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驱力还原论 需要满足论 所谓驱力理论,指的是当
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
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
当有机体的
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驱使有机体采取有意的行为去纠正这些身体的缺失或者障碍,所以,可以认为,使
驱力降低是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赫尔认为,学习的基本动因是
驱力,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习得的动机来源,即
诱因动机(incentive motivation,简称K)。赫尔的这一观点,来自于他学生克雷斯皮(crespi,1942)的一项经典性实验的结果。
克雷斯皮训练三组
白鼠走通道,各组白鼠得到不同的强化量。第1组到
目的箱后只得到1粒
食丸;第2组得到16粒食丸;第3组得到256粒食丸。经过20次尝试之后,各组白鼠的操作水平明显地各不相同。原先,赫尔在1942年认为,白鼠行为上的差异,是它们习惯强度上的差异的反映。也就是说,食物多意味着强化的作用大一些,因而习惯形成得快一些。但后来赫尔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因为克雷斯皮在白鼠尝试了20次之后,改变了强化量,每一组都给16粒食丸。结果表明,白鼠的操作水平
迅速发生变化,各组白鼠都很快地调整了自己的奔跑速度。尤其是第1组和第3组,其操作水平与原来的速度有很大的反差。
赫尔接受了克雷斯皮的论点,在他的公式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构成--诱因动机(K),认为强化量是通过诱因动机起作用的。因为
习惯强度反应强度减弱。这样,赫尔的公式就成了:
⒉内驱力降低的同时,活动受到强化,因而是促使提高学习概率的
基本条件根据公式:SER =K×D×SHR,赫尔的学习系统有了两种动因:原有的
原始驱力因素(D);新加的二级诱因因素(K)。这样,事实上也就有了两种学习:
在第一种情况下,有机体习得的是一种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在第二种情况下,有机体习得的是原来作为
中性刺激的一种新特性。这样就引出了赫尔的另外两个概念:二级驱力与二级强化。
必要条件是把这种中性刺激与
一级强化物配对。这实际上就是说,二级强化作用是建立在巴甫洛夫
条件作用的原理之上的。换言之,二级学习系统中所涉及的学习,要遵循一级学习系统中所阐述的学习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