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城
赵邯郸故城一部分,赵国宫城
赵王城,亦称赵都宫城,是赵邯郸故城的一部分,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方向的西大屯村南,建于赵国迁都邯郸后,是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遗址中已知保存最为完好的战国古城址,属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建历史
早在为赵国国都之前的邯郸,就是晋国六卿之一赵氏宗主赵简子的私邑,赵简子大力治理并建设邯郸。后来,赵简子凭借在晋国中的实力,通过赵氏邯郸之争夺取邯郸城,拉开了赵氏立国的历史序幕。前491年,赵简子以邯郸为中心扩大势力范围,为后来建国打下基础。前403年,三家灭掉智氏三家分晋”,瓜分了晋国在中原地区的土地。前387年,赵敬侯治理邯郸,邯郸成为黄河以北最繁荣的通都大邑。前386年,赵敬侯正式迁国都于邯郸,并且大兴土木修建赵王城,时人成为“赵都”。赵国迁都邯郸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兴建运动。历经八王,共158年。
前228年为秦国所占。前209年,秦将章邯赵王歇,下令“夷其城廓”,一代名都从此毁坏,以后逐渐变为废墟。这座古城遗址,经历了两千多年,仍雄伟壮观,它对于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城布局和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2006年10月份,以赵王城遗址为依托的遗址公园建设,开始动工修建。
2022年12月16日,赵王城被国家文物局批准成为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建筑布局
西城
西城比较完整,近方形,边长1420米,四面城墙保存完整,残高3-8米,内有五座大夯土台。位居中部偏南的龙台,是当时宫殿主体建筑基址,也是赵王城的重要建筑,台基东西265米,南北285米,高16米,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王宫基址。
由“龙台”往北尚有两个大夯土台,形成南北一条中轴线,在中轴线两侧还残存着地面夯土台及地下夯土建筑基址6处,这是以“龙台”为中心的一组规模宏伟的殿宇建筑群。
东城
东城面积小于西城,与西城仅一墙之隔,南北最长处1442米,东西最宽处926米,四面城墙大部分完整,内有三座夯土台,城内中部偏南尚存南北对峙的两大土台,相传是赵王阅兵点将的“南将台”和“北将台”,其它也是高大建筑基址。两台之间及南北均有地下夯土基址。
北城
北城面积大于东城,为不规整的正方形,东西最宽处1410米,南北最长处1520米,除西墙南段地面保存了部分夯土残墙外,其余仅有地下墙址完整。遗址西部的土台,面积仅次于“龙台”,与西墙外侧的土台东西对峙,也是一组殿宇建筑群基址。
建筑规模
建筑结构
赵王城的城垣均系夯土筑成。夯土墙体一般可分为3部分:基座、主体墙、内侧台阶面等,西城东南角一带的墙体内侧还另建有附加墙。基座建于基槽之内,或者直接建于开挖平整水平的红色土面上。基座的断面大致呈倒梯形,底宽16.9、顶宽17.3、高0.7米。主体墙建于基座之上,存高5-7米,底宽15.1米,即主体墙较基座台面要窄,向内收缩约2米。墙体夯层整齐,厚度均匀,一般在8-9厘米,局部厚10厘米。夯窝大小不太均匀,直径4.5-5.5厘米,深0.5-0.7厘米。夯层内包含有很少量的陶器残片,个体碎小,可辨器形有绳纹灰陶筒瓦、板瓦、素面豆等。
附加墙直接附贴在主体墙内侧,基底部分将主体墙的基座包裹在内,夯筑质量不如主体墙。附加墙的功能可能主要有二:一是加固、拱卫城垣交角地带的主体墙;二是顶面铺设瓦顶,与主体墙内侧的瓦顶连为一体,扩大流泻雨水的面积,以增加排水量和提高排水的速度。可能是考虑到军事防御功能的需要,城垣交角处的城垣均建筑体积较一般地段的要大,尤其西南角最宽。故顶部的面积亦即受雨面积也大,需要及时迅速排水才能保护城墙不受损失。
赵王城城垣墙体内侧的形制结构非常特殊,呈多级台阶状内收至顶。自基座台往上2米处向内收缩0.95米,形成第一层阶面;又向上2米,再次向内收缩0.8米,形成第二层阶面。再向上即为现存夯土墙顶部,有无第三层阶面不详,以墙体应有的高度推测应该有第三层。 根据现有的发现及城垣高度的推测,其内侧的台阶级数应该在3—4级,并且最有可能是3级。
排水设施
