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堰塘遗址
巫山县大昌镇龙兴村境内遗址
双堰塘遗址 1998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又名西坝遗址,或称大昌坝遗址,位于长江支流大宁河流域的大昌盆地。具体位置在大宁河与磨刀溪交汇处的南岸阶地上,为巫山县大昌镇龙兴村所辖,海拔140——153米,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3.5米。
遗址背景
发掘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峡工作队在2001年度三峡水库淹没区文物考古抢救发掘工作中,承担了巫山县双堰塘西周时期遗址的大规模发掘,本年度是该遗址的第7次考古发掘。揭露遗址面积10075平方米,在多方面取得了新的收获。
挖掘意义
大宁河流域的文物考古工作是伴随着三峡水库工程淹没区的考古发掘而于近年来才取得明显进展的。其中,关于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以巫山县魏家梁子遗址的发掘工作最为重要,以该遗址为代表的遗存被发掘者命名为“魏家梁子文化”。但在库区内相当于中原地区两周时期的遗址发掘的并不多,峡江地区亦即川东地区该时期的文化面貌处于若明若暗的状态。双堰塘遗址面积较大,出土遗物丰富,可以作为峡江地区该时期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2001年度的发掘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收获,发掘出两座典型的西周时期的陶窑及大量西周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为探讨大宁河流域两周时期的文化面貌和文化类型及陶器的烧造工艺和制作技术,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遗址文化
双堰塘遗址发现的遗迹还有陶窑、灶、灰坑、灰沟、墓葬等。其中灰坑主要多为圆形口、斜直壁、平底状。灶为椭圆形浅穴式,形状规整。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坑墓,仰身直肢,没有发现葬具和随葬品。
遗址中出土陶器异常丰富,经初步观察,这些陶器大致可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阶段,其中,西周时期文化层一般出于遗址北区的第5层和西南区的第4层,以2001KCWST724④层出土陶器为例,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夹砂灰黑陶次之,泥质红陶又次之,其它另有少量的夹砂灰黑陶、泥质灰黑陶等。主要器类有夹粗砂红褐陶夹砂罐、卷沿花边罐、连裆鬲、直腹罐、卷沿盆,泥质红陶豆、盆、钵,另有少量的尖底器如泥质灰陶尖底杯、底部施若干周凹弦纹的尖底缸等。东周时期文化层不如西周时期普遍,其代表性器物有施辐射状暗纹的细柄豆、侈口花边罐、长颈壶、裆部近平的鬲等。这些器物多与西周时期的同类具有清楚的演变关系。可以看出,当时居民以夹砂花边口沿罐、花边口沿釜和鬲为炊器,以豆为食器,以罐和盆为主要盛储器。过去曾有人把尖底杯和花边罐推测为与制盐业有关的器皿,目前看来还没有明显的证据。
相关文化
据相关材料和调查的情况可知,类似双堰塘周代文化层出土陶器群分布广泛。如巫山的跳石遗址、江东嘴遗址等。此外,东至巴东县黎家沱遗址、秭归县的下尾子,西到云阳的李家坝等遗址都见到同类遗存。按照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原则,可以把以双堰塘遗址为代表的峡江地区西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暂时命名为“巴文化双堰塘类型”。
