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女神”
月球探测器,是由日本于2007年9月14日发射,各探测器上共搭载了15种精密仪器,将围绕月球运行1年,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对月球进行全面观测,它将分析月球化学成分构成、矿产分布、地表特征等。JAXA在声明中说,所采集到的数据将用于研究月球起源和演化过程。
详细介绍
北京时间2007年9月14日上午9点31分,
月亮女神探测器由H-2A火箭在距
东京以南约1000km的
鹿儿岛县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SELENE)的人造卫星将由H2A火箭搭载,在
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升空。SELENE是Selen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Explorer的缩写,意为“月球探测工程”,同时也是
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该卫星长宽各为2.1米,高4.8米,大约3吨重,包括一个主探测器和两个子探测器。月亮女神探测器在轨干质量1984kg,造价320亿日元(约合2.72亿美元,19亿元人民币),由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负责研制。
按照发射计划,“月亮女神”的主探测器将在离月球表面大约100公里的轨道上环绕飞行。两个子探测器将被释放出去,它们各有分工,一个主要保障各探测器与地面的通信工作,另一个负责测量月球的
重力场。
“阿波罗”后最大探月计划
日本的“月亮女神”探月计划最早始于1999年。当时受到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启发,还有宇宙发展的需要,JAXA暗自综合了当时最新的开发技术,尝试开发出最先进的新型月球探测器。经过多年的努力,“月亮女神”的研制终于在2006年10月中旬进入最后调试阶段,但比预定时间延后了4年。
2007年9月14日,日本发射了“月亮女神”月球卫星。“月亮女神”号由主环绕器和两枚子卫星组成,日本航天界称为“继Apollo工程之后最大规模的月球探测任务”。
“月亮女神”月球探测器JAXA表示,此次探月计划总研发费用高达320亿日元(约合2.69亿美元),是继美国“阿波罗”号登月之后规模最大的探月计划。“阿波罗”计划主要是以月球赤道附近为中心展开考察活动,随后的许多月球考察也尚未获取月亮全球的详细观测数据。日本1990年曾发射过一个月球探测器,但只是飞越月球,并未进行绕月飞行,因此“月亮女神”是日本第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
为了引起公众的关注,JAXA还在日本国内发起了“寄愿月球”的活动,从民众写下的心愿和寄语中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把话语和人名刻在金属片上,随探测器一起飞往月球。
日本航天借月球崛起
日本曾在1970年发射第一枚卫星。冷战后,日本也一直努力跟上大国间的航天竞争。其宇航计划从超高速太空飞机、间谍卫星,到大推力火箭再到载人航天国际研究等,几乎涉及了所有航天重要领域,其国际航天合作非常频繁。2003年和2005年,日本两次成功发射子载人航天飞机。
日本曾在1991年启动“月球-A”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在1995年发射月球探测器“月球-A”。这一探测器计划携带两个穿透式着陆器,并在接近月球后将它们发射,用以探查月球内部构造、组成和热状态等。但由于着陆器技术难关迟迟未能攻破,致使先于着陆器10余年开发完成的探测器严重老化,JAXA不得不在2007年初宣布放弃这项耗资200多亿日元的计划。
尽管十几年苦心经营无果而终,但“月亮女神”计划的成功还是帮助日本在登月之路上迈出了第一步。根据JAXA的长期计划,从2005年到2015年,该机构将主要完成月球的探查和技术开发并投入实际运行;从2015年到2025年,将完成月球资源利用技术的技术积累;2025年将着手建立以月球表面为据点的月球空间活动站。
探测器介绍
“月亮女神”号探测器包括一个主轨道器和两颗小卫星(一颗是中继子卫星,一颗是“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无线电”子卫星),主轨道器将在距离月球100公里的环形轨道上飞行。
探月轨道飞行器主舱与子系统
