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二十世纪刚刚开始的第三个春天,西奥多·舒尔茨出生在
美国南达科他州一个德国移民聚居的农场。舒尔茨22岁在他家乡的
布鲁克林农业学校毕业,以后考入本州州立学院。三年后领到了一张科学学士的文凭。此后,他又进入
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于1928年和1930年分别获得科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或许是因为受到广阔草场和良田沃土环境的影响,或许是受到陪伴他度过孩提时代田园风光的熏陶,
舒尔茨对农业经济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成为美国农业经济学领域的一位重要人物。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和四十年代,舒尔茨集中精力研究美国的农业政策。舒尔茨研究农业政策的成果,集中表现他从1943~1953年间陆续发表的四本著作之中。这四本书是:《重新调整农业政策》(1943)、《不稳定经济条件下的农业》(1945)、《农业生产和福利》(1949)和《农业的经济组织》(1953)。后来他又把注意力转到
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上。
舒尔茨感兴趣的第二大问题是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他通过自己的著述,向人们解释应当如何理解经济增长,怎样才能促使经济增长。舒尔茨还注意到
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如何提高低收入国家食品生产和增加农业收入的一些措施。对于舒尔茨来说,令人称道的还不止于科学上的贡献,他还是一位教育家。
舒尔茨长期专注于农业经济和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对于
农业经济学的发展和发展经济学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舒尔茨最初研究的是农业经济学,《纽约时报》在评论他获得1979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时,称他是农业经济学界的老前辈。他对农业经济学所做的第一个贡献是,使农业经济学成为
现代经济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摈弃了把农业问题局限在农业的范围内的传统。从研究农业经济中,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舒尔茨就提出并倡导了人力资本论,被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称为“人力资本概念之父”。他认为,由教育、保健、人口流动等投资所形成的人的能力提高和生命周期的延长,也是资本的一种形式。舒尔茨得出人力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的结论,这对整个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解开了战后,日本、德国乃至西方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之谜。
舒尔茨是最早研究经济发展理论的学者之一,与一般发展经济学家的观点不一样,他在经济发展策略上强调的不是工业,而是农业。传统的农业对经济的发展是做不出很大贡献的,但是现代农业则可以。从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策略的成功与失败的比较中,可以看到,凡是推行“重工轻农的国家无不遭到极大困难,而给予农业足够重视的国家都取得较大的成绩”。农业也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由于舒尔茨在研究农业以及整个经济的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1979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除诺贝尔经济学奖外,舒尔茨获得的其他奖励及荣誉还有:1972年被
美国经济学会授予该会最高荣誉勋章——沃克奖章;从1952~1972年退休为止,一直膺选为
芝加哥大学的查尔斯·哈琴逊特殊贡献教授;退休后仍被聘任为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