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60年代初的量子无线电专业和半导体专业。几年来,技术物理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围绕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60年代初的量子无线电专业和半导体专业。现设有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光学工程、
物理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电力电子与电子传动等六个硕士授权专业;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两个博士授权专业。
办学条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科研的主要方面为:新型激光器件技术、非线性光学及应用等光学领域和复合功能材料、
隐身材料等材料领域。在新型激光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在国内同行中有很大的影响。
多年来,技术物理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学生工作成绩斐然。学院连续4年获得“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学生就业率几年来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设人才,先后毕业本科生5000余名、硕士生300余名、博士生50余名,他们当中许多人已经成为各自行业和单位的骨干力量,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学院十分注重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同国外多所高等院校、著名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每年都选派3~5名教师去国外进修访问,并邀请多位著名学者来院讲学。频繁的互访和学术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学院的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师资力量
近年来,学院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现已拥有一支整体实力强、学术造诣深、富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本科博士生导师14名,教授27人,副教授20人。其中中青年骨干教师占了较大比例,已成为教学科研的主力军,他们当中,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4人,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1人,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在各级学会、专家委员会中任职的15人。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和统编教材30余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0余篇,被SCI、EI和ISTP检索的有340余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引用。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势头。现设有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光学工程、
物理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电力电子与电子传动等六个硕士授权专业;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学两个博士授权专业。其中三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科研实力
技术物理学院的主要科研方面包括:新型激光器件技术、非线性光学及应用、量子光学及量子信息学、光纤传感及测量技术,目标与背景的红外辐射特性,实时光电图像处理,红外制导与对抗技术;集成电路可靠性和可制造性,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复合功能材料、
隐身材料、材料特性分析技术、敏感材料与传感器、薄膜材料与器件、片式固体的表面与界面等。特别在超
深亚微米集成电路可靠性理论及关键技术、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芯片设计技术、新型激光器技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在国内同行中有很大的影响。“集成电路可制造性与可靠性设计技术”和“微波电子回旋共振化学气相淀积(ECRCVD)技术”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高重频高峰值功率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技术”获国防科技二等奖。近年来先后承担完成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八六三、国防科技预研、军用电子元器件等重点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这些项目绝大多数是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课题,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教学工作
多年来,技术物理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学生工作成绩斐然。学院连续两年获得“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学生就业率几年来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设人才,先后毕业本科生5000余名、硕士生300余名、博士生50余名,他们当中许多已经成为各自行业和单位的骨干力量,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交流合作
学院十分注重与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学术合作与交流,先后同美国美国斯坦福大学、
罗切斯特大学、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
东北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以及IBM公司、Intel公司、AD公司、MOTOROLA公司等外国高等院校和著名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每年都选派3-5名教师去国外进修访问,并邀请多为著名学者来校讲学。频繁的互访和学术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精品课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目前有五门精品课程,分别是:固体物理、量子力学、光电子技术、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电子材料。其中量子力学和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是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程,目前由于微电子专业从技术物理学院分离出去,所以导致技术物理学院目前的两个主要方向是光学和材料。光学方向由于发展的时间比较长,所以相对的比较强一些。材料方向与其它学校的材料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电子科技所应用的材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就业形势也不错。
师资力量
博士生导师
曹全喜 蒋军彪 马晓华 母国光 王石语 王晓蕊 魏志义 相里斌 薛海中 杨廷梧 杨银堂 张建奇
曾晓东 周怀营 周寿桓
硕士生导师
光学工程(080300)
常洪花 曹长庆 黄 曦 李庆辉 林晓春 刘德连 刘继芳 邵晓鹏 孙艳玲 王军利 王炳健 魏志义
许定国 杨志勇 曾晓东 朱江峰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
曹全喜 姜海青 雷天民 李德昌 李桂芳 李培咸 梁燕萍 任庆利 张 显
材料学(080502)
曹全喜 何秀坤 胡 英 黄云霞 李智敏 马晓华 施建章
董维科 何国经 刘立新 马 琳 王石语 王晓蕊 王学恩 向健勇 徐 军 杨廷梧 杨 威 杨 翠
袁胜春 张建奇 赵小明 周慧鑫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
光学工程(085202)
常洪花 曹长庆 黄 曦 李庆辉 林晓春 刘德连 刘继芳 邵晓鹏 孙艳玲 王军利 王炳健 许定国
杨志勇 曾晓东 朱江峰
材料工程(085204)
曹全喜 胡 英 黄云霞 姜海青 雷天民 李桂芳 李培咸 李智敏 马晓华 任庆利 施建章 张 显
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
董维科 何国经 刘立新 马 琳 王石语 王晓蕊 王学恩 向健勇 徐 军 杨 威 杨 翠 袁胜春
张建奇 赵小明 周慧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