探月轨道飞行器主舱是一个2.1 x 2.1 x 4.8米的盒形舱,盒形舱被分成了一个顶部长为2.8米的上层舱和1.2米的下层舱,上层舱称之为任务舱,主要装载大部分科学设备,而下层舱为推进舱。探月飞船的一边安装有一个太阳帆板,另一边与太阳能电池板成90度的地方安装有一个1.3米的高增益天线。探月飞船的顶端伸出一个12米的磁强计转臂,任务舱的顶部和底部安装了四个15米无线电声波探测器天线。探月飞船总发射质量为2885千克,这其中包括了795千克的推进剂和两个卫星。
为探月飞船提供电源的太阳能电池板由22平方米的GaAs/Ge电池组成,可以提供3486瓦的电力,为四个容量为50伏和35安的镍电池充电。通过高增益天线的S波段和X波段与60米直径地面圆形卫星接收器进行通信连接,X波段向下链接数据传输率高达10Mbps,S波段向下链接数据传输率为40或2kbps。四个S波段全方向天线用于向上传输指令,数据传输率为1kbps。飞船搭载的数据记录器容量为10Gbytes。飞船通过散热器、天窗和加热器来进行热量控制。
推进舱中安装有一个500N的二元推进剂(NTO/N2H4)主发动机。通过12个二元推进剂20N推进器来控制轨道保持和偏轨倾斜姿态。由8个单元推进剂1N推进器来控制滚转姿态。探月飞船使用四个太阳传感器、两个惯性测量器、两个星象跟踪仪、4个20Nms反力轮和推进器来三轴稳定姿态控制。任务舱g携带有13个仪器,用于科学研究:多频带成像仪、地形相机、高清晰电视摄影机、光谱轮廓仪、X射线分光计、伽马射线分光计、雷达声波探测器、激光测度计、磁力计、等离子体成像仪、带电粒子分光计、等离子体分析仪和无线电科学设备。
“月亮女神”探测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无线电子卫星是一个0.99 x 0.99 x 0.65米八边形圆柱体,质量为53千克。子卫星顶端安装了一个偶极天线。探月飞船稳定转速为10转/分,不带推进装置。电源由一个安装在卫星侧面的70 瓦硅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可为一个13安和26伏镍氢电池充电。子卫星上有一个X波段和3个S波段无线电源。卫星与无线电中继卫星结合起来,可以从地面进行微分甚长基线干涉测量观测。飞船将在100 x 800公里极地轨道上运行,有望在轨道上飞行一年时间。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无线电卫星和无线电中继卫星在脱离前安装在任务的顶端。
小卫星:无线电中继子卫星
无线电中继子卫星类似于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无线电卫星,是一个0.99 x 0.99 x 0.65米八角形的圆柱形卫星,质量为53千克。无线电中继子卫星顶端安装有一个偶极天线,四个小S波段小天线安装在飞船上,有两个在飞船顶端,另外两个在底端。飞船稳定旋转率为10转/分,不带推进装置。电源由一个安装在卫星侧面的70瓦硅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可为一个13安和26伏镍氢电池充电。无线电中继子卫星有一个X波段和3个S波段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无线电源和一个异频雷达收发机,可为一个地面站和位于100 x 2400公里轨道对月球远端重力场进行研究的轨道飞行器转发4路多普勒距离修正信号。飞船轨道飞行寿命有望达一年以上。
主探测器
主探测器呈箱形,上半部是长2.8m、搭载大部分有效载荷的任务舱,下半部是长1.2m的推进剂储箱。太阳翼位于探测器一侧,入轨展开后,直径1.3m的高增益天线与太阳翼成90°;探测器顶部伸出12m长的磁强计探头,探测器顶部和底部各伸出长15m的测月雷达的偶极天线。星上能源由面积22m2、最大功率3486W的砷化镓/锗(GaAs/Ge)太阳电池阵和4个50V、35Ah的镍氢电池提供。
测控通信由S和X频段的高增益天线完成。其中,科学数据经X频段传输,由64m天线地面站负责接收,下行码速率为10Mbit/s。工程测控数据经S频段传输,由40m天线地面站负责接收,下行码速率为2kbit/s。另有测控系统的4座S频段全向天线提供数据上行业务,数据上行码速率为101kbit/s。主探测器的星上数据存储容量为10Gbyte。
科学目标
“月亮女神”月球探测器设计的主要科学目标有三个:一是探索月球和地球的起源,研究月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二是观测月球的空间环境;三是利用月球观测外太空。为实现这些科学目标,“月亮女神”共搭载15种有效载荷,主要包括:X射线谱仪、伽马射线谱仪、多光谱成像仪、连续光谱测量仪、地形测绘相机、激光高度计、测月雷达、月球磁强计、带电粒子谱仪、等离子体分析仪、上层大气和等离子体成像仪等,还有中继子卫星、VLBI射电源子卫星以及高清电视摄像机。受外部因素制约和空间环境影响,“月亮女神”的
X射线谱仪、伽马射线谱仪、测月雷达、带电粒子谱仪等有效载荷也先后出现各种故障,但整体科学探测基本按预定计划进行,获得了大量新的、有价值的科学探测数据。
三大探月使命
“月亮女神”探测器将帮助揭开月球之迷。它将发现什么呢?
