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结构法
对于银行负债的预测方法
资金结构法是指对于银行负债按照其稳定性加以分类,根据各自的流动性需求大小预测应保留的流动性准备,对合格贷款的增长保留十足流动性准备的预测方法。
预测步骤
资金结构法的预测步骤如下。
(一)分类预测流动性需求
银行负债按提取的可能性大小加以分类。资金结构法将负债按照预计提取的可能性大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游资负债,是指那些利率敏感性强或者在最近期将要被提取的存款,包括同业拆借短期资金。第二类是易损资金,是指那些在近期内有可能被大比例提取的存款提取比例一般占存款比例的25%。30%。包括最大额存款和非存款负债
第三类是稳定负债。这是那些最不可能被提取、稳定性最强的存款,即核心存款。然后分别确定各类负债流动性需求。
大多数银行认为,银行必须随时准备发放高质量的贷款来满足客户融资的要求,并为其保留十足的流动性准备。即使流动性短缺,也要依靠借款来满足找上门来的优质贷款需求。这是银行客户关系准则。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贷款不仅可以带来利息收入,而且可以带来新的存款;一旦贷款发放,银行就可以有步骤地向客户提供其他金融服务,并与客户建立多方面的联系,从而为银行带来额外的服务费收入。根据这种经营思想银行总是估算出优质贷款的最大值,并为此持有十足的流动性准备。
下表是某银行运用资金结构法预测流动性需求的案例。
资金结构法预测流动性需求
1.本例假定游资存款、易损负债、稳定资金存款准备率均为3%。
2.预测预期流动性需求按照扣除法定准备金后的余额计算。
3.流动性需求比例即银行为其保留的流动性准备比例。
4.游资存款95%的流动性难备比率包括银行存放同业资金政府证券和可随时变现的回购协议资金。
由上表可见,该银行年内的总流动性需求为59.07百万元。
(二)预测最有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需求
上述预测流动性需求只是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为了使预测需求更接近实际,银行还要预测最有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需求。在实际当中,流动性需求可能出现最坏和最好的两种状况。如果存款出乎预测大幅度下降,甚至降到历史最低点,或者合格贷款需求大幅度上升至历史最高点,便会出现最坏的流动性状况;相反,银行存款也会出现超出预测的大幅度增长,达到历史最高记录,或者贷款需求可能由于经济不景气等原因超出预测大幅度降低,银行出现大量流动性盈余,这是最好的流动性状况。在实际当中一些银行采用概率分析预测应当持有的流动性准备。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性需求=出现A情况的可能性×在A情况下的流动性缺口+出现B情况的可能性×在B情况下的流动性缺口+出现C情况的可能性×在C情况下的流动性缺口+…+…
例如某银行将下周的流动性状况归纳为如下表所示的三科可能的情况:
银行将下周的流动性状况
上表中,某银行预测下周最坏的流动性状况是存款的增长不能满足贷款增长的需要,存在0.2亿元的负缺口,但是其出现的概率只有25%;最好的流动性状况是存款的增幅大大超过贷款,存在0.6亿元的流动性盈余,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只有15%;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只存在0.1亿元的流动性剩余,其概率为仍%。所有可能的情况其发生的概率之和必须为1。根据上述公式,该银行预测最有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需求为:
最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需求=25%×(-0.21)+15%×0.6+60%×0.1=-0.05+0.09+0.06=0.1(亿元)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3 22:29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