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
广东省肇庆市下辖县
广宁县,隶属于广东省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地处北江支流绥江中游,东邻四会市清远市清新区,南与高要区德庆县接壤,西与怀集县交界,北靠清远市阳山县,区域面积2455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14个镇。178个村(居)委会,4379个村民小组。2023年,广宁县常住人口39.6万人,城镇化率41.38%。
建制沿革
广宁县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从四会县划出太平、橄榄、大圃、永义4都设立广宁县,名取“广泛安宁”之意,属肇庆府。
清朝沿明制,广宁县隶属肇庆府。
民国时期,广宁县先后隶属粤海道、西区善后委员会公署、西北区绥靖委员公署、广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9月3日,广宁解放,隶属广东省第十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11月隶属西江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2年5月,广宁、四会合并为广四县,属西江专员公署。
1954年7月,恢复广宁县建制,隶属粤中区行政专员公署。
1958年10月,广宁与四会两县又合并为广四县,隶属高要专区行政专员公署,同年12月隶属江门专区行政专员公署。
1961年4月,再次恢复广宁县建制,隶属肇庆专区行政专员公署。
1968年3月,属肇庆专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10月,改属肇庆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4月隶属肇庆地区行政公署。
1988年,属肇庆市人民政府。
行政区划
1979年,广宁行政区划分为江屯、排沙、石涧、潭布、联和、螺岗、北市、上林、赤坑、新楼、宾亨、五和、厚溪、木格、石咀、古水、洲仔17个人民公社和南街镇以及清桂、葵垌、深坑3个林场,下辖241个生产大队、4个农业工区,1个林业工区。
1983年9月,实行政社分开,人民公社改为区,合并部分大队,大队改为乡。全县设南街镇和排沙、石涧、潭布、江屯、联和、螺岗、北市、上林、赤坑、新楼、宾亨、五和、厚溪、木格、石咀、古水、洲仔17个区以及清桂、葵垌、深坑3个林场,下辖177个小乡,南街镇属下大队改为管理区。
1987年4月,改区(乡)建制为镇(乡)、村建制,其中,新楼区易名为东乡镇,上林区为坑口镇,厚溪区为横山镇;洲仔、螺岗、石咀、清桂、葵垌、深坑为乡;原来大队的乡改为村委会,共辖村(居)委会266个。当年6月1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洲仔乡改为洲仔镇,其属地不变。
1996年经调整后辖17镇、1乡(南街镇、排沙镇、石涧镇、潭布镇、江屯镇、联和镇、螺岗镇、北市镇、坑口镇、赤坑镇、宾亨镇、五和镇、石咀镇、古水镇、洲仔镇、清桂镇、葵垌镇、深坑乡)。
2002年设立横山,木格两镇。调整后共辖19镇,1乡(南街镇、赤坑镇、北市镇、江屯镇、联和镇、潭布镇、排沙镇、石涧镇、宾亨镇、横山镇、五和镇、木格镇、洲仔镇、古水镇、坑口镇、葵洞镇、螺岗镇、清桂镇、石咀镇、深坑乡)。
2005年清桂镇并入洲仔镇,葵洞镇、深坑乡并入北市镇。调整后共辖17镇(南街镇、赤坑镇、北市镇、江屯镇、联和镇、潭布镇、排沙镇、石涧镇、宾亨镇、横山镇、五和镇、木格镇、洲仔镇、古水镇、坑口镇、螺岗镇、石咀镇)。
2012年经省政府同意,撤销联和镇,并入江屯镇。撤销石涧镇,并入宾亨镇。调整后由原来的17镇变为15镇(南街镇、江屯镇、赤坑镇、北市镇、坑口镇、螺岗镇、潭布镇、石咀镇、古水镇、洲仔镇、宾亨镇、横山镇、五和镇、木格镇、排沙镇)。
2020年撤销南街镇,设南街街道。
截至2021年10月,全县辖南街街道江屯镇赤坑镇北市镇坑口镇螺岗镇潭布镇石咀镇古水镇洲仔镇宾亨镇横山镇五和镇木格镇排沙镇,1个街道、14个镇,178个村(居)委会,4379个村民小组。县政府所在地南街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广宁县位于东经112°03′~112°43′,北纬22°22′~23°59′。东西宽60千米,南北长约68千米,广东省中部偏西地区,北江支流绥江中游。东北与清新区交界,东南与四会市相连,西南与德庆县高要区接壤,西北毗怀集县,北面与阳山县相交。总面积2458.15平方千米,约占肇庆市1.49万平方千米的16.5%,是珠三角连接大西南的交通枢纽。县政府驻地南街街道距广州市130千米,至肇庆市98千米。
地形地貌
