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主治饮食损胃、劳倦伤脾、火邪乘之而生大热的中医方剂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脾胃论》卷上。具有补脾升阳泻火之功效。主治饮食损胃,劳倦伤脾,火邪乘之而生大热。
别名
泻阴火升阳汤(《玉机微义》卷十)、升阳泄火汤(《准绳·类方》卷一)、升阳降火汤(《便览》卷一)。
歌诀
脾泻火升阳汤,升柴参芪苍术羌;黄芩黄连石膏草,脾胃阳升阴火降。
组成
柴胡一两五钱(45g),甘草(炙)、黄芪、苍术(泔浸,去黑皮,切作片子,晒干,锉碎,炒)、羌活各一两(30g),升麻八钱(24g),人参、黄芩各七钱(21g),黄连(去须,酒制)五钱(炒) (15g)、石膏少许(长夏微用,过时去之,从权)。
用法
上㕮咀,每服三钱(9g),水二盏(300ml),煎至一盏(150ml),去滓,大温服,早饭后午饭前,间日服。
功用
补脾升阳泻火。
主治
饮食损胃,劳倦伤脾,火邪乘之而生大热。
方义
方中黄芪健脾大补元气为君;人参、炙甘草甘温益气、苍术健脾祛湿为臣;佐以柴胡、升麻引胃中清气上行;羌活为风药,能散能升,助升、柴升发清阳;黄芩、黄连、石膏散火,清热燥湿。全方共奏甘温补脾益气,升发阳气,清泻阴火之功。本方选黄连、黄芩泻火,是因为长夏为湿土主令,脾胃亏虚,运化失常,湿邪内生,与火相兼而成湿热阻滞,故以芩连清热燥湿。诸药合用治饮食伤胃,劳倦伤脾,火邪乘之而生大热。右关脉缓弱,或弦、或浮数者。
配伍特点
升发其阳。
运用
现在用于治疗胃癌术后吻合口发炎,急性胃炎尿道综合征白塞病等的治疗
加减化裁
如见肾火旺及督、任、冲三脉盛,则用黄柏、知母,酒洗讫,火炒制加之,若分两则临病斟酌,不可久服,恐助阴气而为害也。
使用注意
服药之时宜减食,宜美食。服药讫忌语话一二时辰许,及酒、湿面大料之类,恐大热之物,复助火邪而愈损元气也。亦忌冷水及寒凉淡渗之物及诸果,恐阳气不能生旺也。宜温食及薄滋味以助阳气。
附注
附方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减
组成:黄芪、党参各12g,苍术10g,羌活、升麻、柴胡各3g,炒黄连、炒黄芩、炒丹皮各6g,凌霄花、红花、赤芍各4.5g,寒水石15g。
功用:益气固本,活血退斑。
主治:鬼脸疮。
出处:《中医验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2 01:17
目录
概述
别名
歌诀
组成
用法
功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