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读音:fù)为现代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文字源流
形声字。《说文》:“覆,覂也。一曰盖也。从覀,復声。”本义是翻转。《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沐则心覆,心覆图反。”《荀子●王制》:“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引申有颠覆、灭亡、覆盖等意义。在表回答或回去义时,也通复。用于表回答、回去或重复义时候。反复/反覆。回复/回覆。
值得一提的是,复也曾做过“覆”的简化字。因为“复(復)”所表示的“来、往”意义和“覆”所表示的转过去或转回来的意义非常接近,1964年发布的《简化字总表》中,就将“覆”简化为“复”。后来的实践证明,以“覆”代“复”不尽合理,容易造成歧义。所以,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作了调整,“覆”不再作“复”的繁体字处理,即“覆”不再简化为“复”。
基本字义
近义辨析
復—複—覆
在传统用法中,复的繁体字“復”、“複”二字和“覆”三者在字义上义近,古代常常而混,或通,在表“双重”或“重叠”时通用。譬如“復姓”,“複姓”或“覆姓”。
復—覆
復和覆二字在表返回,倾覆,回答,考求,覆盖和回答义也通用。《高亨新笺》云:“復者考求也,復当读为覆,二字古通用”
现今,在繁体中文中三字都做了相应的处理。“復”多表回去,回答义;“複”多表重复,或双重义;“覆”多表倾覆,或覆盖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
唐韵》芳福切《
集韵》《
韵会》芳六切,𠀤音蝮。《
玉篇》反覆也。《诗·小雅》不惩其心,覆怨是正。《礼·月令》
季春,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
又倒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书·胤征》顚覆厥德。
又败也。《
中庸》倾者覆之。《纲目集览》覆,军败也。
又中覆。《前汉·冯唐传》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注》覆谓覆白之也。
又射覆。《前汉·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注》于覆器之下而置诸物,令暗射之,故云射覆。
又与复同。《易·乾卦》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又《集韵》方六切,音福。审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注》详察曰覆。《唐书·邓景山传》检覆
私隐。
又《
广韵》敷救切,音与宥韵副同。《
说文》盖也。《诗·大雅》鸟覆翼之。《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声。伏兵曰覆。《左传·隐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又《
韵补》笔力切,
叶音逼。《班固·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躏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说文解字》
【卷七】【襾】
覂也。一曰蓋也。从襾復聲。敷救切文四 重一
《說文解字注》
覆,覂也。反也。覆覂反三字雙聲。又部反下曰。覆也。反覆者,倒易其上下。如襾从冂而反之爲凵也。覆與復義相通。復者,往來也。从襾,復聲。此舉形聲包會意。芳福切。三部。一曰葢也,此別一義。艸部曰:葢者,苫也。苫者,葢也。上文云:冖者,覆也。皆此義。古本與上義同一音。南音乃別此義爲敷救切。
字形书法
书写提示
字形对比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fu˥˧ 唐代读音 *piòu bhiuk日语读音 OOU KUTSUGAESU OOI韩语罗马 POK PWU现代韩语 복
客家话 [沙头角腔] fuk8 [宝安腔] fuk8 [台湾四县腔] fuk7 puk7 [梅县腔] fu5 fuk7 puk8 [海陆腔] fuk7 puk7 [陆丰腔] fuk8 [客英字典] fuk7 [东莞腔] fuk8 [客语拼音字汇] fug5 pug5粤语 fau6 fu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