广宁县境内地层以出露元古界、下古生界为主体,东北部有泥盘系中统,西北部有白垩系上统出露。广宁县主要岩石有花岗岩、砂页岩、片岩、板岩等,在绥江沿岸则为近代冲积层,全县岩浆岩与混合岩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和南部。广宁县地质构造属粤桂隆起带,处于吴川—四会深断裂变带与广宁—罗定断裂带斜接复合部位,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
县境四面环山。北部多低山及中山,海拔700~1339米,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西部为低山丘陵,海拔200~852米,向东南低泻。绥江从西北向东南斜贯全县,形成一个以绥江为轴线,两边高、中间低的斜凹地形。山脉多为东北朝西南走向,属南岭余脉。据统计,全县海拔350米以上,山地面积占28.62%,丘陵占51.38%,山地盆地(含水域面积)占20%。罗壳山海拔1339米,为县内最高峰。
气候特征
广宁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东部、北部边缘具有中区亚热带气候特征。受季风影响,气候年际变化较大,春季多阴雨,夏季炎热,秋天凉爽,常有秋旱出现,冬冷,常有霜冻。年平均气温在20℃至22℃之间;年平均日照量为160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年平均降雨量为1750毫米。
水文
境内河流溪涧繁多,集水面积广,蜿蜒曲折,流程远,落差大,尤以绥江和古水河对洪涝与干旱关系最大。多雨季节,古水河、南街河、木格河、螺岗水、南乡河、宾亨河、扶罗河等主要河流均流入绥江,加之来自上游怀集过境客水,往往使下游四会水位快速上涨,导致广宁境内绥江河水上涨。故民间有“广宁落湿石,四会涨三尺,大沙搬被席”的说法。遇到暴雨天气,还经常出现洪涝。丰水期与枯水期相比,绥江河水位差可达10米以上。又因大部分河流自然落差大,河床狭窄,山洪暴发时,水流急涨,含沙量大,导致河床增高,洪灾常发。全县河流水质总体良好,达到国家地面水二级标准。
自然资源
土地
2018年,广宁县土地总面积2455.4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73万公顷,园地面积1.02万公顷,林地面积20.12万公顷,草地面积0.09万公顷,城镇林及工矿用地面积0.82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0.19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0.46万公顷,其他土地面积(含设施农用田、沼泽地、沙地、果地)0.23万公顷。2018年,全县绿化造林1071.67公顷,新增省级碳汇造林和封山育林面积306.67公顷,省级森林碳汇抚育282公顷,完成18个省级示范村庄的绿化美化。
矿产
广宁县全县属粤西偏北花岗伟晶成矿带,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发现矿床和矿点120多个,其中16个矿床有开采价值。主要矿产有瓷土花岗岩、钽铌、滑石稀土广绿玉等,其中广绿玉是全国五大佳石(广绿玉昌化石寿山石、林西石和青田石)之一,主要用于制作玉雕工艺品。
水力
北江支流绥江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境内55千米。集水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一级支流(绥江河漫水河)2条,二级支流6条;三级支流1条;集水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下溪涧200多条。境内年平均水流量25.3亿平方米,过境水量36亿立方米。全县水力理论蕴藏量26.11万千瓦,其中可供开发利用15.7万千瓦。2018年,全县小水电发电量4.6亿千瓦时,售电收入2.2亿元,创税4500万元。
生物
全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林木繁茂,动植物资源丰富。广宁是广东省重点林区和首批林业生态县。植物资源主要有竹子马尾松杉木黎蒴、赤黎、荷木、鸭勺木、苦楝树尾叶桉等。其中竹子种植面积7.2公顷,竹子种类14属55种。年产竹子30多万吨,以青皮竹为主。主要林产品有木材松脂竹笋冬菇等。中草药有砂仁巴戟淮山土茯苓淡竹叶金银花杞子等;动物资源主要有畜养的“三鸟”、,野生的穿山甲山猪类、笋虫白鹇画眉山鸠鹌鹑、毕裂仔等,以及水产养殖的“四大家鱼”、金钱龟黄鳝白鳝、石蛤等。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广宁县常住人口408112人。
截至2021年,全县户籍人口58.47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7381万人、乡村人口40.7330万人)。
2023年,广宁县常住人口39.6万人,城镇化率41.38%。
经济
综述
