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佐年幼时禀性聪明机警,相貌像
宋太宗,宋太宗很钟爱他。十三岁时,跟从宋太宗在近郊打猎,有只兔子在宋太宗车马前奔跑,宋太宗让赵元佐射杀,赵元佐一发而中,
辽朝使者在旁边,深感惊异。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元佐跟从宋太宗征战太原、
幽蓟。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七月,赵元佐出阁,住在内东门别宅,拜检校太傅、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为
卫王,并赴
中书门下办公。翌年十月,迁居东宫,改赐名“元佐”,加任检校太尉,进封为楚王。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赵元佐的四叔秦王
赵廷美被指控与
卢多逊等密谋造反,宋太宗将赵廷美废为涪陵县公,徙居
房州。满朝之中,只有赵元佐出面向宋太宗为赵廷美伸冤。太宗不听,赵元佐遂得了“
心疾”,即精神出了问题,并且“由是失爱”。
雍熙元年(984年),赵廷美来到
房州(今湖北
房县),因忧悸成疾而病逝,享年三十八岁。赵廷美死后,赵元佐因病发狂,以致因为小错就用尖刀杀伤侍者。雍熙二年(985年),病情略有好转,宋太宗很高兴,为此而大赦天下。
同年
重阳节时,宋太宗召集几个儿子在宫苑中饮酒作乐,因元佐病刚好,便未召他预会。傍晚,他弟弟赵元佑(即
赵元僖)等人在宴会结束后去看望他,赵元佐知道了太宗设宴的事,对赵元佑等人说:“汝等与至尊宴射,而我不预焉,是为君父所弃也。”于是发怒,到半夜,把侍女、姬妾等关在房内,纵火焚宫,到天亮,烟火仍未停息。太宗猜测火是赵元佐所放,便命令将赵元佐带到中书门下,派御史去调查情况。赵元佐看到放在面前的巨大的木枷,十分害怕,便说出了实情。太宗派入内都知
王仁睿对赵元佐说:“汝为亲王,富贵极矣,何凶悖如是!国家典宪,我不敢私,父子之情,于此绝矣。”赵元佐无言以对。陈王赵元佑等太宗的儿子们和宰臣、近臣,都号泣营救,太宗流着眼泪说:“朕每读书,见前代帝王子孙不率教者,未尝不扼腕愤恨,岂知我家亦有此事!朕为宗社计,断不舍之。”遂下制废元佐为庶人,送
均州安置。太宗对宰相说:“比者内外安宁,方思自适,而元佐纵火,实挠朕怀。”宰相
宋琪等人说:“尧、舜有
丹朱、
商均,此不足以累圣德。元佐苟无心疾,当不至是,惟陛下开释。”宋琪又率百官三次上表,请求把赵元佐留在京师。太宗同意。赵元佐已上路南下,走到黄山,被召还,幽禁南宫,派使者监护,不通外事。赵元佐的幕僚楚王府谘议赵齐、王通、翊善戴玄以“辅导无状”的罪名请求处罚,太宗却说:“朕教训犹不从,岂汝等所能赞导耶!”释其无罪。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宋太宗去世,其子
赵恒即位,是为
宋真宗。宋真宗念及赵元佐是自己的同母兄长,起任赵元佐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并恢复赵元佐被宋太宗剥夺的楚王
爵位。听任他养病不上朝,再加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赵元佐过生日时,宋真宗赐他宝带。宋真宗
封禅泰山后,实授赵元佐为太傅;祭祀
汾阴,升为
太尉兼
中书令。又加任
太师、
尚书令兼中书令,拜任为天策上将军、兴元牧,赐带剑上殿和诏令上书不称名的待遇。当时宫中失火,赵元佐上表停止领俸禄以资助完善宫殿。宋真宗不同意,加任赵元佐兼任
雍州牧。宋真宗立皇子
赵祯为太子时,赵元佐兼任兴元牧。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宋真宗去世,太子赵祯即位,是为
宋仁宗。封赵元佐为
江陵牧,增加赵元佐的
食邑。
天圣五年(1027年)五月二十四日,赵元佐去世,其子
赵允升继承爵位,朝廷追赠赵元佐为河中牧、凤翔牧,追封
齐王,谥号恭宪。宗室子弟特给假七天,以卤簿鼓吹送葬到永安,陪葬在
永熙陵。
明道二年(1033年),改封为潞王。后又改封为魏王。
宋徽宗时改封汉王。
赵元佐平常生活不接待客人,但是有时他能预先知道要发生的事情。宋真宗曾经派术士
管归真祭祀祈祷,为赵元佐消除灾祸,手下人还未告诉他,赵元佐急忙说管归真来了。宋真宗听说后说:“难道不是有物可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