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效应是指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与否,
工作效率发生明显变化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他人在场产生的“观众效应”,既有促进个体行为效绩的一种,同时,在某种情况下,也有干扰个体活动效绩的一种。
简介
1904年,
社会心理学家茅曼在做实验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效应。当有人在房间里观看的时候,实验对象试举重物的速度快一些,掷的距离也远一些。此后,
达希尔对
哈佛大学的学生进行的追踪研究也证明:在有观众在场的情况下,学生做乘法要快一些,好一些。而阿尔波特则通过许多实验进一步阐明:个人单独完成任务与观众在场时完成任务相比,如果是完成同样的任务,单独完成赶不上在观众面前完成的效果。这种现象不仅在人类中存在,而且在动物中也同样存在。我国学者于1937年在
清华大学所做的实验证明:蚂蚁在单独、成对或3只、一群时挖掘沙土的数量是很不一样的,3只蚂蚁一起挖掘沙土时,其每1蚂蚁的工作量是1只蚂蚁单独工作时的3倍。这种在“有人在旁”与“单独行动”条件下个体效绩差异的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学称之为“观众效应”。观众效应只是
社会促进的一种情况,社会促进包括两种情况,
共同活动效应和观众效应。观众效应和共同活动效应的区别在于:在观众效应中的观众仅仅是观众而已,这里的观众是不参与活动的;而在共同活动效应中是人人都要参与活动的。
理论来源
驱力理论
由邱吉和采恩斯首先提出
驱力理论,以解释为什么有观众在场能促进成绩的提高。他们认为:有别人在场,比如有观众或教练在场,就能增加优势反应,提高参与者的一般驱力或唤醒水平,从而对其行为产生影响。而后罗伯特·扎琼克以驱力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有他人在场就会引起心理上的唤醒”,从而引出了优势反应的扎琼克模式(详见图1)。认为:唤醒能够增强任何优势反应的倾向。
评价理论
评价理论认为:仅有观众到场,但没有观众的评论是不会提高唤醒水平的。观众的绝对人数对胜率的影响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么重要,比人数更重要的是观众的评价。
由科特雷尔(Nickolas Cottrell,1968)首先提出,他通过研究发现被试面临的观众是盲目的观众还是能够评价他们活动的观众所产生的观众效应是不一样的。前者不会提高他们的生理唤醒水平,也不会提高他们的成绩,其活动的结果同他们单独完成任务时一样。而当面临着能评价他们活动的观众时,可以提高他们的成绩对他们的活动产生积极的效应,被试表现出来的成绩与驱力理论的预见相一致。
认知理论
由博登(Borden,1980)提出一种更积极的理论模式,他用认知理论来分析观众效应,提出了一种认知一唤醒一注意的信息加工模式来代替驱力理论和评价理论。
博登认为运动员能主动解释来自情境的信息,并预测观众的反应,相应地改变他的行为;因而,一个人对社会情境的理解或认知,又对于表现最佳的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观众的到场和观众的评价虽然能激发运动员的动机、提高唤醒水平,但主观上或心理上的社会情境比客观上的社会情境对于运动员的行为影响更大。
观众效应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更具体地说应属于团体动力的
社会心理学现象。上述3个理论都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观众效应的。
相关实验
正面效应
1925年特拉维斯做了一项完成追综视盘任务的实验,实验者要求被试手里拿着一支铁笔,跟踪一个旋转圆盘上的目标。如果在圆盘旋转时铁笔离开了目标,就算一个错误。最初让被试连续几天进行练习,使反应动作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然后把被试者带进实验室,让他单独作5次实验后,再让他在有4~8名高年级大学生或研究生在场情况下作10次实验。事先告诉这些高中级大学生或研究生,他们的任务只是默不作声地注意观察被试的工作。实验结果发现,被试的工作成绩当有人在场观察时比单独工作时有很大提高,即错误率大大减少,甚至在单独工作时达到的最高成绩也低于有人观察时的成绩。这表明有别人在场观察时会发生“观众效应”。
反面效应
在另一些实验中也发现相反的情况。例如1933年培森进行的一项实验,被试是一些大学生,让他们分别在单独与有别人在场情况下学习无意义音节单词。实验的结果表明,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被试平均要经过11.27次才能学会有7个无意义音节单词,而单独学习平均只需9.85次,而且学习的错误率也是别人在场高于单独学习。这就是说,产生了社会抑制作用。
实验思考
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
社会助长作用,什么情况下产生社会抑制作用呢?一般来说,这与作业的性质和人们的成熟程度有关。如果作业比较简单,而且人们能熟练地完成作业,当有别人在场观察时会发生社会助长作用。如果作业比较复杂,而且人们还没有掌握完成作业的熟练技巧,则往往发生社会抑制作用。
赛事观众效应
运动竞赛中观众效应
运动竞赛中观众效应的含义,刘凯(2000)在研究中指出,运动竞赛中的观众效应是指观众的到场对运动者的运动行为和运动成绩产生的影响。这里的影响既包括积极的观众效应又包括消极的观众效应。早期的研究,多把观众限定为“消极的观众”;研究的后期,把“消极的观众”这个范围稍扩大一些——加上了一些有评价能力的观众。几个运动心理学家得出结论:由于观众巧妙地使用评价,可以对人的活动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以对人的活动产生消极的效应。而现代体育运动发展至今,观众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
体育比赛
体育比赛中,特别是大球类项目(篮球、排球、足球)比赛中,有无观众的参与,对运动员(队)的场上表现会产生重大影响,成绩也随之发生两方面的变化。这种由于观众存在引起技术表现或运动成绩的积极性变化,心理学上称为社会促进效应;而消极性变化则称为社会干扰效应。社会促进效应和社会干扰效应,其根源在于观众(他人)对运动员(队)心理的影响。在观众背景下造成的运动员(队)成绩水平或竞赛表现的变化成为观众效应。
影响因素
运动竞赛中观众效应的产生受运动员个人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影响,多数学者是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其中个人因素包括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运动能力、性别和年龄;情境因素包括观众的类型、观众的数量、观众的评价、观众的密度、观众的亲密度。观众的经验同样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
现代体育运动越来越离不开观众的参与和支持,每个运动员(队),都必须面临热情的观众来展现运动才华。研究观众对运动成绩的影响,这是每一位教练员的一项任务。教练员尤其要训练具有高焦虑的、缺乏自信心的运动员,或者训练运动技能水平低的、缺乏经验的运动员习惯于观众的影响,以利于创造很好的运动成绩。
观众效应影响
在观看体育竞赛时,由于观赏者自身的心理特征(需要或者渴望得到尊重),于是总希望和成功的运动员(队)站在一边,而远离或避免与失败的运动员(队)走在一起。这种通过适合自身心理需要的保护策略,使得观众效应的作用益发显著。观众效应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对于运动员(队)的表现可能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