2022年广宁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58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35亿元,同比增长9.0%,拉高GDP 3.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4.36亿元,同比下降1.8%,拉低GDP 0.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4.87亿元,同比下降0.4%,拉低GDP 0.15个百分点;三产业比例为34.0:30.1:35.9。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176.8亿元,同比增长(以下简称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7亿元,增长21.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2亿元,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21亿元,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8亿元,增长6.9%;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1%。
第一产业
2018年,广宁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亿元,增长7.2%,其中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分别为26.74亿元、19.51亿元、8.6亿元、2.29亿元、1.1亿元,增长分别为7.8%、5.8%、6.5%、5.8%、29%。
第二产业
2018年,广宁县工业总产值197亿元,增长5%,其中:一规模以上工业167亿元,增长分别为5.1%;二规模以下工业30亿元,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59亿元,增长4.5%。
第三产业
2018年,广宁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产值47.81亿元,增长9.5%。全年房地产业销售面积达58.59万平方米,增长7.09%,创税2.68亿元,增长18.58%。
交通运输
公路
1979年,广宁县地方公路管理站设扶楼、下带、雅韶等9个道班,管养县道干线公路327.40公里。1989年,管养公路509.30公里。1992~1997年,省道263线改造为二级水泥路面;县通镇砂土公路改造为二级或三级水泥或沥青路面297公里。至2000年,全县共有道班24个。管养省道及县内主干线13条共329.60公里。
有省道S260线,省道S263线,省道S264线,省道S350线,国道G355线,G55二广高速公路过境设有广宁服务区。
铁路
2014年12月20日,历时6年修建的贵广高速铁路全线贯通,同日广宁站开启使用。
社会事业
教育
2018年,广宁县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4所,教学点51个,高中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2014年12月,县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县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均比上年降低,城乡学校差距不断缩小,校际间办学条件不断均衡。县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能力、高中阶段学位供给、农村适龄人口的教育机会、女性适龄人口的教育机会和常住残障适龄人口教育机会系数均达到省要求。2016年12月,广宁县顺利完成了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督导验收工作。截至2017年,广宁县现有省级名校长2人、名教师6人;市级教育专家1人、名校长7人、名教师12人、学科带头人14人;县级教育专家3名、名校长14名,名教师27名、学科带头人64名。
科技
2018年,广宁县全年技术改造投资增长5.7%。引导企业技改创新,促进22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工业企业新增机器人应用40台。推动华南园区企业向创新型、科技型转型升级。全年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库存达15家,发明专利申请量92件、授权量5件、拥有量40件。
文化
