼此共同构成了相互依存的网络世界。
这里的“行动者”可以指人,也可以指非人的存在和力量。拉图尔直言,使用“actor”或“agent”并不对他们可能是谁和他们有什么特征做任何假定,他们可以是任何东西—可以是个体的或者民众的、拟人的或非拟人的。“行动者网络”中的“行动者”之间关系是不确定的,每一个行动者就是一个结点(knot或
node),结点之间经通路链接,共同编织成一个
无缝之网。
在该网络中,没有所谓的中心,也没有主—客体的对立,每个结点都是一个主体,一个可以行动的行动者,彼此处于一种平权的地位。主体间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承认、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的
主体间性的相与关系。非人的行动者通过有资格的“代言人”(agent)来获得主体的地位、资格和权利,以致可以共同营造一个相互协调的行动之网。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人类学视域中,简单地区分
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已变得越来越没有说服力,而“传统—现代”的二分法也不可靠。在
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跨地区的
社会流动日益频繁,从而使得一个具体的人群所属的“地理”边界受到严重质疑,曾经作为人类学标志的
共时、单一场所、单一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少见,而“一个社会或民族”享有“共同的文化”的观念也因此被“彻底摧毁”。在这样一种理论困境下,
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的“行动者—
网络理论”,这个源于对科学实践研究的理论,受到了一些人类学者的关注,也成为人类学之于全球化研究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