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时滞是货币政策从制订到获得主要或全部的效果的
时间间隔。它由两部分组成:
内部时滞和
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指从政策制订到
货币当局采取该行动之间的一段时间,这种时滞可以但不一定是很短的,它取决于货币当局不是等待情况实际发生变化而是根据预测自愿采取行为的程度,亦取决于货币当局是大幅改变政策还是在一段时期内分许多小步骤来改变政策。外部时滞指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收入发生变动时滞分布。外部时滞的存在,是由于
货币存量增加和利率下降都不会立即提高收入。货币政策时滞是影响
货币政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货币政策能立即对收入产生大部分影响,那么货币当局就可以应用收入的现时水平估测在增长趋势可能有微小变动的另一时期的收入; 但是如果货币政策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影响,这一点就难以做到。货币政策的时滞的存在和时滞会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是勿庸置疑的,它限制了货币政策的
有效性。
货币政策时滞[ time lag of monetary policy ]是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是影响
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 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两个阶段。
是从
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时间。其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
经济形势发展的
预见能力、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包括:
认识时滞、
决策时滞和
行动时滞。
认识时滞:指经济金融情况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货币当局认识到这种变化并承认需要调整货币政策间的
时间间隔。
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直到对
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这段过程。主要由客观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不论
货币供应量抑或利率,它们的变动都不会立即影响到政策目标。通常是散步时滞(distributed lag):一旦采取政策行动,它对经济的影响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因此,对于某一项货币政策行动的外部时滞,一般只应说该政策行动在(比如)4个月后产生了 30%的效应,12个月后产生了60%的效应,18个月后则全部产生效应。
货币政策的
内部时滞由
货币当局控制,人们很难预测它的长短。
外部时滞则是一个相对客观的事物,因而有很多经济学家试图对它作出估测,估测的关键问题在于选择判断指标。常用的指标有:①国民收入
增长率的
变动趋势。根据这一指标,外部时滞表现为从采取政策行动至
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趋势发生转折的时间。②
企业投资的变动。据此估测的外部时滞,包括从采取政策行动直至企业投资率发生转折的全部时间。③利率的动态。从采取政策行动,直至
市场利率恢复到某种被认为是“正常的”水平所经过的时间。但是,依据各种模型对外部时滞的测算结果差异甚大:最短的为1个月,最长的可达20个月之久。另外,各种模型测算的往往都是平均时滞,而对货币政策的效力在
时间序列上的分布情况则大都未能涉及。这些情况表明,对货币政策时滞的测算是今后一个时期
经济计量学亟需解决的
重大问题之一。
尽管人们还难以准确把握时滞,但作为一种
客观存在,它不仅左右着货币政策产生效力的时间及程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货币政策对
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是否有利。如果为遏制某一
经济现象发展而采取的货币政策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生效,那么,该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是有利的。但是,如果货币政策需要较长时间方能生效,而在这段期间内
国民经济的运行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与制定该货币政策时完全不同的形势,那么,该货币政策便可能对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如图1所示:图中假定货币当局在经济繁荣时期制定并推行了一项政策(A点所示),旨在抑制经济的过热势头,如果该政策在1年半后方能发挥其主要的效力(B点所示),那么,这项政策便会使正常的
经济周期(实线所示)的
波动幅度(
虚线所示)增大。这显然是货币当局不愿看到的结果。
正是看到了有产生上述结果的可能,货币主义者坚决反对凯恩斯主义者所倡导的
反周期货币政策。M.弗里德曼认为,依据掌握的
技术知识手段,人们很难准确估算出货币政策的时滞,因而也很难理智地选择货币政策的施行时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依据反经济周期的规则行事,便极有可能事与愿违。货币当局的明智之举是根据经济长期增长的需要,确定一个稳定的货币
增长率,并不受任何干扰地实施(见
单一规则、反周期货币政策)。
80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开始研究
中国货币政策的时滞问题。经常被提到的时滞主要有:①贷款-
现金发行时滞。一般认为,从
贷款规模变动到
货币供应量M0(现金)发生变动,平均须经6个月左右。②货币供应-经济增长时滞。一般认为,从货币供应发生变动到
经济增长率和(或)物价上涨率发生变化,平均须经9~10个月。
货币政策时滞的存在,以及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已被大多数人所认识。
理论界和货币当局所面临的问题是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较为准确地估测时滞,并将这一认识有效地纳入
决策过程中去。
需要指出的是,并非货币政策中任何一项
政策工具都会产生时滞,如提高利率、降低汇率就不产生时滞。此外,
政策时滞的
参照系也不同,如改变
贴现率-信贷变化与改变贴现率-收入变化可能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