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财政支出
财政术语
财政支出,也称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政府为履行其自身的职能,对其从私人部门集中起来的以货币形式表示的社会资源的支配和使用。在此有必要区分“财政支出”与“财政开支”两个概念: 在财政预算意义上,财政支出是指政府可以支配的货币额,而与此相关的财政开支则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实际花费掉的货币总额。当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时,则政府财政预算上会出现财政盈余; 反之就会出现财政赤字。财政支出是政府分配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财政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来实现的。因此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往往反映一国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所进行的活动范围和政策选择的倾向性。所以可以从以上两大方面来理解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而安排支出的意义。
定义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一起构成财政分配的完整体系,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归宿,它反映了政府政策的选择,体现了政府活动的方向和范围。所以,它是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的环节。
分类
政府支出分类是将政府支出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归纳,以便准确反映和科学分析支出活动的性质、结构、规模以及支出的效益。
支出功能分类。就是按政府主要职能活动分类。支出功能分类设置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等大类,类下设款、项两级。支出功能分类类级科目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商业服务业等事务、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住房保障支出、预备费、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其他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等26类。
支出经济分类。是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所作的一种分类。在支出功能分类明确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的基础上,支出经济分类明确反映政府的钱究竟是怎么花出去的。支出经济分类设置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等大类,类下设款级科目。支出经济分类类级科目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和其他支出等12类。
职能
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维护国家安全、巩固各级政府政权建设的支出;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全民族素质、外部效应巨大的社会公共事业支出;有利于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巨大外部经济效应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必要调控的支出等。关心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为中心,有利于摆正政府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体现财政支出上,以社会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为主。
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二是经济体制的选择;三是政府经济干预政策。
(2)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
就政局是否稳定而言,一国发生的战争或冲突等事件会导致财政支出规模异常扩大。
就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其影响也是较为明显。如果一国政府的行政机构过于臃肿,必然会导致行政经费的增多,反之,就会节约经费支出。
(3)社会因素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社会因素众多,且较为复杂。人口数量、文化背景、宗教习俗等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应用项目
概述
财政支出国家财政将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使用,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需要,主要包括:
(1)基本建设支出:指按国家有关规定,属于基本建设范围内的基本建设有偿使用、拨款、资本金支出以及经国家批准对专项和政策性基建投资贷款,在部门的基建投资额中统筹支付的贴息支出。
(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指国家预算内拨给的用于企业挖潜、革新和改造方面的资金。包括各部门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和企业挖潜改造贷款资金,为农业服务的县办“五小”企业技术改造补助,挖潜改造贷款贴息资金。
(3)地质勘探费用:指国家预算用于地质勘探单位的勘探工作费用,包括地质勘探管理机构及其事业单位经费、地质勘探经费。
(4)科技三项费用:指国家预算用于科技支出的费用,包括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
(5)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指国家财政支援农村集体(户)各项生产的支出。包括对农村举办的小型农田水利和打井、喷灌等的补助费,对农村水土保持措施的补助费,对农村举办的小水电站的补助费,特大抗旱的补助费,农村开荒补助费,扶持乡镇企业资金,支援农村合作生产组织资金、农村农技推广和植保补助费,农村草场和畜禽保护补助费,农村造林和林木保护补助费,农村水产补助费,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
(6)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用:指国家财政用于农垦、农场、农业、畜牧、农机、林业、森工、水利、水产、气象、乡镇企业的技术推广、良种推广(示范)、动植物(畜禽、森林)保护、水质监测、勘探设计、资源调查、干部训练等项费用,园艺特产场补助费,中等专业学校经费,飞播牧草试验补助费,营林机构、气象机构经费,渔政费以及农业管理事业费等。
(7)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指国家预算支付给工交商各部门用于事业发展的人员和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勘探设计费、中等专业学校经费、技术学校经费、干部训练费。
(8)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指国家预算用于文化、出版、文物、教育、卫生、中医、公费医疗、体育、档案、地震、海洋、通讯、电影电视、计划生育、党政群干部训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协等项事业的人员和公用经费支出以及高技术研究专项经费。主要包括工资、补助工资、福利费、离退休费、助学金、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差额补助费。
(9)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指国家预算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事业的经费。包括由民政部门开支的烈士家属和牺牲病残人员家属的一次性、定期抚恤金,革命伤残人员的抚恤金,各种伤残补助费,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生活补助费,退伍军人安置费,优抚事业单位经费,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维修费,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和特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补助费等。
(10)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指实行归口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
(11)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指国家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的补助支出,包括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促进就业补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补助、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
(12)国防支出:指国家预算用于国防建设和保卫国家安全的支出,包括国防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以及专项工程支出等。
(13)行政管理费: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党派团体补助支出,外交支出,公安安全支出,司法支出,法院支出,检察院支出和公检法办案费用补助。
(14)政策性补贴支出:指经国家批准,由国家财政拨给用于粮棉油等产品的价格补贴支出。主要包括粮、棉、油差价补贴,平抑物价和储备糖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差补贴,粮食风险基金,副食品风险基金,地方煤炭风险基金等。
(15)债务利息支出:指国家预算中用于偿还国内外债务利息的支出。
财政支出范围主要是:
