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亮
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合肥工业大学首席科学家
袁亮,1960年6月30日出生于安徽淮南,煤炭开采及瓦斯治理专家,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主要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副书记、校长、合肥工业大学首席科学家。
人物经历
1960年06月30日,袁亮出生于安徽省淮南市,祖籍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
1978年10月至1982年07月,就读于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07月至1984年01月,在淮南矿务局谢一矿采煤区、掘进区工作。
1984年01月至1993年03月,在淮南矿务局谢一矿生产技术科工作。
1989年05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93年03月至1993年08月,担任淮南矿务局谢一矿副总工程师。
1993年08月至1995年05月,担任淮南矿务局生产处主任工程师。
1995年05月至1996年07月,担任淮南矿务局副总工程师。
1996年08月至2009年12月,担任淮南矿务局、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2000年06月至2003年06月,就读于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2002年09月至2009年12月,担任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董事。
2009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2月,担任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17年03月至2018年06月,担任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
2018年06月,担任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2022年7月,受聘合肥工业大学。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袁亮开创性提出了卸压开采抽采瓦斯、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原理,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防治煤矿瓦斯爆炸成套技术与装备,成功地解决了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安全开采技术难题,并在淮南矿区首次实现了煤与瓦斯共采重大突破。创建了中国首个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率领团队将研究成果在全国煤炭行业广泛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对中国和世界低透气性煤层的煤与瓦斯共采理论和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5年来,袁亮提出了“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护巷)煤与瓦斯共采关键技术”,该技术被认为是煤炭开采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重点推广技术成果。
袁亮长期致力于煤炭安全科技创新和煤炭安全教育,攻克世界性技术难题,把中国煤矿瓦斯治理带到世界舞台,为国家煤炭能源安全提供了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他领衔的安全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积极探索行业特色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倡导和践行“心中有学校、心中有老师、心中有学生”理念,组织青年教师“进平台、进项目、进团队”,推动学生多元协同发展。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
截至2016年12月,袁亮先后出版《松软低透煤层群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等著作5部,代表著作如下:
期刊论文
截至2016年12月,袁亮先后发表《煤炭精准开采科学构想》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煤炭精准开采科学构想》在第十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入选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2024年12月袁亮院士等发表的论文入选《煤炭学报》60年百篇最具影响力学术论文
代表论文如下:
袁亮. 高瓦斯矿区复杂地质条件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J]. 煤炭学报, 2006, 31(2): 174-178.
袁亮. 淮南矿区现代采矿关键技术[J]. 煤炭学报, 2007, 32(1): 8-12.
袁亮. 低透气煤层群首采关键层卸压开采采空侧瓦斯分布特征与抽采技术[J]. 煤炭学报, 2008, 33(12): 1362-1367.
袁亮. 留巷钻孔法煤与瓦斯共采技术[J]. 煤炭学报, 2008, 33(8): 898-902.
袁亮. 卸压开采抽采瓦斯理论及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体系[J]. 煤炭学报, 2009, 34(1): 1-8.
袁亮, 郭华,沈宝堂,屈庆栋,薛俊华. 低透气性煤层群煤与瓦斯共采中的高位环形裂隙体[J]. 煤炭学报, 2011, 36(3): 357-365.——该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
袁亮,郭华,李平,梁运培,廖斌琛. 大直径地面钻井采空区采动区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J].煤炭学报, 2013, 38(1): 1-8.——该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
袁亮,顾金才,薛俊华,张向阳. 深部围岩分区破裂化模型试验研究[J]. 煤炭学报, 2014, 39(6): 987-993.
袁亮,薛生. 煤层瓦斯含量法确定保护层开采消突范围的技术及应用[J]. 煤炭学报, 2014, 39(9): 1786-1791.
袁亮. 中国深部煤与瓦斯共采战略思考[J]. 煤炭学报, 2016, 41(1): 1-6.
袁亮. 煤炭精准开采科学构想[J]. 煤炭学报, 2017, 42(1): 1-7.
袁亮,张农,阚甲广,王洋. 中国绿色煤炭资源量概念、模型及预测,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8(1)
袁亮,姜耀东,王凯,赵毅鑫,郝宪杰,徐超. 中国关闭/废弃矿井资源精准开发利用的科学思考[J]. 煤炭学报, 2018, 43(1): 14-20.
袁亮. 煤及共伴生资源精准开采科学问题与对策[J]. 煤炭学报, 2019, 44(1): 1-9.
袁亮,姜耀东,何学秋,窦林名,赵毅鑫,赵旭生,王凯,于庆,卢新明,李红臣. 煤矿典型动力灾害风险精准判识及监控预警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 煤炭学报, 2018, 43(02): 306-318.
袁亮,张平松. 煤炭精准开采地质保障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 煤炭学报, 2019, 44(8): 2277-2284.
袁亮. 煤矿粉尘防控与职业安全健康科学构想[J]. 煤炭学报, 2020, 45(01): 1-7.
截至2016年12月,袁亮先后获国家授权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代表专利如下:
1、《低透气性高瓦斯软厚煤层远程卸压瓦斯抽放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2、《应用在煤层群开采中的多重上保护层防突开采法》国家发明专利。
3、《开采煤层顶板瓦斯抽放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4、《地面钻井全层同时预抽上覆远距离采动区卸压瓦斯法》国家发明专利。
5、《煤层巷道边抽边掘抽放瓦斯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6、深部巷道围岩破裂模拟装置,国家发明专利
7、油压千斤顶和加荷系统,发明专利
8、一种煤矿乏风收集装置,发明专利
9、煤矿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抽采装置及液压支架,发明专利
10、适用于模型试验的煤体瓦斯气体面式充填装置,发明专利
11、煤层注水系统,发明专利
截至2016年12月,袁亮先后主持完成“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专项等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研究。
截至2016年12月,袁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其中排名第一3项)。
人才培养
2014年9月13日下午,袁亮应邀担任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激扬青春——与中国工程院袁亮院士面对面”讲座的主讲,讲座中,他联系自己的阅历与经验,与在场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从煤矿基层做起,敢于吃苦、不断钻研、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最终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为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生经历。
2019年9月17日上午,袁亮应邀参加晋城市人民政府举办的能源革命主题讲座,作了题为《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的讲座。
荣誉表彰
出版图书
社会任职
曾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院长,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名誉院长,西安科技大学双聘院士,合肥工业大学首席科学家。
袁亮兼任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徽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院士专家联谊会第三届理事会会长,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
2024年12月当选全国煤炭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袁亮在改善世界煤矿安全理论创新及工程实践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2011年世界采矿大会突出贡献奖评)
袁亮创建了中国首个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并将研究成果在全国煤炭行业广泛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对中国和世界低透气性煤层的煤与瓦斯共采理论和技术发展,以及煤矿安全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
袁亮院士长期工作在煤炭生产、科研一线,学风严谨,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富于创新和团队精神,有重大工程组织能力,主持完成了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淮南矿区及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矿业大学矿业科学中心评)
无论是院士袁亮,还是校长袁亮,既有豪情满怀的宏图愿景,兼备刚柔相济的剑胆琴心。在带领安徽理工大学向高水平双一流大学迈进的路上,他既有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也有枝叶关情的体贴民生。(安徽理工大学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12:3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