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杠杆比率(Financial leverage ratios,Capitalization leverage ratios;Financial gearing ratios) 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利用负债来调节
权益资本收益的手段。财务杠杆比率指反映公司通过
债务筹资的比率。
(1)
产权比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
负债资金与
所有者提供的
权益资金的相对关系,以及公司基本
财务结构是否稳定。其
计算公式为:产权比率=
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表示,股东每提供一元钱债权人愿意提供的借款额。在通货膨胀加剧时期,公司多借债可以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公司多借债可以获得
额外利润。
(2)
资产负债率。反映
债务融资对于公司的重要性。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与
财务风险有直接关系: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风险越高;反之,资产负债率越低,财务风险越低。
投资者在评价企业的借债时,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公司是否负债过度?公司的
借款成本是否过重,是否冒着可能的财务危机和经营灵活性下降的风险?举债资金是投资于
流动资金,还是用于
固定资产支出?这些资金是否有利可图?
短期偿债能力比率反映的是企业偿还一年内到期的债务的能力。常用的分析指标包括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现金比率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四者的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反映了企业的
短期债务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由相应时期内预计可转化为现金的资产来补偿。从理论上来讲,流动比率大于1,表示企业能够用其流动资产偿还其流动负债。但是,由于存货的流动性在各项
流动资产中最低,而且在清算时,这部分资产最
可能发生亏损。所以用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的净值与流动负债之比计算的
速动比率,在衡量企业
短期偿债能力上就显得更为可靠。但是速动比率也有个假设,那就是企业的应收账款可以不停的流动,全部应收账款都可以按期收回。但这种假设是以客户都存在良好的信用为前提的。现实生活中,客户违约是难免的,所以只考虑现金和
有价证券的
现金比率能够较好的反映企业紧急情况下偿还其
流动负债的能力。
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
现金流量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源泉,但上市公司中,处于高速增长期的企业,其经营活动中难以产生大量的现金流量,所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用来衡量处于成熟期的企业较为妥当。
公司的融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
财务杠杆率的高低。公司在上新项目时,所需资金可以通过发行股票也可以通过
债务融资的方式来解决。
债务融资对企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如债务融资支付的利息可以计入
财务费用冲减税前收入,直接起到避税作用;借债所固有的还本付息压力可以促使经营者更为谨慎有效地使用借款资金。但是
过度举债会对
股东权益带来损害。如果一个公司由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变动较大,
资本性支出又难以预测,它最好侧重于依靠
股票融资的方式,否则,就有可能面临债务到期无力偿付的危机。不仅如此,有时企业在借债时还要被迫接受债权人提出的附加条款,这些附加条件有时会严重束缚
经理人员的行动自由,并可能降低公司的
盈利能力。衡量企业
长期负债是否适度,常用的指标有:
负债权益比率=
总负债/股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