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残酷压迫激起了各族人民的武装反抗,在众多的反清起义中,以
太平军、
捻军和李蓝义军为最大的三支队伍,1859年在
昭通大关县屯上举事的
李蓝起义,义军在滇东北、大西南、大西北坚持斗争达六年,回旋六省,鼎盛时期达六十万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
农民起义。在义军中有一女将战斗在疆场,身经百战,机智勇敢,独立统领一部义军,最后英勇战死于沙场,她,就是李蓝起义著名女将——谢华瑶。
人物简介
生平
传说谢华瑶为昭通东城内铁匠街谢铁匠的女儿,她不裹小脚,常赤脚奔跑于街市。在昭通民间歌谣里,人称谢华瑶为“谢大脚板”,谢华瑶十多岁起就开始随父打铁,臂力过人,喜欢舞枪弄棍。幼时特别喜欢听《精忠说岳》。李永和、张国富等人都在铁匠街当过客师,在民众中有着很高的威信。由于统治者苛捐杂税,人民流离失所,商路阻断,田野荒芜,昭通城镇手工业衰败,铁匠街铁匠铺十有八九关门歇业,不少铁匠离开家乡,加入了李永和蓝大顺的烟帮,谢华瑶也随父在烟帮道路上行走。
履历
1859年夏,云南昭通府烟帮中的胡登高、杨剐狗二人被四川宜宾知县汪觐光、千总赵三元拘捕入狱,经烟帮多方营救无效,终被处决,于是,长期积压于烟帮中的愤懑一齐迸发出来。昭通烟帮首领李永和、蓝朝鼎等在大关屯上聚众起事,谢华瑶就随父加入了义军。
在义军起义初期保卫牛皮寨的战斗中,谢华瑶的父亲在战斗中中弹身亡,在和主帅失去联系的危急情况下,谢华瑶主动代替父亲统领这一股义军,在战斗中谢华瑶虽为女流,却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指挥得当,带领所部打退了多次,立下显著功勋,得到义军拥戴。战斗结束后,谢华瑶和义军第一营蓝大顺部统领昭通木匠谢大德结为夫妻,李永和授权谢华瑶统领一部分军队,负责保护义军辎重和义军家眷,必要时投入战斗。
荣誉
成就
李蓝起义军在铁山成立“顺天国”时,李永和封赐谢华瑶为义军右八营都统,为顺天军大元帅蓝朝鼎节制,在战斗间隙,谢华瑶组织义军妇女生产军需产品,训练女兵,组织家眷在民众中进行“打富济贫,除暴安良”宣传。谢华瑶随义军转战六省,统领的义军人数最多时达五万多人。在义军战斗过的地方,留下了无数关于“谢大脚板”的传奇故事。
谢华瑶和谢大德一起并肩战斗,带领义军经过无数次战斗攻克无数城池,在攻克遂宁时,谢大德和谢华瑶率部围攻逾月,虽然义军兵力雄厚,敢于牺牲,但是兵械落后,虽然经过十多次强攻,依然没有攻下遂宁,在长宁山之战中,谢大德不幸身中数创,血染征袍,壮烈牺牲。谢大德牺牲后,谢华瑶强忍悲痛,率领义军坚守阵地,后和东路军会师后撤围北上。
贡献
义军雄居川东,夹击成都。在一路战斗中,谢华瑶头裹红巾,身着黄绸军服,腰挎刀剑,手执长矛,面容黝黑红润,五官俊俏,英姿飒爽,和她的训练有素的女兵一起,在起义军中分外抢眼,深得民众的喜爱。统治者因为畏惧谢华瑶,在民间散布谣言说艳丽的谢华瑶是花妖出世。滇川贵的苦寒山区的苗族女性听闻义军中有如此威武的女将,又羡幕义军男女平等,军纪严格,集结起来在骁勇的女将刘的带领下,赶来参加义军。
在绵州大战失利后,蓝朝柱和谢华瑶率部突围出来,北上参加眉州之战,谢华瑶率二万余人由万盛场一带进至东风场,威胁清军后路。蓝朝鼎等率四五万起义军坚守丹梭,清军在各要道掘长壕,设木城,出游骑,断粮道,为粉碎敌之围困,起义军决定从西门冲破川军封锁,突围北走,蓝朝柱率部先行,谢华瑶率部继进,起义军在谢华瑶的指挥下,奋勇杀敌,边战边退。蓝朝鼎亲率后队掩护。清军跟踪追击。川军追至麻柳沟,与起义军后队接战。蓝朝鼎且战且退,抢登插旗山,扼险抵御,正相持间,湘军陆续赶到,四面围攻,并从山后爬上山头。蓝朝鼎率众突围,在冲下山时不幸为清军刺中额部,壮烈牺牲。起义军余部由蓝朝柱、谢华瑶率领,经蒲江北上。
牺牲
李永和自眉州退至青神后,1862年3月底,李永和部义军断粮,被迫突围,先后进入宜宾八角寨、铁山地区龙孔场等地,可是始终未能摆脱清军的围追堵截,损失惨重。顺天王李永和之妻薛夫人在恶战中被俘遇害,顺天王李永和在清军“水淹孔龙场”毒计后,也被于猪市坡被俘。解押成都后,穿鼻断去四肢悬挂凌迟处死,英勇就义。