2001年秋季,在双堰塘遗址发掘出数座形制特殊的烧窑,参考遗址共出的大量陶器残片,对双堰塘类型的制陶业有进一步的了解。双堰塘类型的陶器特征之一便是大量的夹砂陶。有夹粗砂和细砂之分,夹砂陶主要用于制作炊器,如罐、花边口沿罐、鬲等。其中,陶器制法有手制、轮制和泥条盘筑之分。泥质陶如泥质红陶则经过陶洗,质地细腻,与中原同时期陶器制作水平相比,似嫌落后。特别是夹粗砂的陶器器表留有气孔,这是在陶胎内掺和有植物的秸杆经炭化后所留下的,使表面显得很粗糙。2001年发现的数座陶窑形制独特。以4号窑为例,该陶窑由窑室、窑箅、火道、火门和操作空间几部分组成,呈西北—东南走向,窑长1.8、宽1.2米,窑室平面呈椭圆形,中部有一椭圆形窑箅,窑箅呈炮弹形,火道绕窑室一周,火塘在窑的北部,在火门的外侧为一近圆形的操作平面,直径在1.5米左右。根据陶窑的结构判断,所烧的陶器应放置在火道的上部,用陶支垫将其支撑起来,目前这类陶支垫在遗址中也有发现。5号窑的形制与4号窑形制和结构基本相同,但大小略有区别,这可能是为适应烧制不同陶器而建立的。双堰塘遗址的烧窑形制颇为特殊,为其他遗址所不见。
由于峡江地区考古工作开展的时间相对较短,目前积累的资料也不是很丰富,现阶段的三峡库区的考古发掘工作,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考古学文化编年上,而对于当时的农业状况注意不足。在2001年度双堰塘遗址发掘当中,注意采用浮选的方法获取有关农业方面的信息,通过在不同地点和层位提取土样进行的浮选,通过观察发现了类似小米和狗尾草籽粒的炭化颗粒,不见稻谷的遗骸。说明当时居住在长江边上的古代巴人是以吃小米为主。同时还采用柱状取样的方法提取了作孢粉和植硅石的标本,期望能对浮选的结果进一步加以认证。
遗址结构
经过数年的大面积发掘,出土了大量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遗迹主要有房址、陶窑、墓葬、居住面烧土、火灶、灰坑、石砌围堰、土坑墓、砖室墓和石室墓等。房址有两连间式的,系长方形地面式建筑,面阔5米,进深8米多,以河卵石作墙基,墙基宽03.——0.5米,泥墙经过火烤,尚存红烧土残墙,房屋呈东北——西南走向。遗址内发现5座陶窑,对于了解当地古代制陶技术和工艺具有重要意义。陶窑平面为椭圆形,分别由窑室、窑箅、火道、火塘、火门和操作间组成。窑的长度在1.8米左右,宽度约1.2米。窑室中部是窑床,火道绕窑室一周。双堰塘遗址墓葬较少,仅有一些零星小墓,单人仰身直肢葬,没有发现随葬品。
出土文物
陶器
双堰塘遗址出土的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较少。夹砂陶用以制作炊器,泥质陶制作盛器。陶器纹饰有绳纹、网格纹、戳印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有鬲、罐、花边口罐、豆、盘、碗、尖底杯、尖底盏、鼎、器盖、瓮、缸、灯
其他信息
除西周遗存外,双堰塘遗址还出土东汉陶罐、盆、魁、灶、釜、甑、俑、猪、鸡、楼房、釉陶钟、双唇罐、青铜簋、镯、五铢钱、琉璃耳珰、银指环等遗物。
考古发掘
遗址发现
双堰塘遗址最初发现于1957年,由四川省博物馆川东调查组发现。
调查确认
1958年重庆市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四川省博物馆联合调查确认为是一处商周遗址,当时称之为“大昌西坝遗址”。1987年和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和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调查组对该遗址进行复查和小规模发掘。历次调查采集有石罄、石范、商代铜尊、战国铜钟等标本。
文物保护
1994年,社科院考古所为制定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巫山县的文物保护规划,对包括大昌遗址在内的整个巫山县的文物古迹进行了调查、复查,确定将“大昌西坝遗址”定名为“双堰塘遗址”,列入三峡工程文物保护规划方案。1995年至2002年,社科院考古所对双堰塘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连续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达2.3万多平方米。