广宁县有博物馆1所,广宁县图书馆馆藏图书25万册。其中中文平装新旧图书22万册,中文期刊350种、3万册(合订本),中文报纸100种、3000多册(合订本)。广宁县文化馆成立于1953年,2015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2011年,陈英华江小兵创作的歌曲《点点脚乸泥》获得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刘东荣的快板《老何与小罗》获得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二等奖;2012年,陈英华创作的歌曲《挖笋谣》获得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2013年《挖笋谣》获得广东省第九届少儿艺术花会音乐类金奖,《画》获得广佛肇清四市原创歌曲大赛二等奖,《茶花恋歌》获得2014年广佛肇清四市原创歌曲大赛最佳作曲奖;《茶花恋歌》、《脱下军装我还是个兵》获得广东省第六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铜奖;广宁文化馆“龙之队”获得2014年粤港澳广场舞邀请赛银奖;陈英华创作的《木木做木做鸠鸠》、《思念》获得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三等奖;曲艺队获得第四届广东音乐联谊会优秀团队展演金奖;《挖笋谣》获得广东省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2015年通过国家一级馆验收。2016年8月《跟倒阿公去睇牛》获得第十届广东省少儿花会铜奖,《插田乐》获得第四届广佛肇清原创歌曲大赛银奖。
体育
2019年8月26日,由广宁县体育训练中心协办的2019年广东省“中国体育彩票”青少年蹦床锦标赛圆满结束。本次大赛暨没有举办开幕式,也没有举办闭幕式,但每天上午、下午比赛开始前都进行了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本次大赛分别有广州、肇庆、潮州、东莞、揭阳、中山、梅州、惠州、江门9个市组队参加了各项目各组别的比赛,教练和运动员总数达200多人,其中年龄最小的运动员才4岁,来自各地的运动员们都尽心尽力地参与并完成了竞赛角逐,获得了相应的荣誉。本次大赛中的双人网上蹦床赛是蹦床运动中新增设的竞赛项目。
2019年09月10日,广宁县体育馆举行第十九届全国武术学校套路比赛,第十九届全国武术学校套路比赛共有来自北京、河南、山东、陕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9所国家体育总局注册武术学校的700多名运动员参赛。
医疗
截至2015年底,广宁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384个,其中:医院3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17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1个,计生服务机构17个,门诊部以及其它医疗机构32个。医疗机构中,有民营医疗机构13个。全县共有村卫生站312个。全县医疗机构床位总数1144张,其中医院床位723张,卫生院床位421张,全县有卫生人员279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021人。卫生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37人、中级职称210人、初级职称1569人;执业(助理)医师657人,注册护士869人。全县全科医师39人。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历史文化
武术
广宁武术历史悠久。1977年,考古工作者绥江河畔铜鼓岗古墓群清理出大量随葬器械,计有295件,属于兵器的就占65件,包括刀、剑、矛、斧、钺、镞等兵器。省考古专家鉴定:“死者是战国时期男性,生前充当武士,使用这些武器参加战斗。”这说明,广宁早在2000年以前已有习武活动。训练就是一个练习武艺过程,可见武术活动在广宁县确实源远流长。
明清时期,广宁习武之人更为踊跃。县志记载,广宁清代本地人考取武举人的就有12人之多,武秀才更是不可胜数。据1824年修编的《广宁县志》、《广宁县乡土志》记载:明、清时期,广宁县习武之风甚为活跃,自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至道光四年(1824年),考取武举人的有李国平、邓元祯、康云海、鲍恺、陈廷斌、高鹏、陈大业、何肇基、冯能扬、陈得时、时遇荣、刘宗骏。
卧似弓,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动如脱兔,势若奔虎;踢、打、摔、拿……刚健雄浑,挥洒自如;洪拳、蔡李佛拳、白眉拳……广宁人生于竹林间,好习武,打出了千百年特立独行的武林佳话。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广宁共有23人次代表国家和省出访2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传授武术和表演;有38多人考入大专院校武术专业深造,有330多人次参加省、国家级、洲际级的武术比赛夺得金牌238枚。
