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国,春秋末期兴起的一个小国,于
战国时代灭亡。位于今山东省
临沂市
费县附近。都邑为
鄪邑。《
孟子·万章下》有
费惠公,孟子称之为“小国之君”,盖春秋鲁季氏之后而僭称君者。其亡当在战国时期以后。
季友对鲁国
公室忠心耿耿,为维护鲁国的安定做出了贡献,僖公便把汶水北面的土地及费这个地方赐给了季友,并命季氏世代为上卿。从此,费地成为季氏的私邑,季友的后裔
季孙氏逐渐成为鲁国最有权势的
世族之一。
季孙氏与同出于
鲁桓公的
孟孙氏和
叔孙氏并称
三桓。而费地的中心
城邑鄪邑也和
叔孙氏的郈邑以及孟孙氏的郕邑并称三都。季孙氏属地的中心鄪邑成为鲁国的
政治中心之一。
《
左传》记载,
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季康子去世。之后的鲁国政治史资料稀少。至迟在
鲁穆公时代,鲁
公室终于将季孙氏赶出鲁国政治,国君重掌大权。而在当时的文献中,费成为一个小国,都邑为鄪邑。费国君主不再参与鲁国政治。《孟子·万章》有“
费惠公”,《
吕氏春秋》“费”“滕”并列,
刘向《说苑》有“费君”。
历代学者多有推测费国君主为鲁国
季孙氏后裔。但是费国兴起具体情况如何。有待考证。费国也被历代学者认为是战国时代“
泗上十二诸侯”之一。
此事,以往的史家关注者不多,现今的通史及先秦史专著也未作过正面论述;有关先秦著作所附的战国形势图及正式出版的
历史地图,也从不标出费国。有鉴于此,本文拟依据有关资料,就季氏费国的建立及其相关的问题试作钩校,希望引起先秦史学界对季费问题关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