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铉(朝鲜语:조병현,1791年—1849年),
朝鲜王朝后期大臣。
字景吉,
号菊斋、醉霞、羽堂,赐号成斋,本贯丰壤。是
丰壤赵氏势道政治的代表人物之一,官至吏曹判书,1847年陷入
权力斗争而被罢官流放,1849年被
赐死。
乾隆五十六年
辛亥(1791年,
朝鲜正祖十五年)九月二十日,赵秉铉出生于
朝鲜首都
汉城(今
韩国首尔)。他的父亲是赵得永,官至
吏曹判书,配享
朝鲜纯祖宗庙。赵秉铉虽属
丰壤赵氏,但与
神贞王后赵氏这一支已比较疏远,是四从兄妹的关系。尽管如此,他的生涯仍是以
丰壤赵氏势道政治的代表人物而活跃于朝鲜政坛的。
赵秉铉于
道光二年(1822年,
朝鲜纯祖二十二年)参加
科举考试,获式年文科乙科及第,历任
承政院注书、
司谏院正言、
司宪府持平、
弘文馆校理、
成均馆大司成、承政院
承旨、
吏曹参议、
工曹参判、
刑曹参判等职。道光十三年(1833年,纯祖三十三年)外放为公忠道(原
忠清道)
观察使,次年转任
庆尚道观察使。道光十六年(1836年,
朝鲜宪宗二年)调回中央,任
户曹参判。道光十七年(1837年,宪宗三年)因向
宗主国清朝奏请
孝显王后金氏册封
王妃事被任命为副使,与正使金贤根、书状官李源益出使
中国。归国后擢为
刑曹判书,开始跻身中枢。
道光十九年(1839年,宪宗五年),赵秉铉与其族叔
赵寅永等发起镇压天主教的“己亥邪狱”,通过此举确立了
丰壤赵氏势道政治的地位。此后赵秉铉分别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宪宗六年)和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宪宗八年)出任户曹和
吏曹判书,把持财权和人事权,他的两个儿子赵凤夏和赵龟夏也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宪宗六年)同年登科,父子三人同朝为官,权势达到顶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宪宗九年)又任
议政府左参赞。然而
安东金氏一直试图排挤
丰壤赵氏,遂指使大
司谏权溭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宪宗十年)四月以
科举舞弊之事弹劾赵秉铉,而后左迁为
平安道观察使。次年授
兵曹判书,兼任
备边司提调,权力有所恢复,后又任
礼曹、
兵曹判书及
广州府留守等职。
但
安东金氏对他的攻击仍未止步,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宪宗十三年)十月,金弘根、金逌根嗾使
司谏院正言尹行福上疏弹劾赵秉铉为“
权奸”,其中不仅指责赵秉铉“左右兜揽,惟意所欲,第宅之雄,甲于一城,土田之膏,列置八路”,还提到“两子之科,并出数三朔之内,曾未几年,骤跻
下大夫之列,清显
华膴之职,兼并于一门之中”,可见这已超出对赵秉铉个人的责难,而是向
丰壤赵氏家门的总攻击。在三司的轮番声讨下,赵秉铉被罢官,并发配
巨济岛。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宪宗十四年)十二月,宪宗特旨命释放赵秉铉。但好景不长,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宪宗十五年)六月,宪宗薨,哲宗立。
朝鲜哲宗是被
安东金氏所扶持,故安东金氏势力又炽,赵秉铉岌岌可危。哲宗即位一个月以后,
司谏院正言姜汉赫首先发难,要求重新问罪赵秉铉,其后数日间此类上疏就如雪花片般打来,赋闲在家的赵秉铉遂又被流放到
全罗道智岛。其后新任
领议政郑元容与
左议政金道喜等人又多次请求将赵秉铉处以
极刑,于是又过了一个月,
大王大妃金氏(
纯元王后)传旨
赐死赵秉铉。同年八月二十九日,赵秉铉在智岛谪所服下赐予的毒药而死,享年五十九岁。
咸丰三年(1853年,哲宗四年)恢复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