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楼位于
山西省永济市区东向25公里的
中条山北麓的
王官风景名胜区。和
吊脚楼类似,转角楼也是
土家族的建筑中有艺术特点的
建筑之一,鄂西地区普遍流行。
简介
相关介绍
和
吊脚楼类似,转角楼也是土家族的建筑中有艺术特点的建筑之一,鄂西地区普遍流行。
建在室内名叫转角楼,建在室外即如今日之转角阳台。有“天井”的房子,楼上四角走廊相通,形成转角楼,也就是内阳台。转角楼看起来简单,可做起来不容易,俗话说:“石匠怕打石狮子,木匠怕建转角楼”。转角楼建造起来比吊脚楼的难度要大得多,画脉要求相当准确,两脉相合,长短相同,三边的“公母隼”,合拢要求斧口不差。如能允许设内
挑梁,那就容易多了,但习惯上不允许设斜梁,认为
斜梁不正,会出邪人,老木工们说,转角楼难就难在这里。
“正屋来自华夏建筑,楼子源于西南少数民族”,正屋与楼子相接处是土家独创的转角楼———“骡子屁股”。转角楼由一根“伞把柱”支撑,把屋顶水面分合为“四面水”(见上图)。“伞把柱”的上部、中部、下部分别凿上多个榫眼,上部榫眼和中部榫眼承载由骑、梁、柱、枋组成的四面“排扇”,以“伞把柱”为中心向四个不同方向呈放射状排列,如电扇的四面扇叶围绕中轴。“伞把柱”有三层这样的四面或三面扇叶围绕在上、中、下端,其中两面排扇没有落地,为底层留出开阔的内部空间。
正屋与厢房角度垂直但并不相连,正横屋排扇的两根“檐柱”相距约5尺,“大桃”相触,如此才能“转得开”,形成扇面一样的夹角。要是没有转角楼的话,正屋和厢房各自独立,那是
吊脚楼走向成熟的过渡形态。
彭家寨的房屋有一部分建有转角楼,其中以彭武才家最为规范。转角楼作为土家建筑一绝,让人在讲述时常常费尽心机却不得要领,即使是行家,也很为难:据彭继书老汉说,彭武才的一正两横“撮箕口”屋就曾让几个建筑系学生转了八天。还是照抄,修建时的复杂程度就不消讲得了,好在恩施地区,有着智慧头脑和精湛技艺的木匠、解匠、岩匠活跃于土家村寨。
欣赏土家建筑时,品味土家语言也有趣,
彭家寨人称转角楼为“骡子屁股”,真是恰如其分。马与驴相结合生骡子,正屋与横屋相连处衍生出“骡子屁股”。“叫驴子”是最难管束的动物,如
吊脚楼的楼子一般;马老成而持重,像正屋一样可供依附,而正屋与横屋有机结合,就催生出具
双重性格的骡子。
转角楼因其难修,一般多见于大户人家。倘家境一般,则多为“吞口屋”。土家先民称虎为“
吞口”。虎为图腾崇拜之物,在造房中,以
虎口形式较多,名叫“吞口”屋,即在大门两旁,各伸出七尺长的房子,并设“
耳门”左右相对,正面看去如变形虎口。一般右边为火垄,左边为厨房,中间的“吞口”可以做饭、乘凉或堆放杂物之用。这种形式的房子,一般以土垒墙、以瓦盖顶,土家人又叫它为“卧槽屋”,形容其如虎卧槽。如今鄂西地带农村造房仍采用这种形式。
土家族民居
和
吊脚楼类似,转角楼也是土家族的建筑中有艺术特点的建筑之一,鄂西地区普遍流行。
山歌好唱难开头,
铁匠难滚铁绣球,
岩匠难打岩狮子,
木匠难修转角楼。
歌中的“转角楼”,是土家民居正屋(座子)与横屋(厢房、楼子)转角处的“磨角”,在
彭家寨称其为“骡子屁股”,其“磨心”由一根“伞把柱”支撑。当年
张良皋教授在巴东调查一栋“仿佛有干栏意味”的民居时,在正屋与厢房相结处找到一根“伞把柱”后,才敢确认这是
土家吊脚楼,他在所著的《武陵土家》中写道:在正屋与横屋两根脊线的交点立起一根“伞把柱”或叫“将军柱”、“冲天炮”,承托正横两屋的梁枋,十分复杂,但又一丝不乱。
西四转角楼——慈禧庆寿工程
在北京西四十字路口的西北角和东北角,各有一座曲尺形的两层转角楼,西楼是
新华书店,东楼是工商银行。此二楼始建于1894年,是慈禧太后为庆贺60岁大寿而兴建的庆寿工程。
慈禧的60岁生日,是1894年阴历甲午年十月初十。为了举办隆重的庆典,一年前就已着手筹备。慈禧晚年的行事作派,处处刻意模仿乾隆。乾隆晚年营建了
宁寿宫,以备将皇位传给儿子
