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1863年4月29日~1951年8月14日),美国报纸发行人。继承父亲的产业,于1887年接办旧金山《考察人》报;1895年购买《纽约晨报》,改名《美国人日报》后重新发行。由于经营有方,发展成庞大的报业集团。
人物生平
早年
威廉·赫斯特(1863-1951)为
赫斯特国际集团(Hearst Corporation)的创始人。报业大王,新闻史上饱受争议的人物,被称为新闻界的“
希特勒”,“
黄色新闻大王”。20世纪初掀起黄色新闻浪潮,对后来新闻传媒都产生深远影响。
1863年4月29日赫斯特出生。其父乔治·赫斯特,是一名成功的拓荒者,曾成功投资多个矿区,后在美国和墨西哥的牧场积累了众多财富,威廉是他和菲比·赫斯特的独子。乔治在西海岸
旧金山发财后,购买了《旧金山考察家报》(The Examiner),把它办成了
民主党机关报。赫斯特从小就对报纸发生了浓厚兴趣。然而其父不愿让其重走老路,同时也对赫斯特寄予了更高的希望,1883年便将其送入哈佛。
赫斯特在哈佛的经历谈不上成功,也是令人侧目的,他是个挥霍无度的西部佬,沉湎于纵情酒乐。曾担任幽默杂志《讽刺文》(Lampoon)的经理,却干的很出色。大学二年级,因在庆祝格罗弗·克里夫兰当选总统时大放烟火被哈佛勒令休学。复学几个月之后,由于同教授们恶作剧(将
威廉·詹姆斯和乔赛亚·罗伊斯(Josiah Royce)的画像装饰便壶),被逐出校门。
在哈佛时,潜心钻研过报纸的煽情手法,还前往
普利策的《
纽约世界报》当过一个假期的见习记者。
被学校开除后,未放弃办报的想法,依然在纽约考察了一段时间的报业市场,然后打道回府。
职业生涯
黄色新闻的鼻祖。19世纪美国新闻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著名的办报人、报纸编辑、出版者。1863年,赫斯特出生于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的
旧金山,他的父亲威廉·乔治是
爱尔兰移民,一个成功的拓荒者,靠开采金矿和银矿发了家,他的母亲则是一名教师。赫斯特家境富裕,这养成了他对金钱无所谓的态度和追求冒险、刺激的大胆个性。一种纨绔子弟的作风,在他上大学期间就已完全显露。
在校期间,对赫斯特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查尔斯·泰勒主办的《
波士顿环球报》和
普利策的《
世界报》。他颇醉心于《环球报》那种耸人听闻的新闻;对普利策《世界报》的办报技巧更是欣赏不已。为此,他还曾到《世界报》当了一段时间见习记者。当举国庆贺格罗弗·克利夫兰当选总统时,赫斯特竟在他的刊物上大放厥词,后来又在学报上恶意攻击教授,被学校开除了。赫斯特离开哈佛时,年仅22岁。这时他办报的兴趣已超过了一切,决心自己办报。他先用了一年时间认真学习和研究普利策的办报方式——在赫斯特看来,学习普利策决不是为了成为他的追随者,而是为了日后向他发动大胆进攻。他把
普利策当作自己的假想对手,认为只有战胜普利策,才能满足他的成功欲望。
赫斯特的父亲乔治收购了一家地方性报纸《
旧金山审查报》。当时这份报纸销量极低。乔治可不在乎发行量,他情愿蚀本,目的是为了从中捞取政治资本。1887年,雄心勃勃的赫斯特得到父亲的许可,开始主理《旧金山审查报》。从这里,他向报界迈出了富有挑战意味的第一步。
一开始,他仍是以
普利策为榜样,挑选了名编辑萨姆·S·张伯伦为主编;请知名小说家安布罗斯比尔斯来撰写《废话专栏》。还雇佣了一些名记者,如爱·H·汉密尔顿和阿瑟·麦克等人。在报纸排版上,他大胆地试验了各种式样,安排对称的标题形式,采用醒目的铅字体,创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后来为别的报纸竞相模仿的版面设计。大胆的改革和众多新闻好手的加入,使这份报纸办得有声有色。第一年就使该报销量增加了一倍,达到3万多份;到1893年,达到7.2万份。比公认的大报《纪事报》还多。原本亏损的报纸在几年中被赫斯特办成了年平均获利达35万到60万美元的盈利的报纸。
