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尻(kāo)马猴,古典名著《
西游记》中的猴类。
混世四猴之一,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作中描述
《西游记》第三回中,
花果山中的四只老猴——两只赤尻马猴和两只
通臂猿猴,指引
美猴王去
傲来国弄来兵器以供群猴操练,后被封为四健将——两只赤尻马猴唤作马、流二元帅,两只通臂猿猴唤作崩巴二将军。
《西游记》第五十八回中,如来曾提到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
第一是
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
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第三是
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jiù),乾坤摩弄。
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有说法称赤尻马猴即无支祁,但这种说法既无来源,也无根据。
“无支奇”。亦作“无支祁”。 古代中国民间传说中淮水水怪名。 由来
中国神话中的水怪。他的形状像猿猴,塌鼻子,凸额头,白头青身,火眼金睛。他的头颈长达百尺,力气超过九头大象,常在淮水兴风作浪,危害百姓。大禹治淮水时,无支祁作怪,风雷齐作,木石俱鸣。禹很恼怒,召集群神,并且亲自下达命令给
应龙,擒获了无支祁。无支祁虽被抓,但还是击搏跳腾,谁也管束不住。于是禹用大铁索锁住了他的颈脖,拿金铃穿在他的鼻子上,把他镇压在淮阴龟山脚下,从此淮水才平静地流入东海。
无支祁以控水闻名,赤尻马猴的能力则是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二者甚至不属于同一亚种(无支祁是猿猴)。
外貌
状有如猿,白首长鬐,雪牙金爪,闯然上岸,高五丈许。蹲踞之状若猿猴,但两目不能开,兀若昏昧。目鼻水流如泉,涎沫腥秽,人不可近。久乃引颈伸欠,双目忽开,光彩若电。
来历
当年
南海龙王有一子,天资聪颖,巡于天地间,造福于人。偶然机会,他看到凤凰在天池沐浴,当时便动心于她。凤凰本为盘古开天时所生,飞禽之长,仙神之祖,怎么能容
龙子造次?若在平常,非要判他个粉身碎骨永世不得重生,要比天篷元帅戏
嫦娥严重得多。
然而这凤凰当时年少,也有少女情怀,先是一惊,然后一笑而过,留下一根凤凰羽毛,隐于天地间。龙子手持羽毛,自知他不可能与凤凰相配,不久便相思过度,一病不起,最后闭目于世。龙子辞世于南海东南方的芒邪山,盘于山顶,口衔凤凰羽毛。天地周旋三百六十五年,芒邪山顶生出一树,又三百六十五年,树长万丈高,冲破云层,周遭磅礴壮大。这时有一惊天雷,劈破树身,随后飞出一猴,红屁股,如马大,便是赤尻马猴。
这猴子幼年淘气,竟然误撞到灵山无来阁,他踏着仙雾转身进入阁里,阁中放一坐台,荷花高砌,绿水环绕,那猴子便跳上莲台嬉戏。无来阁本是佛祖栖身之所,等到佛祖从雷音寺听法回来,看到莲台被动,于是左掌伸出,意念发力,马猴立刻在佛祖掌心出现。
自此,赤尻马猴皈依佛门,在佛祖座下修行,他十分灵通,得三十六路心法,赐“闻达侍者”;因由树生,取木姓,法号尚智。
相关记载
唐贞元丁丑岁,陇西
李公佐泛潇湘、苍梧,偶遇征南从事弘农杨衡泊舟古岸,淹留佛寺,江空月浮,征异话奇。
杨告公佐云:“
永泰中,李汤任楚州刺史时,有渔人,夜钓于龟山之下。其钓因物所制,不复出。渔者健水,疾沉于下五十丈。见大铁锁,盘绕山足,寻不知极。遂告汤,汤命渔人及能水者数十,获其锁,力莫能制。加以牛五十余头,锁乃振动,稍稍就岸。
时无风涛,惊浪翻涌,观者大骇。锁之末,见一兽,状有如猿,白首长鬐,雪牙金爪,闯然上岸,高五丈许。蹲踞之状若猿猴,但两目不能开,兀若昏昧。目鼻水流如泉,涎沫腥秽,人不可近。久乃引颈伸欠,双目忽开,光彩若电。顾视人焉,欲发狂怒。观者奔走。兽亦徐徐引锁拽牛,入水去,竟不复出。时楚多知名士,与汤相顾愕悚,不知其由。