嘉庆之后,做
太上皇时养老居住。慈禧也于1889年55岁时,宣布撤帘归政给已经大婚亲政的光绪皇帝之后,搬入宁寿宫居住。乾隆过生日时,要去圆明园庆贺,并在沿途大摆排场,慈禧也计划去
颐和园风光一回。
慈禧的具体计划是,到了60岁生日那天,早上先在皇宫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贺,然后大排銮驾,浩浩荡荡,出皇宫
西华门,走北长街,折向
西安门大街,经
西四路口,往北沿
西四北大街,经新街口,出
西直门,直奔颐和园。然后在颐和园内听大戏,开大宴。为此,慈禧命
军机大臣、
礼亲王世铎担任庆典总办,按照当年乾隆的气派,除将皇宫、
颐和园妥为筹办外,还要在西华门至颐和园的几十里大道旁,沿途点缀景观,搭建经坛、戏台、彩殿、牌楼,组织僧道念经,戏班演戏,夹道欢迎,供她途中观览,这就是庆寿“点景”工程。西四路口的两座转角楼,就是在这次“点景”工程中营建的。建此楼作用,一是可以遮掩后面不够美观的民居,二是增添喜庆气氛,三是可以在楼上制高点设置警戒。
不料,正当庆典筹备紧锣密鼓进行之中,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黄海挑起
甲午战争。8月1日,中日互下宣战书。众所周知,慈禧的颐和园,是挪用了海军经费建成的,所以后来有人作诗讽刺说,北洋水师的铁舰全军覆没,倒是颐和园的石头船永不会沉。
战争搅乱了慈禧的庆寿计划。没有心情,也没有脸面再大事铺张的慈禧,不得不在9月25日下旨,取消在颐和园的庆典及沿途的“点景”工程。史载,1894年11月7日(即阴历十月初十),慈禧的60岁生日,只是在
宁寿宫中黯然度过的。
现在西四路口东北角的那座转角楼,虽然大体保持着原貌,但已是由工商银行重建的新楼,不再是原物了。只有西北角的转角楼,自解放后一直是新华书店西四书店,还是当年旧物。此楼是砖木结构,东、南两翼各面阔五间,成曲尺状连接,屋顶为灰瓦起脊,
檐柱为朱红油饰,梁柱檩柁用材壮硕,有别于一般民居,虽已历经整整110年风雨,仍能显出不凡的气势。
相关新闻
老成都转角楼
2010-06-13 06:21:00 来源: 华西都市报(成都)
如今的成都龙王庙正街70号是一条窄窄的小巷。时光流逝,百年的皂角树被推倒了,院中的老井被填埋了,碎石小径上竖起一排低矮瓦房,只有小巷深处的彩砖斗拱、转角绣楼还记录着宅院当年的模样。
昨日午后,老住户们凑在一起,掰着手指,数着那几间仅存的老房子,述说着那些深藏在小巷里的历史。
如今老房子仅剩4处
走进70号低矮的木门,仿佛进入一个交错的时空。小巷还保留着上世纪60年代老成都的样子,两排低矮的瓦房夹着青石板路,老人们坐在门前洗菜、聊天,笔直的桉树贴着老墙,伸出房顶。雨后的水汽里,混杂着淡淡的青草和砖土气味,浸染着小巷。
但这并不是这里最老的记忆,“付1号,付2号。”顺着门牌往里走,在巷子深处,一座砖木结构的老房显得与众不同。圆弧斗拱,斜砖门梁,漆木立柱,房里的住户辜女士说,这座房子是老院子仅存的几间旧房。
辜女士在这里住了50多年,但她说,在搬来之前,这里已经有三四户人家了。
沿着石板路继续向前走,穿过幽暗的过廊,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转角楼映入眼帘。三角拱、圆弧拱、单格窗、粉彩砖,与辜女士住宅风格相似。
我今年60岁了,1岁时就搬到院子里了。数起来,以前的老房子就只剩下4处了。”转角楼里住着沈、张两家人,1950年就已经搬到了院子里,老院子的一砖一瓦都留在了沈女士儿时的记忆里。
“辜婆婆的房子是以前院子的厢房,门口长着一棵枇杷树,再往前是老厨房,过去住在前院的人都在里面做饭。”沈女士掰着手指,一间一间数着仅存的几间老房子。
刘家大院有6道院门
“这里以前是刘家大院,是解放前地主刘仲宣的故居。”66岁的张女士与刘仲宣的儿子是小学同学,她