旧金山考察家报
1887年,其父当选为美国参议员,24岁的赫斯特成为《考察家报》的主编。挑选萨姆·S·钱柏林(Sam S.Chamberlain)担任编辑主任,聘请
安布罗斯·比尔斯(Ambrose Bierce)开辟“闲谈”专栏(Prattle)。爱德华·H·汉密尔顿(Edward H.Hamilton)和社论撰稿人阿瑟·麦克尤恩等明星记者也都纷纷签约为赫斯特效力。上班第一天,他就向员工宣布要让世界“发惊、发愕、发呆”。当时《考》正陷入困境,赫斯特用从《
纽约世界报》学来的煽情手法很快使其成为了
旧金山有名的煽情报纸。在改革后第一年发行量就增加了一倍,达到3万多份。到1891年老赫斯特去世时,小赫斯特已经把这家原本亏损的报纸办成平均每年获利35-50万美元的报纸。
进军纽约
1895年,赫斯特说服母亲,以750万美元卖掉了阿纳康达铜矿的家产,并携带之前考察家所获得的利润,前往纽约。同年秋天,赫斯特从麦克莱恩手中买下了由
普利策哥哥创办的《晨报》,并改名为《
纽约日报》(New York Journal)。按照赫斯特的一贯做法,《纽约日报》开始大量刊登耸人听闻的新闻和引人入胜的内幕,尤其致力于凶杀暴力方面的报道。
黄色新闻大战
赫斯特为了与
普利策《
纽约世界报》拼出高下,把矛头对准《星期日世界报》,他利用《考察家报》在《
纽约世界报》大厦租用的办公室,私下出高价收买了《纽约世界报》星期刊的员工,包括连环画黄孩子的作者奥特考尔特。结果一天之内,《
纽约世界报》星期刊的员工全员倒戈,投入赫斯特门下。
普利策忙用赫斯特所出高价将他们重新请回。不料赫斯特又出更高的价钱,终于把这批普利策精心挑选的骨干全部挖走。除了向普利策的编辑部门发动突然袭击外,赫斯特还请来了在
旧金山的旧部,包括钱柏林、麦克尤恩、达文波特、安妮·劳里。他还用金钱收买了达纳《太阳报》的名记者朱利安·拉尔夫、理查德·哈定·戴维斯和爱德华·汤森。作家斯蒂芬·克兰等也都成了赫斯特的雇员。
普利策没有善罢甘休,他先将赫斯特及其部属赶出《
纽约世界报》大厦,收回租给他们的办公室。接着在法院控告《
纽约日报》侵犯《
纽约世界报》版权。最后,为了与赫斯特较量,普利策又雇用一名画家乔治·B卢克斯(George B.Luks),继续主持《星期日世界报》的黄孩子专栏。于是,纽约就上演了一出黄孩子的“双包案”。为了争夺读者,两家报纸都以黄孩子为旗号,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竞赛:两家竞相刊登黄孩子大幅广告,两报推销员到处张贴黄孩子的
招贴画,戏院里上演了黄孩子的歌剧。一时间黄孩子铺天盖地,笼罩在纽约上空。“
黄色新闻”也由此得名,黄孩子这个漫画主角也成为一种象征,象征着
普利策《
纽约世界报》和赫斯特《
纽约日报》竞相追求的那种高度耸人听闻的煽情作风。
建立帝国
20世纪初,赫斯特除了原有的《
旧金山考察家报》、《纽约美国人报》(改名后的《纽约新闻报》)、《纽约新晚报》之外,赫斯特又创办了8家报纸,形成一个集团经营的报系:
在芝加哥,他于1900年创办晚报《芝加哥美国人报》,1902年又创办晨报《考察家报》。
1903年,乘当地工会正在进行与《洛杉矶时报》抗争时,打入洛杉矶,创办《洛杉矶考察家报》。
1904年他在
波士顿办起了晚报《波士顿美国人报》,又于1917年购买了有百年历史的《每人广告报》(Daily Advertiser),于1920年购买《记录报》(Record)。
1912年买下亚特兰大的《佐治亚人报》(Georgian)。
政治影响
1898年,赫斯特为与《
纽约世界报》竞争而带动激情主义、责难西班牙并鼓吹美国宣战的舆论风潮,迫使威廉·麦金莱总统在西班牙已与古巴调停的情况下,发动
美西战争。
他在报业获得空前成功的同时,赫斯特也在为自己谋求政治资本:1903年到1907年,纽约市一个
民主党选区选举他担任了两届国会议员。但他把目标定在了总统上。在1904年召开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有204名代表投票给赫斯特[当选者奥尔顿·B·帕克(Alton B.Parker)法官得票数为658票]。第二年,他又以无党派候选人的资格竞选纽约市市长,由于
