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友柏,中共党员,1933年9月23日出生于
上海市,原籍江苏省
高邮市,机械学设计及理论、摩擦学专家。
人物经历
1933年9月23日,谢友柏出生于上海。
1951年9月至1955年9月,在交通大学学习,并毕业。
1984年1月,担任清华大学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6年1月至1997年1月,担任
西安交通大学润滑理论及轴承研究所所长。
1994年1月至1999年1月,担任润滑理论及转子轴承系统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谢友柏长期从事设计科学和摩擦学研究,与团队一起在国际上由理论和实验证明可倾瓦轴承不是天然稳定的,在中国国内首先实现流体动力润滑滑动轴承油膜刚度阻尼测量。发展了中国国外建立在简单系统上的摩擦学系统研究,构造了摩擦学系统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的框架,提出了摩擦学的三个公理,并在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内燃机、工程机械等的摩擦学设计和安全运行上得到丰硕的理论和应用成果。提出了设计科学的四个基本定律,论证了创新设计过程的核心,深入研究了设计中知识的流动、集成、竞争和进化,更提出了“人类一切有目的活动,都有设计和实施两个部分,设计是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的第一步”、“设计是知识得到应用的桥梁,设计本身就是知识的流动”等观点,提出了设计本质上是一个知识流动、集成、竞争和进化过程的论点,研究了设计知识供给与设计竞争力之间的决定性关系,成为推动分布式资源环境的建设和基于互联网的设计知识服务的理论基础。
人才培养
谢友柏常说:“大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最后一公里,在这最后一公里,我们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科学精神。”
耄耋之年的谢友柏几乎每天都要来到办公室,查阅资料、撰写文章,希望为设计科学的发展多贡献一份力量,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多提供一份支持。“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要尊崇科学规律办事,更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谢友柏期待科研人员能够传承奋发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建设科技强国的道路上作出贡献。
谢友柏院士指出,人才二字的内涵是“要成才,先成人”,个人的利益不能影响国家、集体的利益,交大西迁时,先辈们自觉、自愿从上海奔赴西安,不畏艰苦,不断奋斗,在农田上建起一所高等学府,这是一种内在的、重要的精神与文明。谢友柏希望青年教师能发扬传统,树立目标与理想,为祖国建设、学校发展做出贡献,并引导学生做一名有道德、有文化的人,培养一批继承、传承中华文明的年轻人。“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并掌握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份职责光荣而神圣,希望你们有勇气、有意志,不怕失败!”谢友柏院士指出,在互联网信息化的环境下,教师们要不断思考、调整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不能简单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要带领学生在阅读、观察、讨论、实践中寻找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启迪学生寻找社会需求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谢友柏主持编写《通识教育丛书: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一书,于在2014年12月由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6年10月,为了进一步培养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栋梁人才,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谢友柏院士将个人获得的何梁何利奖金22万元港币捐献出来,设立“谢友柏基金”。
荣誉表彰
出版图书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谢友柏院士捐献个人奖金设立“谢友柏基金”,是交大“
西迁精神”的一种体现。(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
王建华评)
谢友柏是中国机械摩擦学事业的重要开拓者。(西安交通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