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bì)卦,帛书中写作“蘩”,《
周易》六十四卦之一,《周易》通行本为第二十二卦,帛书本为第十四卦。卦辞曰:“亨,小利有攸往”,象征文饰。
卦辞解释
山火贲(贲卦)饰外扬质
中上卦
这个卦是
异卦(下离上艮)相叠。
离为火为明;
艮为山为止。文明而有节制。贲(bì)卦
论述文与质的关系,以质为主,以文调节。贲,
文饰、修饰。
象曰:近来运转瑞气周,窈窕淑女君子求。钟鼓乐之大吉庆,占者逢之喜临头。
【译文】 贲卦:通达。有所往则有小利。
【注释】 ①贲(bì),
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离下艮上)。本卦下卦为离,
离为火,上卦为艮,艮为山。山下有火,一片艳红,花木相映,锦绣如文。喻男婚女嫁,国政家制,都有仪礼制度,构成了复杂的
社会人文关系,用以维护现存的
社会秩序。这正是所谓贤德君子“观乎天文,察乎时变”神道设教的结果。所以卦名曰贲。贲,《
序卦》:“饰也。”
【原文】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①。故以“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②,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译文】 《
彖辞》说:贲,通达。此卦下卦为离,义为阴柔,上卦为艮,义为阳刚,所以说阴柔文饰阳刚,因此“通达”。柔、刚分布,刚为主而柔为衬,所以说“有所往则有小利”。刚柔交错成文,这是天象。
社会制度、
风俗教化是人们生活的基础,是社会人文现象。观察天象,就可以察觉到时序的变化。观察社会人文现象,就可以用教化改造成就天下的人。
【注释】 ①“柔来而文刚”四句,文,文饰。本卦下卦为离为柔,上卦为艮为刚,柔居刚下,俯顺于刚,所以说“柔来”,“刚上”。“文刚”、“文柔”,就是柔刚互为文饰,即以伦理、礼仪来规范人们的生活,用各种政治设施来维护社会制度的尊严。②今本无“刚柔交错”四字。郭京本有。王弼、
孔颖达所据本亦有。今据增。
【原文】 《象》曰:山下有火,贲。先王以明庶政①,无敢折狱。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
离为火,山下有火,火燎群山,这是贲卦的
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思及猛火燎山,玉石俱焚,草木皆尽,以此为戒,从而明察各项政事,不敢以威猛断狱。
【注释】 ①庶,众。庶政,各项政事。
【白话】《象辞》说:“《贲卦》的卦象是离(火)下艮(山)上,为山下燃烧着火焰之表象。山下火焰把山上草木万物照得通明,如同披彩,这就叫装饰。君子像火焰一样,使众多的政务清明,但却不能用修饰的方法来断官司。
初九
【原文】
贲其趾①,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译文】
脚穿花鞋,舍车不乘,徒步而行。
《象辞》说:舍车不乘,徒步而行,为显示鞋子之美丽,理应不乘车。
【注释】
①贲,文饰。贲其趾,犹言用花鞋套脚。本卦多记录婚嫁之事,礼聘迎娶都有生动的描写,展现了
对偶婚制的简单的风俗图景。读者可从这个角度体察各爻意义。《象辞》附会大义,曲加解释,以致面目全非。
六二
【原文】
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译文】
修饰自己的胡须。
《象辞》说:修饰自己的胡须,说明老人不服老,帮助君王振兴国家。
九三
【原文】
贲如濡如①。永贞吉。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②。
【译文】
奔跑向前,汗流浃背。卜问长时期的凶吉而得吉兆。
《象辞》说:永远贞正,必吉利,因为决没有人侵凌正人君子。【注释】
①贲,借为奔。濡,湿。如,形容词
词尾。②《象辞》释“贞”为诚信
贞正。陵,侵凌。
六四
【原文】
贲如皤如①。白马翰如②。匪寇,婚媾。