1992年,“国家武术之乡”评选审查团来到广宁,他们不但惊叹于竹乡大地竹林如海。更惊讶于广宁人武术之精湛超群、武术普及程度之高、群众基础之厚。中国武术协会主席、武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书画协会评审委员会委员张耀庭即席挥毫写下了“中国武术之乡”六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广宁被授予“国家武术之乡”声名远扬。
红色
广宁是广东省革命老区二类县,全县15个镇全部都是老区镇,178个村(社区)中有148个老区行政村,占83%;老区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3%,是肇庆市唯一一个全部镇都是革命老区的县。华南地区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就在广宁建立;西江地区农民武装斗争的第一炮在广宁打响;西江地区的第一个苏维埃红色政权也是在广宁成立;广东四大农民领袖阮啸仙彭湃周其鉴黄学增,曾先后到广宁领导农民运动。
玉雕
广绿玉是中国五大名石之一,全县有玉雕厂200多家,年产值1亿多元。广绿玉玉雕作品多次获得深圳文博会金奖,《硕果》《蜗居》两件广绿玉玉雕精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并在国家级展馆永久展出。
民居
广宁县北市镇大屋村十几座保存完整的清代客家大屋被评为全国第一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南街街道里仁村同样被列入传统古村落之一,两村均被命名为广东省名村。
竹子
广宁县是全国竹子之乡。广宁地处粤西北部,绥江中游,属南亚热带北缘,环境气候非常适宜竹类植物的生长和繁衍。据有关专家对在广宁境内挖掘出土的文物(战国晚期墓葬群中的青铜竹刀及竹织盛器)的考古鉴定,广宁已有2000年以上的竹子栽培和利用历史。
广宁县竹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据1988年广东省林业勘测设计院的调查,全县竹林面积94.11万亩,为全国平均每个县(市)2.7万亩的35倍,占广东省(含海南)竹林面积338万亩的36%。全县境内均有竹子种植,水平颁从绥江河畔至西北部山地,其分布中心区以绥工沿岸为主轴,称“绥江竹子走廊”。古水、洲仔、南街、横山、石涧、排沙、宾亨、五和等8个镇和坑口镇南商是竹子主产区,其它乡镇的河流沿岸及大部分山地都有连片的竹林。垂直颁从海拔35米的县城至县境最北部罗壳山(海拔1339米)群山之一——海拔879米的锅笃顶,均有竹子生长。1934年,德国林业专家阿普罗到广宁考察后写的《广东省广宁县森林调查报告》中道:“沿江(河)上游之冲积地,为稠密之竹林代田矣。又渐上游,则竹之种植益向山巅扩张,而与马尾松、荷木树混交,林木密度渐浓,各种树木亦皆繁茂。”
广宁竹子种类较多。清道光四年(1824)《广宁县志》中记载,竹类品种有:筋(簕)竹、观音竹、青皮竹、撑篙竹、苦竹、铁篱竹、佛肚竹、文笋竹、搓(茶)杆竹、大头竹等。据1988年林业部门调查,全县竹子种类有14属55种(其中新发现12种),约占世界现有竹种72属1000多种的19.4%和5.5%,占中国现有竹种42属400多种的33.3%和13.7%,为广东省现竹种21属132种的66.6%和41.6%。青皮竹是广宁最主要竹种,占全县竹林面积的84.4%,也是全国青皮竹中心产区,故又称“广宁竹”。
方言
广宁境内流行的方言有广宁白话和广宁客家话,但主要是广宁白话。1989年在本县487177人中,说广宁白话的43868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0.05%;说广宁客家话的46038人,占9.45%;说其他话的(含广州话、普通话等)2450人,占0.5%。
广宁白话
说广宁白话的人绝大部分居住在靠近圩镇及县城周围的广大地区,这些人多是最早到广宁境内定居者的后代。他们的祖先多居住在境内中部及绥江沿岸一带地方,其原来方音如何,现已无法考究;这些地方土地肥沃,交通方便,早在明末清初便有外地人到本地经商做工。据清道光四年(1824)《广宁县志》云:“商多南海、顺德、三水、高要人。”又云:“木匠、泥水诸工,多来自外县,烧砖则江西客,织布三水居多。”可见,他们多来自珠江三角洲。这些说广州话的外地人多活动于县城及绥江沿岸一带,当地人与之交往,久而久之,潜移默化,本地土话与广州话互相融合,演变成现在的与广州话十分相似的广宁白话。广宁白话属于粤方言中的一种次方言,其语音体系与广州话几乎完全一样,同样有9个声调,词汇与广州话绝大部分相同,语法则完全一致,故两种语言十分近似。
广宁客家话