坦慕尼协会操纵选票,他以大约3500票之差落选。但他决定在1906年竞选
纽约州州长上卷土重来,虽然他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获得提名,但在11月的选举中,他的对手
查尔斯·埃文斯·休斯以多得6万张选票获得胜利。
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
赫斯特报团财政困难,赫斯特辞去经理职务,报团由
财产信托委员会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报
团经济情况又有好转。截至1951年 8月赫斯特去世时,报团尚拥有16家日报和13家星期日报,发行量分别占全国日报总销量的91%和星期日报总销量的16.1%。
婚姻状况
赫斯特的妻子Millicent Hearst
赫斯特的情妇Marion Davies
1903年赫斯特与时年21岁的纽约女孩Millicent Veronica Willson(1882–1974)结婚,并生有5子。1920年代,已婚的赫斯特在仕途受阻以后,纳当红女星、已婚的Marion Davies(1897–1961)为情妇并公然在加利福尼亚同居。20年代中期,Millicent与赫斯特分居,但婚姻关系一直维持至赫斯特去世。
后裔
1974年,
威廉·赫斯特的孙女——
派翠西亚·赫斯特,因为加入激进组织Symbionese Liberation Army结伙抢劫银行,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于入狱两年后获释(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这次事件的报道中,美国许多报刊都用当年赫斯特所采取的煽情性报道,将案件大肆渲染)。
艺术收藏
从1919年开始赫斯特就开始着手在
加利福尼亚州的San Simeon规划建设占地970 km2的赫斯特城堡,赫斯特去世后的1957年正式完工,如今已经成为当地的地标建筑。
威廉·伦道夫·赫斯特是有史以来最豪华的私人住宅--
赫氏堡的主人.
在1927年赫斯特事业的巅峰时期,他拥有两座矿山,数不清的地产,在17个城市拥有25家日报,总发行量 520万份,17家星期日报,总发行量673.5万份,还有24家杂志。并拥有美国第3大通讯社
国际新闻社、美国最大特稿辛迪加之一的金氏特稿
辛迪加、12家广播电台以及 2家电影公司。当时赫斯特每天能赚5万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2005年的500万美元。
每个成功人士都想修建一座梦想中的住宅,赫斯特也一样,1919年他开始构思修建一座举世无双的私人城堡。
赫氏堡建在距洛杉矶360公里的圣西蒙。这里从太平洋边开始到桑塔露西亚山,4万英亩的土地都是赫家的私产。那广袤的草场,绵延的山丘,举目可望的海景,在赫斯特心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到1919年,当他能够实现城堡之梦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此地作为基址。
人物评价
赫斯特的一生都与
黄色新闻结下不解之缘。说到黄色新闻由来与发展,总要涉及赫斯特其人,《外国新闻事业简史》说:“赫斯特被称为黄色新闻大王,它的名字成为黄色新闻同义语。”赫斯特在业界臭名昭著,历史上恶评如潮,但无论如何评价其人和黄色新闻,赫斯特在美国乃至全球新闻传媒史上的显赫地位已经确立无疑,对于新闻传媒事业,赫斯特和他所掀起的黄色新闻浪潮始终是对美国和世界传媒绕不过去的事实。
影视形象
影史上经典的电影《
公民凯恩》[2](Citizen Kane)即根据
威廉·赫斯特的生平改编拍成。
电影《Guerrilla: The Taking of Patty Hearst》则描述
派翠西亚·赫斯特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