遗址类型
双堰塘遗址是三峡地区一处重要的上周时期文化遗址,遗存兼容本地巴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西周文化特征,与其相类似的西周时期文化遗存,在湖北宜昌至重庆万州一带都有发现,故有学者建议将此类遗存命名为“双堰塘文化类型”。
遗址学术
解读巫山双堰塘遗址:巴人的聚落
巫山县为重庆市最东部的县。其东、南与湖北巴东县、建始县接壤,西、北与重庆市奉节县、巫溪县毗邻。长江由西而东穿县境南部形成巫峡,大宁河自西北向东南纵贯县境北部而营造出小三峡。从县城南侧长江主河道江东嘴河口处溯湍急的大宁河河流而上,穿龙门、巴雾和滴翠三小峡后便是闻名遐迩的大昌古镇,古镇所在地从地理分布上属长江支流大宁河中游地区,从大昌古镇西南顺蜿蜒的水路而下返回巫山县城的距离约有50公里。
双堰塘遗址位于大昌古镇西北原名“西坝”一带的龙兴村和七里村辖地内,东南距镇城区约2.5~3.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6′40″,北纬31°17′20″,海拔140~153米。遗址所在地依山濒水,地势开阔平缓。
双堰塘遗址的知名与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启动密切相关。从1994年双堰塘遗址被核定为长江三峡重庆库区的重要遗址开始,对该遗址的科学发掘力度逐年地增大,学术界对该遗址的印象也越来越深刻。
根据发掘者初步的整理和观察分析而知,双堰塘遗址目前已发掘面积近30000平方米,揭露发现的主要遗迹有灰坑、墓葬、石灰窑、沟槽、坑洞、陶窑和灶坑等,主要遗物有陶器、石器、玉器、铜器和骨器等。其中遗迹中的西周时期坑洞、沟槽、墓葬和汉代墓葬,遗物中的西周时期陶尖底器、陶鬲、陶花边口沿釜、罐、豆磨光黑皮陶、石磬、石范、卜甲、铜工具、铜渣、铜矿石,以及一些汉代精美随葬品等等,值得注意。这些发现对进一步解读和诠释双堰塘遗址各历史时期的人文历史和精神文化等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西周时期寻常物 巴蜀民族土著风
双堰塘遗址目前已发掘出土的西周时期文化遗物十分丰富多彩,其中分量最重和最具特色的遗物当数日用陶器制品残片。
据考古工作者的初步整理分析,双堰塘西周遗址出土的陶器残片群组,在质地上是以夹石英砂的夹砂陶为主,也有部分夹细砂者;夹砂陶通常陶色不匀,基本上是以红褐陶、灰褐陶、灰黑陶的面目出现。泥质陶也占较大的比重,泥质陶大致可区分出灰陶、红陶、黄褐陶、黑皮陶等类,以灰陶居多,红褐陶次之,磨光黑皮陶亦占一定比例,其中黑皮磨光或灰皮磨光陶制作颇为精致。
双堰塘西周陶器残片上所见的纹饰种类也很丰富,据加工方法可分模印纹、刻划纹、戳印纹、附加堆纹等四大类。其中据纹体风格区分,模印纹可细分出粗绳纹、细绳纹、交错绳纹、分段绳纹和大网格纹、小网格纹等纹类;刻划纹可细分出单_凹弦纹、复线凹弦纹、�?角纹、折角纹、射线纹和复线锯齿纹等纹类;戳印纹可细分出圆窝纹、谷粒纹、指甲状纹、长叶纹、方窝纹、方角窝纹、花卉纹、太阳纹、联圆涡纹、联角纹和长卵窝纹等纹类;附加堆纹则分条纹和泡钉纹。此四大类20多小类的纹饰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又是以相互组合的面目出现,其中模印纹出现的频率最高,刻划纹和戳印纹组合的形式最鲜明突出,附加堆纹出现的场合相对较少。
双堰塘西周陶器残片的可辨器形种类约有花边口、圜底罐、釜、鬲、豆、盆、钵、簋、筒形器、碗、尖底杯、尖底盏、尖底罐、圈足小罐、球形小罐、器盖、?、壹瓮、缸、杯、环、网坠、弹丸、纺轮等等。其中花边唇沿器(釜、罐类)、尖底器(杯、盏、罐)、包足鬲和各种磨光黑皮陶器形(钵、豆、器盖等)等最具特色。
从陶器残片的各种风格特征看,双堰塘遗址西周时期的陶器残片的本地土著巴文化特点色彩十分鲜明和突出,故其文化虽隶属于古代的巴蜀文化系统,但在细微特殊上又有别于广义的巴蜀文化。
数典溯源觅巴祖夔子巴墟或在此
重庆库区是历史文献记载的古代巴人的重要活动区域之一。《华阳国志·巴志》在讲述巴的故都时说:“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其畜牧在沮,今东突峡下畜沮是也。”