广宁客家话在声、韵、调诸方面都与兴宁、梅县客家话相仿,但在词汇的用法方面则略有差异。说广宁客家话的人则多居住在较边远、偏僻的山区。广东的客家人多源于中国中原一带,广宁客家人大部分直接或间接由兴梅、粤东一带迁来,说的自然是客家话。他们来到时,地理环境优越,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已为别人所有,只好到边远山区安家落户,开荒垦殖,经过世代繁衍,长期与白话区的接触交往,逐渐形成今天的广宁客家话。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广宁方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最明显的特点是:说广宁客家话的人在不断减少,说广宁白话的人在不断增多。建国后至今的40余年,全县就有500多个原来说客家话的自然村逐步改为说广宁白话。另一特点是:由于广宁白话与广州话十分近似,广州话又一向是境内的“官方”语言,结果许多广州话里的音、词还不断“入侵”广宁白话,形成一种广宁白话与广州话混同而用的语言,本地人称之为“宁省话”。这种说法在年轻一代流传较盛。
风景名胜
2018年,广宁县接待各类游客268.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和5.56%。确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的经营理念,主力打造“红色,绿色,古色”三大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结合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在罗锅老街、观竹亭、忘忧岛打造旅游项目,打造村民从事旅游业的场景。全县有三大景区、7个景点、2个拓展区、6个古建筑景点和一批优秀待开发旅游资源,有三星级酒店1家、旅游绿色饭店5家、旅游产品专业销售街1条、旅行社(含营业部)5家和休闲娱乐场所一批,螺岗镇高坪油茶基地、石咀镇乡村旅游驿站(实创农场)被评为“2018年肇庆市乡村旅游示范点”,广宁县木格镇水翁农家乐山庄等2家农家乐被评为“2018年肇庆市5星级农家乐”,广宁县南街镇黄腊生态农场等3家农家乐被评为“2018年肇庆市4星级农家乐”。
竹海大观
广宁竹海大观旅游区座落在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竹海森林公园中心区,地处西江流域绥江支流的广宁河段两旁,占地面积8.13平方公里。景区交通便利,离广宁县城区、二广高速公路广宁出口、贵广高铁广宁客运站分别5公里左右。景区建有万亩竹海“空气维生素”吸吮区、“竹林精气”熏蒸区,特色民族竹寨、竹林茶寮、竹生态园、竹排、沿江栈道、海心洲大佛、动物奇乐演出区、沙滩烧烤场、音乐广场、萌物展览区、竹林别墅区、美食街、紫竹观(道教)等设施和功能区,该景区是广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区、肇庆千里旅游走廊必游胜景,年均接待游客能力约70万人次。
宝锭山景区
广宁县碧翠湖宝锭山风景区,荣获国家AAAA级景区。坐落在全国十大竹子之乡之一的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距肇庆95公里,距广州117公里,距深圳278公里,位于珠三角核心城市一小时生活圈内。景区占地面积330000平方米,其中以山泉水形成的湖面27000平方米,竹博园面积203000平方米(包括竹博物馆、竹文化长廊、竹屋展示等)。景区主要以竹文化、财神文化、养生文化为主题。分别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广宁竹子繁育培训基地”、“广东省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广东省星级农家乐”等称号。景区为旅客提供高品位,功能齐全的逍遥旅游场所,是旅游观光、休闲渡假、科普教育的理想天地。
黄洞景区
古水黄洞景区的开发项目,资源主要包括广宁县的三大名山之一的三宿山以及从山腰冲泻而下的溪流资源。这7公里的溪流上有二十多个落差不一的瀑布群。景区的水资源丰富,植被保护良好。保护原始生态是景区开发的宗旨,打造溯溪、欢瀑、漂流、攀岩、野外体验、探险,以及三宿寺、养生馆、养生文化中心、情侣松林等景观景点,该项目计划投资25000万元。
周其鉴故居
周其鉴(1893—1927),广宁县新楼村人,广东农民运动著名领袖。故居建于清未,坐东朝西,为两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的青砖大屋,建筑面积117平方米。有堂屋、正房、书房、饭堂、厨房、及杂屋等20余间。故居悬挂正面刘田夫为故居题写“周其鉴故居”横匾。
古水河景区
景区主要坐落在古水镇大潘、蒙坑两个村委会内,控制面积为8平方公里,古水河下游共11公里长河段流经此处。
古水河景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景区以古水河流为中轴,两岸青山相伴,若干村落点缀其中,成带状河谷布局,依靠上下游各有的一个狭窄的出入口联系外界。景区也因此受外界影响甚少,且区内没有污染企业,植被保护良好,空气清新,环境洁净,远离烦嚣,具有原生态环境。
