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算平衡,是指根据
借贷记账法的
记账规则和资产与权益(负债和
所有者权益) 的
恒等关系,通过对所有账户的
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定义
试算平衡的会计原理
试算平衡的理论基础就是会计基本恒等式,即“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具体内容
2、检查总分类账户的借贷发生额是否平衡;
3、检查总分类账户的借贷余额是否平衡
平衡公式
(1)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数=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数;
(2)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
(3)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如果上述三个方面都能保持平衡,说明记账工作基本上是正确的,否则就是说明记账工作发生了差错。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试算平衡通常是通过编制
试算平衡表来进行的。
试算平衡表编制
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
试算平衡表进行的。试算平衡表通常是在期末结出各账户的
本期发生额合计和
期末余额后编制的,试算平衡表中一般应设置“
期初余额”、“本期发生和“期末余额”三大栏目,其下分设“
借方”和“贷方”两个小栏。各大栏中的借合计与贷方合计应该平衡相等,否则,便存在记账错误。为了简化表格,试算平衡表
也可只根据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编制,不填列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试算平衡只是通过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如果借贷双方
发生额或余额相等,表明账户记录基本正确,但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因此,试算
不平衡,表示记账一定有错误,但试算平衡时,不能表明记账一定正确。
不影响借贷双方平衡关系的错误通常有:(1)漏记某项
经济业务,使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等额减少,借贷仍然平衡;(2)重记某项经济业务,使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等额虚增,借贷仍然平衡;(3)某项经济业务记录的应借、应贷科目正确,但记借贷双方金额时
多记或少记,且金额一致,借贷仍然平衡;(4)某项经济业务记错有关账户,借贷仍然平衡:(5)某项经济业务在账户记录中,颠倒了
记账方向,借贷仍然平衡;(6)某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偶然发生多记和少记并相互抵销,借贷仍然平衡。由于账户记录可能存在这些不能由试算平衡表发现的错误,所以需要对一切
会计记录进行日常或定期的复核,以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平衡表
试算平衡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分别编制列表;另一种是将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合并在一张表上进行试算平衡。
通过试算平衡表来检查
账簿记录是否正确,一般情况下是可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绝对正确!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借贷不平衡,就可以肯定账户的记录或者是计算有错误,但是如果借贷平衡,我们也不能肯定账户记录没有错误,因为有些错误根本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试算平衡不能发现的错误
试算不平衡就可以发现借贷不平衡,但是平衡了的话却不能说没有问题; 比如试算平衡时,漏记、重记、 记账方向颠倒和用错
会计科目的情况,均不能通过试算平衡被发现。
分类
发生额平衡
发生额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全部账户
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该时期内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这是由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
记账规则决定的。对于某个
会计期间内发生的每一项
经济业务,在计入一个账户借方或贷方的同时必然计入另一个账户的贷方或借方,而且金额相等。
余额平衡
余额平衡是指任意
会计期末全部账户
借方余额合计等于该期末全部账户
贷方余额合计。这是由
会计恒等式决定的。
方法
一,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是指利用全部账户的借贷双方发生额的平衡
关系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二,
余额试算平衡法,是指利用所有账户借方期初或期末余额和贷方期初或期末余额合计相等关系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步骤
在实际生活中,
会计人员一般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试算平衡,
第一步:期末把全部账户应记录的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并计算出个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应当指出,试算平衡表并不意味着日常账户记录完全正确只是基本正确因为有些账户记录的错误很难从试算平衡表中发现。
这些错误包括:
(1)借贷双方发生同等金额的记录错误;
(2)全部漏记或重复记录同一项经济业务;
(3)账户记录发生借贷方向错误;
(4)用错有关账户名称。这些错误需要其他方法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