说,这个院子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以前街面上的院门,有近两人高,两座石狮子守在门前,门后的耳房内有专人值守。
当年,小巷是个大宅院,由3个连成一线的小四合院组成,如今的转角楼是宅院的最深处。从街面走到转角楼前,需要经过6道院门,每道门槛都有半米多高,半大的小孩子很难迈得过去,后庭老住户回家,必须一扇一扇地叫门,等到走到家门口,已经气喘吁吁了。
“那时的房子,是中西结合的,木门上雕着花草虫鱼。”沈女士说,当时的房子都是砖木结构,门窗上精雕细刻,正堂里的房梁上还附有彩绘。
大院里遍种果树花草,玉兰、
丁香、桃树、枇杷,从前门数到后院,3个小院的植物都不重样。前庭的一口老井,古色古香;中庭的皂角树,3人才能环抱,比院子的历史还要老;后庭内有一口硕大的石缸,缸内种着
水草,置有假山,养着金鱼,很好看。
院子渐渐变成了巷子
“院子越来越小,早就名不符实了。”坐在转角楼前,张女士感慨万千。这座昔日的绣楼,已经陈旧不堪,走在二楼的木板上,咯吱作响,早就不能住人了。
上世纪60年代,3座院子全被打通了,院门被逐一拆除,顺着以前院墙的位置建起了一排瓦房,老井被填埋,皂角树被推倒,花草间的碎石小径也盖上了
青石板,只有几间老房子和转角楼留了下来。
“这里住了好几代人,很多人都是这里出生的。”沈女士说,几十年来,由于院子里人口增多,房子也越建越多,院子变成了巷子,现在中间的石板路也变得狭窄了。
前几年,巷子正式修改了门牌号,旁边也建起楼房,现在的刘家院子已经面目全非。
“我的同学去年还回来过,还向我问起了这座院子的情况。”张女士说,刘家人在解放后,逐渐搬出了院子。刘仲宣的儿子在成年后,离开院子,现在在
西昌安了家,去年回到成都,还向她问起院子现在的情况,但是再没有到龙王庙的这处老宅看过一眼。实习记者肖翔摄影报道
报料人:罗先生线索奖:60元
小巷深处藏着老房子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磨黑古镇进行“走马转角楼”古建筑修缮保护
作者:普洱市旅… 文章来源:普洱市旅游网 更新时间:2008-10-31
位于宁洱县磨黑古镇中心的“走马转角楼”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房屋建盖于1946年,占地面积1159平方米,建筑面积1776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砖木“走马转角”四合院。整座建筑威严有气势,且设计精巧,正楼有三层,厢房及门楼各有两层,房间阁阁相通,可团团走遍,故称“走马转角楼”。其间龙飞凤舞的檐雕,各扇木格花窗、房屋柱脚石等局部都有工艺精湛的雕刻,颇具观赏和研究价值。解放前为盐商张孟希住宅,解放后收归国有,原为磨黑盐矿办公用房,2006年划归磨黑镇所有。
“6.3”地震后,“走马转角楼”因建盖年代久远而严重受损,出现椽子断裂、大面积漏雨等险情。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建筑,
磨黑镇党委、政府围绕建设“滇南
盐都、茶马古镇、革命老区、丽人故里”古镇保护规划,本着保护为主,抢修第一的原则,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拿出3.5万余元对“走马转角楼”建筑在不改变原貌的前提下进行修缮保护。对整栋建筑腐烂糟坏的屋顶椽子和歪斜的柱子进行更换、校正,对脱落和破损的瓦片进行更换加固,修缮面积达1776平方米,现在修缮工作已经结束并通过验收。
古镇居民杨发昌说:“走马转角楼”是我们磨黑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在雨季来临之前,政府拿出钱来对古建筑进行修缮,是办了件保护古镇的大好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