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盾主盟,是
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
赵盾先后在前621年,前613年、前610年与中原诸侯国会盟。
勉强稳固了
晋襄公薨逝以来的混乱局面后,赵盾于前621年秋天8月作为
晋灵公的全权代表,与
齐昭公、
宋成公、
鲁文公(来盟迟到)、
卫成公、
陈共公、
郑穆公、
许僖公、
曹共公在
郑国的地盘——扈地结盟,史称
扈之盟。
赵盾向诸侯们介绍一番
晋国的新君,实际上
晋灵公根本没有去参加,一切都是赵盾在打理,赵盾在会盟中行使的是完全只有霸主才能够拥有的威。尽管《
左传》的作者用心良苦的想把作为臣子的赵盾放在各个诸侯之后,以此来标明贵贱。然而事与愿违,执政赵盾以臣子的身份会盟诸侯,确实是开此先河。往后的日子里,臣子坐大,诸侯卑微却是春秋时代的潮流。
晋灵公元年(公元前620年),赵盾下令晋军攻打
鲁国,
鲁文公知赵盾执政风格强硬,害怕被赵盾讨伐,连忙命大夫
东门襄仲来与赵盾结盟,并送上彩礼,向赵盾表示歉意,赵盾与东门襄仲会盟于
衡雍。赵盾收兵,鲁国继续亲附晋国。
而此时,赵盾最强劲的敌人,
楚庄王也开始慢慢登上历史的舞台,楚晋的天平又开始偏向了楚国。两个人是一生的对手,两个人主导楚晋战争,也是春秋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史书记载赵盾应该是善终。
《
史记》云:“晋景公时赵盾卒”,《
左传》
鲁宣公六年,晋赵盾侵陈,可见此时在世。《左传》宣公八年载:“隙缺为政,废胥克,使赵朔(盾子)佐下军”,由此知其约卒于鲁宣公八年,享年约50多岁。
赵盾生在
狄国,童年及少年时代也是在狄地度过的。僖公十六年(前 644年),在赵盾不满10岁的时候,
赵衰随重耳离狄,踏上了充满险阻艰难的流亡旅途,客居异乡的
叔隗母子也饱尝了离别后的寂寥、凄清和惆怅索莫的愁苦。
直到僖公二十四年(前 636年),在赵衰原妻
赵姬(晋文公女)一再恳求下,叔隗母子才回到晋国。这时赵盾已是年及弱冠的聪颖傅达的青年了。不恃宠固位的赵姬深明大义,又固请于公,以赵盾为嫡子,“而使三子下之”。其贤如是,实属难能可贵。
典籍中,
叔隗虽无过多的记载,也一定贤淑可风,教子有方,自是不言而喻。赵姬明义,叔隗贤惠,赵衰温厚,在这种家庭环境的薰陶下,使赵盾知书达礼,温文尔雅。而早年在狄地的阅历,又使他养成了强悍劲直,豁达大度的性情,这两种互相矛盾的品质在赵盾身上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他执政后得到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