江州即今重庆市,垫江在今合川县,阆中即今阆中县,枳为今重庆涪陵。《华阳国志·巴志》另说秦灭巴之前,巴地的范围是“东至鱼复,西至之国,帝舜生无淫,降巫民盼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爰歌舞之鸟,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爱处,百谷所聚。”这里的“巫另据《水经注·江水》有“熊挚始巫城”、《太平寰宇记》有“夔之巫山县,夔子熊挚治,多熊姓”等记述分析,巫山县地曾成为夔子国的都城所在地,大约从西周宣王时代至春秋中期,巫山县一带均属夔子国管辖。此外,据一些历史文献考证,从武王伐纣灭商起至西周中从武王伐纣灭商起至西周中期,今重庆万州区以东、巫山县以西地区均属庸国地。至于西周早、中期的庸国和西周晚期的夔子国的详况,目前可作资证的资料尚十分欠缺,但从其传说的行政地域主要在渝东地区或巫山地区的迹象分析,推测他们的主体文化应属于巴文化范畴。
双堰塘遗址位于巫山县北部长江支流大宁河流域中游的大昌盆地中,在地理环境属高山丘陵的巫山县内,像大昌盆地那样得天独厚、面积较大且地势开阔平坦、土质优良的平坝地带是十分罕见的。
双堰塘遗址现知的聚落规模颇为庞大,尽管西周文化遗址的被破坏程度十分严重,但该遗址的西周时期文化遗物的埋藏量还是十分惊人的,历年来该遗址不仅出土了大量陶、铜、铅、骨角、石和玉器等遗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诸如坑洞、沟槽、小型墓葬、陶窑、石灰窑、灶膛和较大量的红烧土堆积以及砾石堆积等等遗迹。
其中西周文化陶片的出土量据笔者不完全的保守的粗略测算,其总重量至少达10吨以上。仅凭此项,我们便可推知西周时期该遗址当时的聚落规模相当可观,人口聚居颇为稠密,其绝不是一般意义的村落遗址。
双堰塘遗址出土的大量的西周时期文化陶片,从陶质陶色、纹饰风格到器形器类等等方面,总体上都表现出非常浓郁的巴蜀文化特点,即具有不少已知的巴蜀文化陶器共性风格,如陶质陶色上流行夹石英砂陶,器形上流行花边唇沿器、尖底器等遗物风格或特征,均与四川盆地和重庆、鄂西等地发现西周时期巴蜀文化遗物神似貌合。但在雷同的共性特征下,双堰塘西周陶器群亦存在着明显的个性特点,如夹砂陶中以灰黑或灰褐陶见多,器形中尖底杯的形态多见鼓腹或粗腹形,而寡见瘦腹羊角形,花边唇沿器多见大型器,陶鬲则流行柱状高实足尖高裆包足刮棱形态,出现圈足小罐和球形小罐等新器形,刻划纹和戳印纹尤为发达等等,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尤其是包足陶鬲的大量出现,是目前所知夏商西周时期巴蜀文化中所罕见的。关于双堰塘西周遗址的年代,据1994年发掘标本测定,其碳14年代范围为公元前910~806年,此一测定值基本在西周积年范围内,结合遗物器形特征分析,目前遗址的相对年代可以基本框定在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这一阶段范围内。
综合上述文献述略和对双堰塘西周遗址聚落规模、出土陶器遗物特征以及断代情况观察,可以初步确认,双堰塘西周文化遗址应属西周中晚期巴人聚落范畴。这个巴人聚落可能不属于“廪君种”巴人聚落,但有可能属于另一些早期在巫山地区活动过的巴人集团聚落:如第一是被称为“巫蜒”或“巫?\u201d的巴人,第二是庸国晚期的巴人,第三是西周晚期夔子国巴人。
从目前可以梳理的痕迹和线索看,该遗址文化既有较浓厚而具个性的巴文化色彩,也可以看到一些外来先进文化的融合,加上从历年来出土的石磬、石范、卜甲、铜工具、铜渣、铜矿石和小玉饰等遗物都较上档次等等现象观察,笔者比较倾向于第三种可能,即从堰塘遗址可能是西周晚期夔子国巴人的聚落或城邑甚至都城。倘若这种推测能够成立的话,那么,双堰塘西周遗址就是名副其实的较早时期的“巴墟”。
参考资料
双堰塘遗址.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
解读巫山双堰塘遗址:巴人的聚落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1 20:30
目录
概述
遗址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