一是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维护国家安全、巩固各级政府政权建设的支出,如行政管理、国防、外交、公安、司法、监察等方面的支出。
二是维护全社会稳定,提高全民族素质,外部社会效应巨大的社会公共事业支出,如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扶贫等方面的支出。
三是有利于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巨大外部经济效应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如水利、电力、道路、桥梁、环保、生态等方面的支出。
四是我国经济正处在转轨时期,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国家对宏观经济运行还应有必要的调控,财政也要留有一定的财力,对经济活动进行适当的干预
作用
(一)财政支出对效率的作用
(二)财政支出对公平的作用
(三)财政支出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
规模
(一)财政支出规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预算年度)政府通过财政渠道安排和使用财政资金的绝对数量及相对比率,即财政支出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它反映了政府参与分配的状况,体现了政府的职能和政府的活动范围,是研究和确定财政分配规模的重要指标。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1.静态指标
1绝对指标
①绝对指标的概念: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财政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数额。
②绝对指标的作用:第一,其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第二,对绝对指标从时间序列加以对比可以看出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趋势
①相对指标的概念:绝对指标与有关指标的比率。
②相对指标的作用:
相对指标本身可以反映政府公共经济部门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地位;
通过指标的横向对比可以反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的差异;
通过指标的纵向比较,可以看出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化发展的趋势。
1动态指标是考察财政支出变化发展趋势的指标
2动态指标的类型
①财政支出的边际系数=财政支出增加额/国民生产总值增加额。
②财政支出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增长及其原因
财政支出不断增长似乎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条规律。
德国19世纪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会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随之提高。这被称为“瓦格纳法则”。
增长原因
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随着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更加突出,市场机制不可能完全有效地配置整个社会资源,需要政府对资源进行再配置,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2.政治因素:政局、行政效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不断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化,这需要建立司法体系和管理制度,以规范行为主体的社会经济活动。
3.社会因素:人口、文化等。城市化以及高居住密度会导致外部性和拥挤现象,这些都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干预和管制。最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以及福利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大,要求政府在这些方面增加支出。这就是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上述服务的需求增加得更快,政府要为此增加支出。
4.国际关系
(以上资料摘自苏州大学《财政学》)
绩效评估
关联度分析一般包括下列的计算和步骤:原始数据变换,计算关联系数,求解关联度,排关联序。首先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变换。得到新的数列,其中GDP为母序列,各项财政支出为不同的子序列。
数据经过初值化变换之后,接下来进行关联系数的计算。假设经过数据变换的母序列为(x0(t)),序列为(xi(t)),其中i为子序列的个数(i=1,2,3,4,5),则在时刻t=k时,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系数为L0i(k),其计算公式如下:L0i(k)=Δmin+ρ*ΔmaxΔ0i(k)+ρ*Δmax
其中,Δ0i(k)为k时刻两比较序列的绝对差,即Δ0i(k)=x0(k)-xi(k);Δmin和Δmax分别代表了所有比较序列在各个时刻的绝对差中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因比较序列变换后为同一起点(或相交),故一般取Δmin=0;ρ为分辨系数,用来削弱Δmax数值过大而失真的影响,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ρ∈(0,1),一般情况下取值在0.1~0.5之间。 最后据各项财政支出与GDP之间的关联系数来计算它们之间的关联度,计算公式如下:
r0i=1n∑nk=1L0i(k)其中,r0i为子序列i与母序列之间的关联度,n为数据的个数。它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差,这可能是因为包含社会保障、政策性补贴费等在内的其他支出,其作用主要用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提高居民的福利,而不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
各地支出
全国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
北京
财政支出保障了全市各项重点工作的稳步推进,深入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着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提升城乡发展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压减“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
审计发现问题方面,在市级预算管理中,主要是预算管理不够严格规范,部分支出政策绩效管理仍需加强,部分涉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支出进度慢、管理不到位,部分新增政府债券项目申报管理不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绩效管理要求落实仍不到位。市级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信息化建设资金使用绩效不高,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采购事项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困难群众救助政策落实不够精准。市属金融企业部分风险防控政策要求落实不到位,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固定资产购置计划与预算批复不衔接,部分单位违规出租出借资产。
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在做大财政收入蛋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加快推进金财工程建设,稳步实施财政“两基”建设,全面启用新的非税收入征缴系统,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统筹安排财政资金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政支出规模连创新高。
甘肃
省财政把“三保”作为硬任务,坚持财力下沉,加大对基层特别是困难地区转移支付力度,严格落实支出预算审核、工资专户管理、执行监控以及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坚决兜牢“三保”底线,保障县区财政平稳运行。持续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对中央和省上重大民生政策,统筹财力足额保障到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元、30元。继续安排资金对获“贡献奖”“进步奖”的市州给予奖励,同时加快乡村振兴基金设立运行,充分激发县级积极性,多措并举支持壮大县域经济
发展趋势
着眼于未来,财政支出规模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将继续围绕着“缺位”与“越位”工作展开,遵循公共财政的基本功能,财政资金将跳出过去仅专注于生产建设事务的范式,延伸至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经济调节以及改善民生等所有的公共服务领域;财政资金将从过去重点投向城市及发达地区扩展到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向西部不发达地区倾斜;财政资金将进一步回归到“公共性”轨道上来,资金投向主要用于满足公共需要,将逐步削减与遏制行政管理费用的过快增长,进一步向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倾斜,更加关注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不断完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
财政分配所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0 10:58
目录
概述
定义
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