《象》曰:六四,当位疑也③。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译文】
奔跑气吁吁,太阳火辣辣。高头白马,向前飞奔。不是来抢劫,而是来娶亲。
《象辞》说:六四阴爻居阴位,所处恰当。既知不是来抢劫,而是来娶亲,疑虑冰释,终无灾祸。
【注释】
①贲,借为奔。皤(pó婆),
郑玄本作燔,焚烧,这里指太阳当头晒。②翰,黄颖注:“马举头高昂也。”马头高举即飞奔之状。③当位,此以六四爻位爻象为据。六四,阴爻居阴位(第四位为阴位),是为当位。之所以称“疑”,因为看到大批人马
奔驰而来,心中犯疑,难料吉凶。
六五
【原文】
贲于丘园,束帛戋戋①。吝,终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译文】
奔向丘园,送上许多布帛,初遇困难,终则顺利。
《象辞》说:六五爻辞说的吉利,是指有婚姻之喜。
【注释】
上九
【原文】
白贲①,无咎。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注释】
①贲,饰,这里指配色。白贲,犹言
白底的布帛饰以各苞花纹。
【译文】
送上白底饰以诸色花纹的布帛,不会坏事。
《象辞》说:白底的布帛饰以诸色花纹,没有灾祸,因为上九居一卦乞首位,像人高高在上,志得意满。
详细解释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趾是脚趾,人体的最低部份。“初九”阳刚,下卦“离”是明;所以,刚毅贤明,甘心在最下位,一心美化自己的行为,择善固执。这是装饰脚趾的形象,脚趾用来行走,行走与行为相通。像这样贫贱不移,洁身自爱的人,就是送给他不应当有的华丽的车,也不会坐,宁愿舍弃车,徒步行走。
这一爻,说明文饰应恰当。六二: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须”是须的
本字,胡须在口边的称髭,在两颊的称髯,在颐亦即下颚的称须。“
六二”阴柔中正,与上方阳刚得正的“九三”接近,双方在上卦又都无应,因而异性相吸,关系密切,一起行动,得以兴盛,就像须装饰在下颚,与下颚一起行动。亦即,在没有应援时,应当追随接近的有实力的人物。
这一爻,说明文饰应取法乎上。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濡如”,像打湿般的光泽。“陵”与凌同。“九三”阳刚,在两个
阴爻中间,被装饰得光泽柔润。然而,“六二”、“六四”都不是与“九三”相应的正当匹配,虽然令人陶醉,却不能被诱惑,以致沉溺不能自拔。所以,永远坚守正道,才能吉祥。
这一爻,说明不可被文饰迷失。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皤如”,本来是指老人的白发,在此当作不加修饰的白色。“翰如”是像鸟一般飞的快速的意思。“六四”本来与“初九”是正当的相应,相互装饰;可是,“九三”隔在中间,形成障碍,以致应当得到的装饰,却落了空。因而,“六四”为了要与正当的配偶相聚,骑马像飞一般的奔驰前往,由于自己是未加装饰的白色,马也看着是白色。但“九三”阳刚得正,所以阻挡,并非是要强暴,不过是想求婚而已。
这一爻,说明文饰重实效,不在一时的得失。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束帛”是五匹一束的绢。“戋戋”是轻少的意思,如水少是浅,贝少是贱;金少是钱。“六五”柔顺,在外卦得中,是这一卦的主爻。大凡装饰,内在的实质,重于外表的形式,“六五”在中央,象征重视内在实质,就像不去装饰人人注目的都市,而去装饰内在朴实的山丘林园。然而,“六五”阴爻,代表女性,本性吝啬,以“六五”君王的地位,赠送的礼物,不过是微薄的一束绢,当然寒酸;但实质重于装饰,虽然被讥笑为吝啬,最后仍然会吉祥喜悦。
这一爻,强调文饰重实质。
上九:白贲,无咎。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
上九”已是贲卦的极点,一切的装饰,都由极端又返回一片空白的本来面目。人类的装饰是礼法,当礼法达到极致时,又恢复到朴素,所以说“白贲”。“上九”如果领悟到装饰的空虚,而恢复本来面目时,就会无咎。