尔时,(“时”原在“者”字下,据明抄本移上。)乃渔者知锁所,其兽竟不复见。”公佐至元和八年冬,自常州饯送给事中孟蕳至朱方,廉使薛公苹馆待礼备。时扶风
马植、范阳
卢简能、河东裴蘧皆同馆之,环炉会语终夕焉。公佐复说前事,如杨所言。
至九年春,公佐访古
东吴,从太守元公锡泛洞庭,登包山,宿道者周焦无支祁
君庐。入灵洞,探仙书,石穴间得古《岳渎经》第八卷,文字古奇,编次蠹毁,不能解。公佐与焦君共详读之:“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夔龙土伯拥川,天老肃兵,功不能兴。禹怒,召集百灵,授命应龙,桐柏等山君长稽首请命,禹因囚鸿蒙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
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禹授之童律,不能制;授之
乌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鸱脾桓胡木魅水灵山祆石怪奔号聚绕,以数千载,庚辰以战(一作戟)逐去,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之龟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庚辰之后,皆图此形者,免淮涛风雨之难。
《西游记》
猴王(
孙悟空)将那四个老猴封为健将,将两个赤尻马猴唤做马、流二元帅,两个通背猿猴唤做崩、芭二将军。
相关传说
大禹锁水怪无支祁
禹为了治理洪水,三次到过桐柏山。可是,每次桐柏山都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山石号叫,树木惊鸣,土伯壅川,天老进兵。有一股看不见的暴虐力量,阻止禹动工治水。
禹知道遇到妖怪了,非常生气,召集诸神和各部落首领开会,让
夔龙去扫除妖孽。这时,桐柏山,以及附近诸山的部落首领,唯恐双方打起仗来祸及自己,都面露惧色,恳请禹收回除妖的命令。
看到鸿蒙氏、商章氏、兜卢氏、犂娄氏等部落首领临战怯阵,不愿出力,禹把这些人都关了起来。这才知道:原来他们包庇的妖怪是淮涡水怪——无支祁。
无支祁能言善辩,知道江水、淮水各处的深浅,以及地势的高低远近。他长得形似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脖子一伸,好像有一百尺长,力气比九头象还大。无论是搏击跳跃,还是快速奔跑,他都非常迅捷,常常是眨眼之间就看不见了。
双方在桐柏山下展开恶战。禹先后派童律、乌木由出战,都打不败无支祁。最后,派庚辰出战,才擒获了无支祁。鸱脾、桓胡、木魅、水灵、山妖、石怪等数以千计的妖怪,看到无支祁被捉,都叫喊着冲了上来,想要抢走无支祁。庚辰挥舞方天戟,和众神一起没费吹灰之力就杀散了这群乌合之众。
大禹命人用大铁链锁住无支祁的颈子,又把他的鼻孔穿上铜铃铛,然后把他压在
淮河南边的龟山脚下。
打败了无支祁,禹在桐柏山的治水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下去,淮水从此平安入海中。
历史意义
英雄战水怪是一个典型的神话母题。禹治水的范围之广,规模之大,都是空前的。这就必然与居住在各江河流域的许多氏族部落发生接触,协调关系,处理利益纠纷,有些矛盾分歧可以通过联姻、合作等方式解决;有些则必须通过武力才能解决。因此,禹在各地治水过程中不仅要与天斗,还要与人斗,后者甚至比前者更为困难。
原始社会氏族之间的融合,武力兼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比如:前面提到的“禹逐共工,杀相柳”和本篇“擒无支祁”的故事都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这一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