由于绵州、眉州两次作战失利,蓝朝鼎和李永和又先后牺牲,起义军难以在四川立足,起义虽然遭到了严重挫折,蓝朝柱和谢华瑶还是带领将领士卒向川北转移,谢华瑶则率部渡汉江,转移陕西。
攻占洋县后,改洋县为靖州,作为根据地。蓝大顺和谢华瑶,会师各部,扩编军队,再次建政。在欢庆会师的仪式上,将领蔡昌龄向蓝大顺和谢华瑶提议:主帅蓝朝柱和谢华瑶结为夫妻。蓝大顺和谢华瑶在枪林弹雨中,配合默契,早已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彼此倾慕很深,都欣然同意, 于是由蔡昌龄主婚,在战斗的间隙中,简单的举行了婚礼。建政后,谢华瑶为大汉文王之后,统领义军眷属和管理大营内务,同时为四营统领。
后世印象
评价
蓝朝柱对谢华瑶十分尊重,起义军在宁羌阳平关到汉中一带活动,长期转战于陕、鄂、豫交界地区,在攻克汉中时,县令周蕃寿努力想法讨好蓝朝柱,暗中买了民间美女多人,打扮得如花似玉,并连同无数彩礼一起,用轿子抬到蓝大顺帐前,蓝大顺怒骂:狗官残害民女,作恶多端。本帅兴兵,就是为了除暴安良,贪恋女色是我军禁令。于是让谢华瑶前来问明民女们的情况,要送她们去投亲靠友,民女们在军中看到了谢华瑶的女兵们威仪,又看见了军中男女平等,以及谢华瑶在军中备受尊重,于是商议着不回家了,愿意留在谢华瑶军中,成为谢华瑶的亲兵。
不久汉中、城固、周至被义军攻克。清军看西安受到了威胁,朝廷振动,于是集结重兵围困蓝大顺和谢华瑶,由于和李蓝义军联手的太平军和捻军此时撤离,陕甘回民起义也进入低潮,李蓝义军分散各处,无法集结,义军孤军作战,腹背受敌,战事急转直下。经过艰苦奋力的战斗,不少战将壮烈牺牲,各处义军相继失利。
清军集结重兵对靖州形成包围之势,谢华瑶会合突围后的兵力,固守靖州,谢华瑶加强防守工事的建设,动员民众支持。义军和靖州百姓一道协力同心,昼夜防守,清军数次攻打,都死伤惨重。清军于是掘地道,逼近城墙后,用棺材装火药埋入,先后将城墙炸了几个口,义军一边和冲入城的清军血战,一边则是百姓搬来自己的箱柜家具门板,填入泥土,堵塞缺口,保住了靖州。后蓝朝柱派来精兵炮轰清军大营,冲击围城清军。谢华瑶命义军从四门冲出,杀败清军。
清军后来利用谢华瑶部下出城购粮,在外雇船工、纤夫的机会,派遣精壮清兵伪装成船工、纤夫,为义军运粮入城,就此潜伏在靖州城,这些假冒船工纤夫的清军,在夜间砍杀了守城义军,打开城门让清军涌入,谢华瑶经过艰苦的巷战,不得不保护百姓和义军家眷从靖州突围出来。
资料
谢华瑶痛失靖州后,登舟北上,率主力再渡汉水,后率数千名兵士驻守兴安,又被清军四面包围,兴安城中粮弹不足,谢华瑶派精兵冲击清营突围出去求救,蓝朝柱前来解兴安之围,蓝朝柱入城后,蓝军本就军粮不足,又加上开仓赈济灾民,时遇严寒,军中冬衣缺乏,兵士饥饿冻病,难以守城,不得已只得放弃兴安,撤到竹溪、竹山,清军集结重兵又前来围剿。
竹溪无粮,义军先以草根树皮为食,后草根树皮都被吃尽,于是,蓝朝柱派谢华瑶突围出城购粮,谢华瑶和马玉奎一道率亲兵几百人突围而出,在百姓的支持下,购得杂粮两千斤。返回时,在路上,却遇见了从竹溪逃出的蓝朝柱的亲军百多人,保护着谢华瑶幼小的儿子蓝贵才。一问才知道,竹溪已被清军攻破,全军殉难,蓝朝柱不堪被清军凌辱,自缢身亡。
谢华瑶闻讯,悲痛欲绝,含泪将蓝贵才托付给马玉奎。谢华瑶急率数百人向南去杀去,掩护马玉奎突围。后马玉奎突围出来,先是投归捻军,后把残部百名带到武当山,散尽兵士,脱险后在湖北隐名埋姓教书,同谢华瑶疏散在百姓家中的一名女亲兵相见,二人将蓝贵才抚养成人。
其他信息
谢华瑶南去后,把老弱伤病和女眷安置在百姓家中隐蔽起来,自己仅带着数百人从平利南下,攻打四川城口县,义军缺衣少食,战斗力弱小,不得已退受幡龙山中,清军集兵围山,用猛烈炮火轰击,义军无隐蔽之处,死伤数人,谢华瑶愤怒之下,高呼:为烈士报仇。拔刀在手,把马一拍,带头冲杀下山,五名女兵紧紧跟随。清将急令炮火再向她射击,谢华瑶大喊:“冲呀!杀呀!”时,再次被炮击中,连人带马滚下山沟,女兵们也全部阵亡。
李蓝起义的其他各部也相继失败,谢华瑶在这一出浑雄壮阔可歌可泣的史诗中诗中,不畏强暴,百折不挠,显示了超人的意志,自始至终扮演了一位完美的女英雄的角色,她的光彩丝毫不亚于太平军中的女将,而且其人其事史证确定,可是说展示昭通女性最勇敢坚强的一面,是昭通女性史上最光荣传奇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