上位无位,已是局外人的立场,“上九”到达这一位置,领悟一切,放弃虚饰,悠然自得。所以“
象传”说得志。这一爻,再强调一切文饰,都是空虚,应当反璞归真。
注解
贲:亨,小利有攸往。
注释:贲(bì):
卦名。有修饰,文饰之义。帛《易》作“蘩”。小利有攸往:有小利可以前往。
朱熹《
周易本义》曰:“贲”,饰也。内离而外艮,有文明而各得其分之象,故为贲。占者以其柔来文刚,阳得阴助,而离明于内,故为“亨”。以其刚上文柔,而艮止于外,故“小利有攸往”。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注释:贲其趾,舍车而徒:饰其脚趾,弃车徒步而行。趾,脚趾。徒,徒步。
朱熹《周易本义》曰:刚德明体,自贲于下,为舍非道之车,而安于徒步之象。
六二:贲其须。
朱熹《周易本义》曰:二以阴柔居正中,三以阳刚而得正,皆无应与。故而附三而动,有贲须之象。占者宜从
上之阳刚而动也。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注释; 贲如濡如,永贞吉:修饰、润色,长久守正则可得吉。如,语
助词。濡,湿润而光泽。永,长久。贞,正固。
朱熹《周易本义》曰:一阳居二阴之间,得其贲而润泽者也。然不可溺于所安,故有“永贞”之戒。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注释:贲如皤如,
白马翰如:修饰素白,白马
奔驰如飞。皤(pó),老人发白曰“皤”,此指白色文素之貌。翰如:言马奔跑如鸟飞之疾。匪寇婚媾:不是强盗,是来求婚的。匪,即非。寇,盗寇。
朱熹《
周易本义》曰:“皤”,白也。“马”,人所乘,人白则马亦白矣。四与初相贲者,乃为九三所隔而不得遂,故有“皤如”。而其往求之心,如飞翰之疾也。然九三刚正,非为寇者也,乃求婚媾耳,故其象如此。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注释:贲于丘园,束帛戋戋:修饰家园,只以寥寥束帛。丘园,家园。帛,
丝织品总称。戋戋,即残残。指很少。
朱熹《周易本义》曰:六五柔中为贲之主,敦本尚实,得贲之道,故有“丘园”之象。然阴性吝啬,故有“
束帛戋戋”之象。人而如此,虽可羞吝,然礼奢宁俭,故得“终吉”。
上九:白贲,无咎。
注释:白贲:以白色装饰。
朱熹《周易本义》曰:贲极反本,复于无色,“善补过矣”,故其象占如此。
新解
【原文】
(离下艮上)贲①:亨。小利有
攸往。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③。 六二:贲其须。 九三:贲如濡如④。永贞吉。 六四:贵如皤如(5),白马翰如(6)。匪寇,婚媾。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8)。吝,终吉。 上九:白贲(9)无咎。
【注释】
①贲(b i)是本卦标题。责的意思是装饰,
文饰。在本卦中,贲还借用 为“奔”和“豮”。全卦内容主要讲婚嫁之事,作标题的“贲”字为卦中多见 词。②贲:文饰。③徒:徒步行走。④贲:借用为“奔”。濡: 汗湿。⑤贲:借用为“奔”。皤(po):用作“燔”,意思是焚烧。③ 翰:马头高昂,这里指马飞驰的样子。(7)丘园:指女家附近的地方。 (8)束:五
匹帛为一束。戋戋:一大堆的样子。(8)贲:借用为“豮”,意 思是大猪。
【译文】
贲卦:亨通。外出有小利。
初九:把脚上穿戴好,不坐车而徒步行走。
六二:把胡须修饰好。
九三:奔跑得满身大汗。占问长久吉凶得吉兆。
六四:一路奔跑,太阳晒得像火烧,白马昂头飞驰。不是来 抢劫,而是来娶亲。
六五:跑到丘园,送上一束束布帛。遇到了困难,结果还是 吉利。
上九:送上白色大肥猪,没有灾祸。
【读解】
婚礼嫁娶是人生大事之一。
远古时代民间婚俗的情景,今天已难想象得十分具体生动。“贲卦”中的描绘,恰好是一幅民间婚 俗的风情画:娶亲的男方穿戴修饰整齐,有车不坐,一路奔跑到 女方家,献上结婚的礼物。一桩美满姻缘就此完成了。
据说这是
原始社会中期
对偶婚的遗俗。结婚时,男方全氏族 的成员要迁到靠近女方氏族居住的地方。“贲卦”所描绘的,正是 这种情形。虽然只有动作、行为等简单的情节,但足以让我们在 想象中去体察新郎内心的状态:兴奋激动中又包含着几分急切和 忐忑不安,未来生儿育女的家庭生活和共同劳作的情景,一次又 一次在脑海中闪现。其中肯定也有对肩负更大责任的意识,因为 那时结婚绝不是简单的
