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蓼
蓼科西伯利亚蓼属植物
西伯利亚蓼(Knorringia sibirica (Laxm.) Tzvelev)是蓼科西伯利亚蓼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根状茎细长。茎外倾或近直立,自基部分枝,无毛。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无毛,长5-13厘米,宽0.5-1.5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戟形或楔形;托叶鞘筒状,膜质,上部偏斜,开裂,无毛,易破裂。花序圆锥状,顶生;苞片漏斗状,无毛,通常每1苞片内具4-6朵花;花梗短,中上部具关节;花被5深裂,黄绿色,花被片长圆形,长约3毫米;雄蕊7-8,稍短于花被。瘦果卵形,具3棱,黑色,有光泽,包于宿存的花被内或凸出。花果期6-9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根状茎细长。茎外倾或近直立,自基部分枝,无毛。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无毛,长5-13厘米,宽0.5-1.5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戟形或楔形,边缘全缘,叶柄长8-15毫米;托叶鞘筒状,膜质,上部偏斜,开裂,无毛,易破裂。
花序圆锥状,顶生,花排列稀疏,通常间断;苞片漏斗状,无毛,通常每1苞片内具4-6朵花;花梗短,中上部具关节;花被5深裂,黄绿色,花被片长圆形,长约3毫米;雄蕊7-8,稍短于花被,花丝基部较宽,花柱3,较短,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棱,黑色,有光泽,包于宿存的花被内或凸出。
主要变种
细叶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 Laxm. var. thomsonii Meisn. ex Stew.)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是:植株矮小高2-5厘米;叶极狭窄,线形,宽1.5-2.5毫米;花序较小。分布于中国(西藏、青海)、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阿富汗、帕米尔地区。生长于海拔3200-5100米的盐湖边、河滩盐碱地。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哈萨克斯坦、喜马拉雅山。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安徽、湖北、江苏、四川、贵州(毕节、大方、威宁、赫章一带和黔南州的独山县)、云南(江达、左贡、林芝、索县、比如、拉萨、江孜、康马、日喀则、申扎、亚东、吉隆、双湖、萨迦、昂仁、扎达、革吉)和西藏。生长于海拔30-5100米的路边、湖边、河滩、山谷湿地、沙质盐碱地。抗寒性、抗旱性强,生长环境pH为5.5-5.6。
生长习性
西伯利亚蓼进入青藏高原之后,体态上发生变异,如植株矮小、叶片变狭窄、花序短小等,很明显,这是该种适应高原自然环境的结果。
西伯利亚蓼耐刈割,再生性强,不耐践踏,分蘖数10-49个,平均24.3个。西伯利亚蓼在马干山2月中下旬返青,之后很快进入分蘖期和拔节期,从拔节期进入孕穗期和开花期分别为21天和35天,开花期到种子成熟期则需要60天的时间;植株休眠后基本停止生长,时间长达96天。西伯利亚蓼在气温较低的冬季不能成为草地优势种群;其茎叶有涩味,适口性差,牛羊厌食。
花果期6-9月。4-6月为西伯利亚蓼生长旺盛期,株高与草产量于5月份达到顶峰,分别为27.4厘米和22.36吨/公顷,随后生长缓慢,到8月份生长缓慢,西伯利亚蓼不适应气温较高且降雨较少的7-8月,随着9月份气温的降低,西伯利亚蓼又有一个较短的生长高峰期,但随着10月份气温的降低又开始停止生长,逐渐进入休眠状态。因此,为有效控其危害,防除措施应在其4月和9月生长高峰前进行。西伯利亚蓼在拔节期和初花期茎叶比分别为0.388和3.347,拔节期的叶量大,此时是进行药剂防除的最好时期。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在中国西藏供食用,贵州毕节地区群众习惯称为野菠菜。
生态价值:为高山湿地常见种,对于改善盐碱地土质具有重要价值。
药用价值:全草或根茎可以入药,具有疏风清热,利水消肿,清肠胃积热。主治目赤肿痛,皮肤湿痒,便秘,水肿,腹水。
物种危害
西伯利亚蓼在中国贵州毕节地区多年生人工草地呈不断蔓延扩展危害之势,特别在大方、赫章、毕节和威宁危害严重,仅大方马干山牧垦场就有近667公顷草地受到西伯利亚蓼的严重危害,给该区草地生态畜牧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
可以采取生物、农艺和药剂等措施控制其危害势头,并对已受危害的人工草地采取松土、补播、施肥和加强利用等措施进行改良。
参考资料
西伯利亚蓼.中国自然标本馆.
西伯利亚蓼.植物智.
西伯利亚蓼.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8 14:2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主要变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