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洞镇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下辖镇
诗洞镇,隶属于广东省肇庆怀集县,位于怀集县南部,与广宁德庆封开县接壤。辖区总面积329.5平方千米。2020年,诗洞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常住人口为49552人。
历史沿革
诗洞镇建制于南宋末。
明代,改为诗洞。
民国时期,为怀集第九区。
1985年,撤区改为诗洞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诗洞镇辖1个社区、19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怀集县诗洞镇651号。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诗洞镇位于怀集县南部,与广宁德庆封开县接壤。辖区总面积329.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诗洞镇地势南高北低,四面是山丘,中间是盆地。
气候
诗洞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0℃,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2℃;年降水量1540毫米。
水文
诗洞镇主要河流,南有诗洞河,发源于白涯山,西有六苏河,经南双与诗洞河汇合流入永固河。
自然资源
2016年,诗洞镇有林地面积27166公顷,耕地面积2912公顷,其中水田1821公顷,旱地1091公顷。
人口
2020年,诗洞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常住人口为49552人。
经济
综述
2014年,诗洞镇财政收入261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0538元。
2016年,诗洞镇完成“两税”收入102.6万元,同比增长391%。
农业
2016年,诗洞镇累计种植200公顷红心蜜柚、433.33公顷沙糖桔和贡柑等。
商业
2019年末,诗洞镇辖区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52家。
交通
诗洞镇对外交通主要是公路。南经广宁、德庆、高要达肇庆,北经永固、闸江达怀城,西北经桥头、大岗、梁村、岗坪达封开江口、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截至1992年末,每日有开往肇庆、德庆、南海、怀城、儿村、永固、桥头等地的客车及过往客车14班次。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1992年末,诗洞镇有初级中学3所(附设高中班1个)、小学48所,在校学生640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6%。
文化事业
截至1992年末,诗洞镇有文化娱乐场所23个。群众文化生活有舞彩凤、舞狮、武术、出嫁调、器表调、喃么调、山歌调、吟唱等。
医疗卫生
截至1992年末,诗洞镇医疗保健设施有卫生院1所。
社会保障
2016年,诗洞镇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4009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339人。救助城乡患病困难对象26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20万元。全镇974人高龄老人享受政府津贴已发放到户。共为1365名残疾人办证,其中享受残疾两项补贴有655人,共发放补贴金额47万元。
社会治安
2016年,诗洞镇共受理矛盾纠纷12宗,成功调处10宗,建议法律途径解决1宗,1宗尚在调处中,调解成功率83.3%;上级交办信访件19件,按时回复18件。全镇处理、抓获各类违法人员115人,立刑事案30宗,破案13宗,其中刑拘30人,起诉17人,抓获逃犯2人;发生35宗治安案件,行政拘留23人,行政处罚26人,调解10宗;破吸毒案5件,抓获吸毒人员47人,送强制戒毒16人。发放平安宣传、禁毒宣传小单张8000多张。
脱贫攻坚
2016年,诗洞镇列入新时期精准扶贫对象贫困户共870户2499人。其中有低保户共191户669人,五保户共334户357人,残疾户共149户212人,相对贫困村2个。
危房改造
2016年,诗洞镇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84户,农村危房改造已动工户数58户,已竣工户数50户。属全倒户共有13户,其中五保户2户,一般户11户,得到重建资金共56万元。
历史文化
方言
诗洞镇主要使用标语。
地名由来
诗洞镇因境内遍山松杉竹木,多用竹造土纸,故得名。
怀南起义
怀南起义,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8月初,广德怀抗暴义勇队政委叶向荣.司令员陈胜率队进入诗洞镇。同月15日,在地方武装力量的配合下举行起义,武装队伍兵分两路:一路袭击设在诗洞圩的南区区公所,一路袭击永固,永良乡公所,两路均告大捷。起义成功后,于同年12月15日建立六龙坑乡人民政府。
地方特产
诗洞白崖茶,是诗洞镇的地方特产之一,小株高50厘米,大株老茶树高达30米,茶味香,有开胃、清热、解毒、凉喉、提神之功效。
荣誉称号
2020年5月26日,诗洞镇入选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23年8月,怀集县诗洞镇(生猪)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
参考资料
2017年怀集年鉴(诗洞镇).怀集县人民政府.2018-08-24
怀集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怀集县人民政府.2021-06-25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0 17:0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位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