个人行为,而是同整个氏族的利益联系在 一起的。
《哲学易经》之《贲卦》---李建明
贲卦
贲,亨。小利,有攸往。《彖》日: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
化成天下。《象》日: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贲,文饰之意。意文饰改良也。明辩了事物的实质就能知其弊端而不断进行文饰和改良了,从而才能使事物不断地趋向完善和改进,是以“十分亨通,小利,有攸往。”
《彖》辞说:不断文饰、改良、修正,十分亨通。原因是只有不断文饰、改良、修正,才能使事物不断地趋向完善和改进。故柔来当文之以刚,非常亨通;分而言之,刚上则文之以柔。如此则无物不亨而天下可化,是以此乃天文也。天之文总是刚柔相济、阴阳相合、相辅相成化育万物的,而人类当认识这个原则不断地修饰事物推向光明,这应当是人类之文。观乎天文才能了解时序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行动,观乎人文才能归正天下而作出相应的措施。这就是《贲》之义。
《象》辞说:山下有火,能洞照黑暗,耀亮天下,这是《贲》之象。是以君子观之思一切事物如能相得益彰,无所不亨。从而当明庶政、辩狱情、不滥用刑罚。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象》日: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要展现自己的脚趾,就得舍车而徒,饰已以文人也。故贲其趾,就得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孔子说:“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君子秀外慧中才能彰显
人格美、品德美、
行为美。
六二:贲如须。《象》日:贲于须,与上兴也。
须,需也。“民事无不急,务急之谓大。”要及时解决和妥然处理最要紧的和最迫切需要的事,才能达到社会的安定和天下的安康,是以“与上兴也”。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象》日: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要不断地加以修饰和改良,要不断地加以补充和修正,这是永恒的真理。社会的发展来之于对
旧事物的不断改良和修正。如果没有这些粉饰,人类也
无从谈起文明的进程。故永贞之吉,才能走在时代的顶端,终不至于受到凌辱和磨难。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象》日: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皤,皤然之意。不断地文饰才能彰显它的美丽,不断改进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当乘马而进必然会向更好层次发展。因此六四当位,虽疑,何其忧。只要行事中正,是以“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象》日:六五之吉,有喜也。
丘园,桑园良田也。只有不断地改良土壤、整修桑田,才能为丰收创造条件而束帛戋戋。是以虽吝而终有其吉。故君子当为一切发展创造条件,是以“六五之吉,有喜也。”
上九:白贲无咎。《象》日: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白贲,白色无纹没有掩饰性也。孔子说:“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质有余者不受饰也。”正确的理论无需修饰,完善的政策何需粉饰,是以上得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