与其它探月使命相比,“月亮女神”深测器将对月球进行更加精确的研究。
1. 月球科学
地球表面始终火山活动,而地球内部则存在地幔熔岩对流运动,因此地球经常会发生变化,这使得我们无法了解地球最初的形态。如果我们通过“月亮女神”深测器的观测掌握了月球的详细资料,我们就可以解开月球何时及如何形成之迷。
→通过研究月球的起源,我们可以找到与地球的形成和早期太阳系有关的线索。
2. 月球上的科学
地球有大气环绕,而月球没有。因此太阳光直接照射在月球表面。“月亮女神”深测器将围绕月球旋转1年的时间,研究太阳对月球造成的影响。
→观测结果对人类未来在月球上的活动(比如建造月球基地)非常重要。
3. 从月球观测地球
除了观测月球之外,“月亮女神”深测器还将装备观测其它事物的设备。太空环境适宜于观测太空中的电磁波,因为太空中没有来自电视和手机的人造电磁波。此外, “月亮女神”深测器还能从月球观测地球北极和南极的极光,从而研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通过从月球观察太空和地球,我们可以得到从地球上很难得到的观测资料。
“月亮女神”发射后在进入月球轨道之前会绕地球飞行两圈,然后飞往月球。“月亮女神”探测器主轨道飞行器然后会与无线电中继卫星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无线电卫星分离,在月球100公里高度轨道上空绕月球两极飞行,对月球表面进行为期一年多的观测。每个小卫星会绕不同的椭圆轨道对月球进行观测。
迈出登月第一步
日本对月球探索的兴趣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缪斯A科学卫星进入太空,这使日本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3个探测月球的国家。然而,在之后的几年内,缪斯A坠毁月球、“月球-A”计划几经周折最后胎死腹中,日本的探月之路陷入低迷。
1999年,在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启发下,日本宇航开发机构推出了自“阿波罗计划以后规模最大、同时也是最复杂的”“月亮女神”探月计划。经过多年努力,“月亮女神”将在本月中旬发射,这将为日本的月球基地等远景计划奠定基础。
日本宇航开发机构8月中旬宣布,耗资2.69亿美元、重达3吨的“月亮女神”探测器将于9月13日由日本自主建造的H2A火箭携带升空。这是日本为未来登陆月球迈出的第一步,也是继美国“阿波罗”计划之后最大的月球探测项目。
缪斯A卫星坠毁月球
日本对月球探索的兴趣由来已久,但是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在技术、研究活动统筹方面出现的问题,日本的探月计划始终磕磕绊绊,未能顺利实施。
日本的探月计划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启动。日本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是1990年1月发射的缪斯A科学卫星。这颗卫星进入太空后更名为“飞天”号,是日本第一次发射接近月球的科学卫星,也使日本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3个探测月球的国家。
该探月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试探性的,其主要目的是协助日本科学家掌握探月以及其他宇航计划所必需的空间探索和轨道控制技术。
缪斯A卫星在发射成功后向月球轨道放出了一个小型探测卫星,但是这枚小型探测卫星很快就出现了故障而告失灵。缪斯A卫星本身在绕地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最终在1993年4月坠毁在月球上,这一探月计划宣告失败。
到目前为止,缪斯A卫星是日本唯一发射上天的探月器。在吸取了这次探月计划失败的教训以后,日本在1991年度又启动了月球A计划,其主要目标是在1995年度发射月球探测器“月球-A”。
由于在研究过程中缺乏统筹安排,同时又太过急于求成,虽然探测器在1996年就已开发成功,但着陆器的技术难关一直难以攻破。经过6次延期,着陆器的研发难题目前已被解决,然而在仓库中沉睡10多年的探测器已严重老化而无法发射。日本宇航开发机构被迫于2010年1月取消了已持续10余年的“月球-A”探月计划。
“月亮女神”卷土重来