螺壳山景区
螺壳山位于广宁县北市镇东北部,距广州约189公里。由广三高速到四会,再转S260省道可到达。是集生态观光与猎奇探险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螺壳山主峰海拔1338米,被誉为“粤西第一山”。民谣唱:“螺壳山高,离天三尺,人过低头,马过贴脊”。螺壳山面积达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五,天然动植物种类丰富,有蟒蛇、娃娃鱼、穿山甲、野猪等数十种国家保护动物;有樱花、莎椤、三尖杉、穗花杉、紫花含笑等国家珍稀植物。螺壳山主要景点有:奇石浴、翡翠湖、层潭映碧、六层飞瀑、阴元瀑布、人间瑶池等。山中有清溪鱼、苦笋、蕨菜、野菇等美食,盛产茶叶、兰花、灵芝、笋干等特产。
地方特产
“园岭文笋”。广宁县可食用的笋类很多,但以“园岭文笋”为最佳。它的特点是:肉质细嫩、味道鲜甜、啖之可口。鲜文笋炒瘦猪肉尤为美味。旧时南街贞记茶楼有一味传统名菜叫做“妙酿文笋”,很受食者的赞扬。每逢“清明”节前后,“园岭文笋”总是供不应求,从外地回乡的港澳同胞,总要买上三几斤,品尝一下它的美味,临离乡时还要带上数斤,作为送礼佳品,让在外地的亲戚朋友品尝一番。
“石涧白菜”。广宁县地处西北,气温较低,种植黄牙白菜比较困难,但在石涧种植的黄牙白菜,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好,肉质细嫩,颜色雪白,美味可口。一般的每株重五、七斤,也有大至十多斤者。每年秋收之后,石涧附近的农民,家家户户都要种植一批白菜,到春节前后供应全县各地市场,有的还用艇仔运往四会、三水、西南、怀集等地销售。
“清桂茶叶”。广宁县出产茶叶具有悠久历史,茶叶的品种也不少,但以“清桂茶叶”最为闻名。其主要特点是:性味甘凉,能生津解渴,开胃消滞,提神醒脑。每当饭后饮上一、两杯清桂茶,会感到身心舒畅,格外精神。
“宾亨沙葛”。宾亨地处绥江河畔,土质松疏、肥沃,当地农民历来有种植沙葛的习惯。“宾亨沙葛”的主要特点是:肉质细嫩、爽脆、鲜甜、皮薄、体大,而且根蔃少。一般每只一、二斤重,大者也有五、七斤的。
“葵洞紫背天葵”。紫背天葵只在广宁县海拔一千三百米的葵洞罗壳山才能找到,多是野生于高山石壁之中,用开水冲而饮之,能生津解渴,开胃消滞,除暑去湿,利水通淋。采摘回来晒干放好,常年可用。
“拆石油粘米”。油粘米,又名猫牙粘、鼠牙粘,是人们喜吃的优质米,但以拆石的油粘米为最佳。其主要特点是:质地软,含油多,半透明,用它煮成的饭,表面有油光,十分香口。据说旧时有不少达官贵人,常常派出专人到拆石购买油站米,以供享用,还有南街三间当铺的“大老板”长年都是吃拆石油粘米。
“梅山吊钟花”。吊钟花是中国名花之一,历来享有盛誉。广宁县联和梅洞出产的吊钟花,早在明清时期就远销广州、香港、南洋一带。它的特点是花多而密,五彩玲珑,而且多在春节前后开花,可供欣赏一个月以上。在春节时家中插值。
所获荣誉
2017年7月,创建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
2019年3月,获广东厨师之称号。
2019年5月,广宁县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
2020年6月,入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名单。
2020年7月10日,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2020年12月,被授予”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2年,入选2021年度“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名单。
2022年7月,入选广东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省级试点县。
2022年11月18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4年9月,荣获2023年度“平安鼎”。
著名人物
广宁县历史名人不胜枚举,大革命时期有农民运动领袖薛六周其鉴等;抗日战争时期有抗日救亡运动宣传旗手孔令淦等;解放战争时期有杰出的革命领导人欧新、陈瑞琮等。在各时期,还有高玉山、周其松、谭鸿机罗国杰、胡超、黄驹、王作之、龙启炎周其柏冯启贤、伍学祯、黎百松、高誉铃等一批革命英烈。有近代理论教育家陈伯翼、爱国爱乡教育人士冯肇光、中医名家周南邨;当代有全国武术“南拳王”邱建国、著名武术教练曾庆煌等。
参考资料
广宁概况.广宁县政府网站.2022-03-10
南街正式撤镇改街.广宁人民政府网.
自然地理.广宁县人民政府官网.2019-06-20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9 16:24
目录
概述
建制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