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学慈(1935年-2023年1月8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胡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京胡制作大师。
得拜名师
1954年,许学慈被调入由北京市乐器行业组建的北京第一乐顺生产合作社,开始独立制作民族乐器。
1960年这是许学慈一生中重大转折,从此,他的京胡制作水平开始进入一个突飞猛进,日趋精湛的时期。就在这一年,北京第一乐器生产合作社与北京民族乐器厂合并,为使民族乐器制作后继有人,厂方举办了名师收高徒活动。经厂长陈韶轩推荐,许学慈得拜老艺人,著名京明制作大师洪广源为师。星移斗转。寒来暑往,许学慈如饥似渴,苦学不缀六个春秋,深得洪广源制琴精髓。把洪先生一整套独特的制琴工艺方法学到了一手。成为洪行政管理最得意的弟子。陈韶轩在《记涿州老艺人洪广源》一文中追忆到:“(洪文源)一生收徒十二人,成名者无几……高徒中有许学慈者,不但学到洪的技艺,还学到洪的品德,为当代全国的名琴师师尽心服务。难怪大家都称赞说许学慈是洪师傅的接班人。”(参见《涿州文史资料》163-165页)孙韶轩为洪广源亲师弟,也是民族乐器制作专家,其郑地有声的评价,足见许学慈制琴技艺之高超,作为洪广源之高足当之无愧。
1963许学慈在北京民族乐器厂洪广源门市部协助洪先生,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此外,他开始维修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族乐器。1986年,各市地学慈被调人
中国戏曲学院,精湛卓越的制琴技艺赢得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赞誉。京胡大师
杨宝忠、杜奎三、
沈玉才、
李慕良、
何顺信、黄天麟、
姜凤山、迟天彪、
吴炳璋、
燕守平等都慕名找到许学慈做琴或修琴,有的老先生的琴用了一辈子,出现了发音不好或轴子不听使唤等问题,经过许学慈的妙手都能得以“回春”,他也因此获得了“胡琴医圣”的美称。
不断创新
从选材、工艺,发音等京胡制作各个环节入手,许学慈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对传统京剧制作的工艺不断进行创新,经过千锤百炼达到炉火纯青的至境,形成“许派”京胡制作独有的一套严谨而科学的制作仁系,成为业界的一面旗帜。
在京胡制作工艺等创新方面,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许学慈至少有“四个首创”:
琴担向后弯曲
传统京胡制作,担子烤直即可。在长期的制琴和修琴实践中,许学慈发现,许多琴师的京胡由于常年伴奏,担子在
琴弦受力的作用下普遍向前(
琴弦方向)弯曲,许多琴师也反映,这时的胡琴会出现或调门吃力,或音色不好,或按弦时音准不稳定等现象。许学慈判断:这些现象肯定都与担子向前弯曲有关;根据力学中预应力原理,1973年,他一反传统,在京胡制作工艺中大胆尝试使用了琴担向后(琴轴粗端方向)调弯工艺,根据材料质地和调门的不同。把琴担向后调整到合适的弯度,实践证明:这一新工艺克服了上述京胡出现的毛病,包括一些历经百年沧桑的名琴;经过许多慈对琴担重新调弯之后,又重现曾经有过的最佳音色,这项新工艺开了京胡制作业的先河,它的问世引发了一场业界革命,成为京胡制作业的“金科玉律”,在业界蔚然成风,京胡大师们的评价如出一辙,这项工艺符合力学规律。不仅能够改善京胡音质和音色。而且对延长京胡的使用寿命具有决定性作用。
上漆工艺
传统京胡制作不上漆或只上一层漆片,基于美观和实用的考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许学慈把琴担和琴筒都刷上清漆,既增添了京胡的外观美,又保护了京胡不受湿度等气候因素的影响而保证正常演出。既保护了竹皮花纹不受磨损,又能防止多年使用后琴担琴筒出现意外,这项工艺又使得业界人士紧步后尘,京胡上漆几乎成为一种时尚。
圆截面工艺
传统京胡制作中琴筒后口的横截面是平的,根据曲线线条所包孕的美学内涵,1986年许学慈把琴筒的平截面改成了圆截面。见微知著、平截面和圆截面看似差别不大,可是在京胡外观上,二者可谓天壤之别;一个生硬呆板,而另一个则美观活泼。这种圆截面的琴筒有着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又一项新工艺在许学慈的妙手中诞生了,很快风靡整个业界,许多京胡制作者纷纷效之。
创新轴料
传统京胡制作使用的轴料多为黄杨和黄檀。这两种木料中,黄杨易变形,黄檀质粗糙,为克服这两种缺陷。1973年开始,许学慈改用红木和乌木做轴料,这两种轴料经过抛光处理后光可鉴人。坚硬而细腻,美观而耐用。是非常理想的上乘轴料。京胡制作业已普遍使用这两种轴料。从而为京胡、京二胡更具观赏性锦上添花。这是许学慈对京胡制作业的又一大奉献。
许学慈的“四大创新”,使传统京胡制作走出了作坊。从一般意义的“做琴”升华为一种艺术品的生产和创作,“四大创新”,不仅是许学慈一生制琴承前启后的心血结晶,也是京胡制作领域几代艺人不断探索和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四大创新”,在不失原汁原味丝竹本色的同时,又赋予她更为科学而丰富的时代美学特征。
许学慈认为人们的审美情趣随着时代更迭而变化。京胡制作也要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发展,要发展就必须创新。但是要想创新得先继承。没有继承的创新,京胡制作就没了根基;没有创新的继承。京胡制作就没了根基;没有创新的继承,京胡制作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归根结底,京胡制作的一切创新都要不失丝竹本色,这金玉良言,既是许学慈50多年一直恪守的制琴“本分”,又是他50余载苦心孤诣的制琴“心经”。
毫不夸张地说,许学慈的“四大创新”引发了京胡制作业一场划时代变革。她犹如一股扑面而夹的清风,一扫民族乐器制作中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浊气”。开辟了京胡制作业一个全新的时代。京胡制作从实用性已上升到同时兼具观赏性和收藏性的崭新境界,难怪一些琴师或京胡爱好者以收藏观赏其所心仪的良琴为乐事,京胡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