赵王城城垣内侧普遍建设有防雨排水设施,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其一是城垣内侧台阶面上铺设的板瓦与筒瓦覆盖面,简称“铺瓦” ;其二是用陶制排水槽修建的坡道状水槽道,简称“排水槽道”,应该是相隔一段距离铺设一条,西城南垣2、3号两条排水槽之间的相隔间距为27米。现已发现的城垣内侧均为两级台阶式,因此已发现的铺瓦也均为两级台阶式。两层阶面均用板瓦、筒瓦相配铺设成斜坡状瓦面顶,类似铺瓦房顶,将夯土墙遮盖,成为城垣的防雨设施。单体的排水槽形似簸箕状,横断面凹形,平面近似正梯形,顶窄底宽,箕面近底沿处(6—7厘米)左右装设2个凸起的顶扣,以便排水槽两两衔接时防止滑落。排水槽的安装方式是:在城垣内侧自墙体顶部向下开设斜坡状沟槽坑,然后放置排水槽并一一衔接铺设好,最后形成坡状排水槽道。铺瓦与排水槽道相结合,共同构成城垣内侧完整的防雨排水建筑设施。
城壕系统
赵王城建有完整的壕沟防御系统,包括城垣外侧的护城壕和南垣以南1000米处的外围壕沟两大部分。长期以来由于考古发现的局限,对于赵王城的城壕情况不太明了。
2005年,通过在西城南垣外侧的解剖发掘,终于明确证实了城壕的存在。西城南垣外侧的城壕,北距城垣基约17-19米左右。断面大致呈倒梯形,口部宽10、底宽2.4、深3.8米。
在赵王城南垣以南约1000米处,发现有人工开挖的东西走向的外围壕沟系统,与赵王城南垣基本平行,依形制结构可分为东西两部分:西段为三条平行壕沟,东段为一条壕沟。西段部分在郑家岗村西,发现3条平行壕沟,间距10米,钻探探明的长度约1100余米。三条壕沟的形制结构基本相同,开掘在生土层中,被战国晚期文化层所叠压。断面呈倒梯形,北侧壕沟(1号)口部宽4.2-4.6、底部宽0.45-0.6米、深2.3-2.6米;中间壕沟(2号)口部宽4.3-4.9米、底部宽0.5-0.6米、深2.3-2.6米;南侧壕沟(3号)口部宽3-3.8米、底部宽0.6-0.7米、深2.2-2.6米。沟内填土分多层,多呈垂弧状堆积。包含遗物有战国时期的灰陶罐、盆、豆及板瓦、筒瓦残片等。根据地层及出土遗物分析,壕沟的年代在战国晚期到末期,其中北面1、2号两条沟的年代相近,最南面的3号沟年代略晚。另外,1号沟北侧发现一排长方形柱坑,3号沟南侧发现有环形附属壕沟以及车辙沟,它们与三条壕沟共同构成一个规模宏大的防御系统。东段壕沟位于郑家岗村东,经过详细钻探,仅发现一条东西向壕沟,已经探明长度有1200余米,口部宽10米左右,深3米左右。
根据考古勘察资料判断,赵王城南郊的这条外围壕沟,向西连接渚河,向东的情况尚不明朗,推测应与东面不远处的滏阳河相连。如此,人工开挖的壕沟与天然河道有机联系起来,构成了赵王城南面、及东、西两面近郊的壕沟防御体系,并且它们与城垣外侧附近的城壕一起,共同构成了赵王城规模宏大而完整的壕沟防御系统。
赵王城在东周列国都城遗址中的保存情况最好,是研究东周城市考古的重要实例标本。近年来赵王城城垣及防御壕沟等几项田野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考古资料,为研究赵邯郸故城以及东周城市考古提供了最新的实证依据。
历史文化
诗词纪念
取名
根据赵王城,邯郸市多地区都有关于根据赵王城来命名的,例如:赵王城学校,赵王酒。
争议
有专家认定依据赵王城西城1、2、3号夯土台基的位置关系,认为赵王城遗址为中轴对称,并下结论为赵王城为中国最早有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古都城。但是邯郸市文物局作者经过对赵王城遗址布局多次勘查发现,赵王城与同期都城相比,虽然在平面造型、布局等方面更规范,并非中国最早有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古都城。
文物工作者对包括西城在内的东、西、北城勘查,证明赵王城并非是中轴对称结构布局。即使是三城中最为规整的西城,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轴线。西城1号台基处于城内偏东南位置上,其与北侧的2、3号台基之间虽有一定轴线关系,但3台的轴线显然偏于龙台(即1号台)西侧,所以3台位置关系不能作为全城具有轴线对称思想的依据。
赵王城以地形地貌为规划基础,西城西墙的方位并不正,走势为东南向西北偏方向。西城主体建筑1号台建于城内东南部,因那里有高地,在此修建宫殿会显得雄壮威严,并不是按照轴线对称的原则修建。
赵王城遗址三城中最具规划意识的西城尚不具备轴线对称规划思想,其规划思想是建立在充分利用自然地貌的原则上。据此,可以证明赵王城并非中国最早中轴对称的都城。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7 11:56
目录
概述
修建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