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暴力是指使用
谩骂、
诋毁、
蔑视、
嘲笑等不文明
语言,致使他人在精神(或称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称伤害)的一种暴力行为。
分类
按照语言暴力发生的场所划分,可分为家庭语言暴力、校园语言暴力和社会语言暴力。按照语言暴力的程度、性质划分,可分为歧视型、讽刺型、辱骂型和威胁型。按照语言暴力的
性别、
年龄划分,可分为男性对女性的、
年轻人对
老年人的、
成人对
未成年人的以及成年人之间的语言暴力。按照语言暴力的载体划分,可分为口头语言暴力和网络语言暴力。按照语言暴力的行业划分,分为体育语言暴力、影视语言暴力和其他行业语言暴力。
成因
(1)无法治愈的创伤。
(2)复仇心理
(4)非人性的暴力合法化,认为语言暴力的形成是一个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他人摆在一个不值得像人一样对待他的地位上,然后对其
施暴。
(5)
社会因素,即语言的使用受社会的制约以及语言对社会的反作用。
影响
尽管语言暴力不是身体上的,也不会留下身体上的伤害,但它对受害者的危害依然十分巨大。语言暴力的受害者可能会遭受情绪痛苦和精神困扰,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可能会患上有关的
精神疾病。语言暴力往往会给儿童和青少年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在儿童时期经常受到语言暴力的孩子往往在成年后
自尊心低。他们往往有更高的风险患上
抑郁症、
焦虑症、
药物成瘾等,甚至更有自杀倾向。
网络语言暴力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日渐发展,网络作为一种
新媒体的产物,它打破了原有的话语层级,赋予每个人话语权,随之带来的语言暴力现象层出不穷,也逐渐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网络语言暴力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心理压力,如
愤怒、
厌恶、
仇恨和
怨恨。由于这些压力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发泄,它们只能在虚拟网络世界上发泄。
(1)网络语言暴力的表现
网络语言暴力主要表现为
谣言、粗暴的谩骂和攻击性言论以及恶意滥用的“
人肉搜索”等。
(2)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
第一,社会层面。网络语言暴力是现实社会矛盾在网络虚拟世界的反映,是社会舆论形成机制中非理性表现,是当代文化趣味粗俗化的直接体现。
第二,个体层面。个人素质的欠缺和不完善都会导致网络语言暴力。
第三,心理层面。网络群体藉由“集体心理”获得的力量感是导致网上“语言暴力”泛滥的重要因素,同时,群体压力对网民语言选择也会产生影响。
第四,思想文化层面。首先是中国传统思维中“道德本位”及“道德批判”影响。其次是西方流行文化思潮的负面影响,西方的商业模式、资本至上、消费主义等观念给处于判断力较弱的人们带来了负面影响。
第五,网络传播层面。首先,从网络文化自身的特点来看,网络语言暴力天然具有大众文化那种娱乐、戏谑的特征。其次,从网络信息传播特点来看,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布信息、发表见解。再次,从网站出于商业动机而参与或放纵来看,突出表现在那些恶意的“人肉搜索”上。
(3)应对网络语言暴力的措施
第一,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舒缓现实的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和谐。
第二,制定网络管理法规,完善网络语言监管机制。如加强网站管理、分层规范管理 和设立网络语言监测机构。
第三,重视网络语言的舆论治理,强化网络传播教育。分为网络语言观教育、网络语言接触的心理疏导和网络文明倡导
第四,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正确分析判断网络信息。
第五,运用技术手段遏制网络不良信息传播,并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规范,如推行网络实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