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腺癌
癌症
转移性腺癌(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指在临床上一种因为原发于其它器官系统的癌肿经过直接浸润蔓延或气道种植或淋巴管或血管等途径转移至其它器官并继续增殖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性质的癌肿的癌症。
病症定义
什么是转移性腺癌?转移性腺癌(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指在临床上一种因为原发于其它器官系统的癌肿经过直接浸润蔓延或气道种植或淋巴管或血管等途径转移至其它器官并继续增殖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性质的癌肿的癌症。转移性的意思是说癌症的患病的病灶不是原发的是从别的地方转移来的,就是俗称的“癌细胞扩散”。转移性腺癌的常见类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癌、转移性乳腺癌、转移性肺癌转移性肝癌腹膜转移癌转移性骨肿瘤等。
常见类型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tic carcinoma)约占颈部恶性肿瘤总数的3/4;在颈部肿块中 发病率仅次于慢性淋巴结炎甲状腺疾病原发癌灶绝大部分(85%)在头颈部,尤以鼻咽癌和甲状腺癌的转移最为多见。锁骨上窝转移性肿瘤的原发癌灶 多在胸腹部(包括肺、纵隔乳房、胃肠道、胰腺等);但胃肠道、胰腺癌肿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经胸导管多发生在左锁骨上窝。
转移性乳腺癌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乳腺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转移。转移性乳腺癌是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一个难点,但乳腺癌的肺转移、肝转移等,治疗后生存率都比较长,转移性乳腺癌治疗后生存率比较长,因此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不要轻易放弃。一般来说,乳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依次为肺及胸膜、骨骼、皮肤软组织、肝、脑。对于不同部位的转移,其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各不相同。肺为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开始一般表现为干咳,对抗菌素治疗无效。 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含铂类抗癌药(如PDD)化疗。象CAP方案,NVB+PDD方案等。一般能使60%以上患者的病灶在短期内达完全消退。
转移性肺癌
是指任何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各种形式转移至肺部的癌症,是恶性肿瘤晚期的体现,临床上极为常见。肺部是好发生转移瘤的器官,原因是:肺是大循环血流最后必须通过的第一道过滤器;肺循环低压系统,血流比较缓慢,肺部的凝血-纤溶活性比较高,利于癌细胞停滞和着床;肺血源来路丰富,接受肺动脉和支气管的动脉的双重血液供应。转移的途径包括血行转移,淋巴道转移,支气管的散播和直接侵犯。各个脏器癌症的肺转移首先为血行转移,淋巴道的转移多见盆腔,腹腔的癌症,支气管的散播很少见,但可见于支气管肺泡癌,直接侵犯多见于食管癌,乳腺癌和肝癌
转移性肝癌
由全身各脏器的癌肿转移至肝脏形成。由于肝脏接受肝动脉门静脉双重血供,血流量异常丰富,全身各脏器的恶性肿瘤大都可转移至肝脏。在原发性肝癌发病率低的区域,如北美和西北欧等地,继发性肝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为原发性肝癌的13~64 倍,中国二者较为接近。继发性肝癌有时与原发性肝癌不易区别,当原发癌灶比较隐匿时亚临床期继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资料表明,继发性肝癌如能早期发现并治疗,采取外科手术切除可获得痊愈或延长生命的明显疗效,故对继发性肝癌的诊断、治疗应持积极态度。
腹膜转移癌
(peritoneal metastatic carcinoma),别 名:转移性腹膜肿瘤。临床多见,是癌细胞经血路腹膜转移或腹膜直接种植生长所致。多继发于腹腔内肝、胃、结肠、胰腺和卵巢、子宫的癌肿和腹膜后的恶性肿瘤,也可继发于肺、脑、骨骼, 鼻咽部的肿瘤以及皮肤黑色素瘤等。此阶段的患者病情发展快、预后差,临床治疗难度大,多需采用联合治疗措施
转移性骨肿瘤
英文名:metastatictumorofbone,别名:骨转移恶性肿瘤转移瘤;骨的转移瘤。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主要是恶性肿瘤通过各种途径转移至骨骼并在骨内继续生长,形成子肿瘤。原发肿瘤诊断明确并经治疗后转移至骨骼一 般较易发现但原发肿瘤部位和症状隐匿以转移性骨肿瘤作为主要就诊主诉时,诊断上往往容易混淆甚至将转移性的骨肿瘤当做骨原发的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骨是肿瘤最常见的三个转移部位之一,因此转移性骨肿瘤在癌症患者中有一定的发病率。骨转移几乎可发生在所有的癌症患者中,特别常见于乳腺前列腺、肺、肾和甲状腺癌,约占80%~90%。有统计约3/4的癌症患者死亡时存在骨转移。有时骨转移先被发现,但并不是所有的骨转移肿瘤病例都能找到原发肿瘤。
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转移性腺癌,只要符合手术指征,应首选手术治疗,这对预后和延长生命期,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再转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提高治疗效果。转移性腺癌外科手术适应征:肺转移灶单个或几个局限于一块; 原发瘤已经完全控制;除病灶外,身体其他无转移瘤,无其他有效治疗方法; 病人一般情况良好,无手术禁忌证。转移性腺癌的手术方式以最大限度保留原器官为原则,尽量做于局部或楔形切除,为重复出现腺癌转移时,做再次器官切除保留条件。
2.放射治疗
转移性腺癌凡不适宜手术治疗者,而放疗又有一定的敏感性,都可行放疗。放射治疗还有抑制癌性疼痛的作用,可用于气管,食管受压或有疼痛的患者。放射线敏感的肿瘤包括:精原细胞癌,恶性淋巴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Ewing肉瘤等。乳腺癌,头颈部癌的肺转移,对放射线也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放疗不作为首选。
3.化学治疗
转移性肺癌的化学治疗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对化疗敏感的原发瘤,如绒毛上皮癌小细胞肺癌等所致的转移瘤,即使未做手术切除,也有相当效果。对于双肺播散性转移癌或合并胸水的患者,均应选择化疗。治疗方案应选择对原发瘤较为敏感的化疗药物进行联合化疗。部分的化疗药物有肺毒性,应避免使用。
是通过穿刺技术,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为转移癌提供血液供应的血管,包括肺动脉支气管动脉双重供血,而且血供丰富,是介入治疗病理基础。治疗一般先经左股静脉进行肺动脉灌注化疗,结束后行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局部包扎,再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原发瘤已得于良好的控制,无身体其他部位的转移,不适宜手术治疗,无介入禁忌征。两肺广泛分布者,要分别行两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一侧或一叶分布者,则行相应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转移瘤的双重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灌注的化疗药物对心脏及正常的肺组织不会造成损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22:50
目录
概述
病症定义
常见类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