1999年,在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启发下,日本宇航开发机构综合了当时最新的开发技术,开始了研制新型月球探测器的尝试,这也就是后来的“月亮女神”探月计划。经过多年的努力,“月亮女神”探月器终于在2006年10月中旬进入最后调试阶段,但是之后又由于技术故障而推迟了几次,如果2010年9月中旬月亮女神探月器能顺利升空,也已经比原定时间延后了5年。
日本宇航开发机构认为,“月亮女神”探月计划是自美国阿波罗计划以后规模最大、同时也是最复杂的探月计划。
在充足资金的保证下,月亮女神号探测卫星也难逃失败与坎坷。在月亮女神计划之前,日本曾经研制了17年的月球探测器---月球A因为火箭发射技术问题迟迟不能升空,导致探测器上的相关科学技术随时间“老化”而升空流产。月亮女神探测卫星同样在发射火箭的技术问题上遇到了阻碍。最初因为火箭发射一次次出现技术故障,使得后续计划不得不延期。2003年,一只H-2A火箭在发射后又偏离了预定轨道,日本被迫将其摧毁,重新审视火箭的技术细节。
“月亮女神”探月计划负责人Yoshisada Takizawa表示,该探测器将在为期一年的绕月飞行中利用14个传感器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日本科学家希望通过这些仪器了解月球表面成分和矿物组成、月球表面和次表面的结构、重力场、磁力场、高能粒子环境以及月球的等离子区等。Takizawa说,通过上述研究活动,有望能进一步揭开月球的起源及演进的秘密。
“月亮女神”号探测器在发射升空后需要5天才能飞临月球,此后将以离月球最近120公里、最远1.3万公里的椭圆形轨道绕月飞行。在先后放出中继子卫星和射电干涉子卫星之后,主轨道器将调整运行至距月球100公里的圆形轨道上运行一年。
日本宇航开发机构认为,如果“月亮女神”探月计划进展顺利,那么日本进一步探索月球及太阳系行星也就做好了铺垫。
30年内建月球基地
按照日本宇航开发机构的近景计划,月亮女神2号预计于2012年发射,月亮女神X号也将于2017年发射。这些探月计划可能包括月球车、月球望远镜研制以及在月球表面建立科学设备网络等内容,日本月球天文台也有望于2010-2020年建立。
日本宇航开发机构还制定了一个月球研究开发的远景计划,即在月球上建立“太空港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还打算进行更多的探月计划和可能的月球资源利用计划。而此次“月亮女神”探测器收集到的数据将对今后的研究奠定重要的基础。
早在1996年,日本提出了建造永久月球基地的计划,预计投资260多亿美元,在之后的30年之内建成月球基地,包括居住、氧和能源生产厂以及月球天文台等。
2005年1月,日本宇航开发机构重新公布了未来20年的太空开发远景规划草案,主要规划就是建立无人月球基地、通过国际合作开展载人航天活动以及建设作为小行星探测中转站的空港等。
最近,媒体还披露了日本宇航开发机构建造有人活动的月球基地的计划。日本宇航开发机构计划在2015年向月球发射机器人进行探测,并开始在月球上建立以太阳能为能源的人类研究基地。为此,日本还将在2025年之前建造像美国航天飞机一样的载人航天飞船。这一计划还包括在地球上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如海啸时,使用卫星来传送有关疏散和救援的信息,确定地球上人们的位置等。
据日本媒体报道,为实施上述计划,日本宇航开发机构的预算可能至少要增加5倍,达到570亿美元。
尽管目前这些计划尚无经费落实,但是日本宇航开发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够得到政府支持,以在利用月球方面采取更多重要的步骤。
H-IIA大型运载火箭介绍
H-IIA是日本主要的大型运载火箭。充分利用H-IIA运载火箭技术可以满足不同的发射需求,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的特点。通过简化设计,改进制造效率和发射过程,H-IIA成为全球效费比最高的发射系统之一,其发射成本降低了一半以上。
日本探月计划
日本是第三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1990年1月,日本率先打破了美俄垄断,成功发射了“飞天号”月球探测器。该探测器重182千克,用于地—月轨道环境探测。1993年,“飞天号”撞上月球,结束工作。
1996年,日本提出建造永久性月球基地的计划,预计投资260多亿美元,30年内建成月球基地,包括居住、氧和能源生产厂以及
月球天文台等,并计划在2005年将漫游车送上月球。
2003年,由于接连发射卫星失败,日本当局曾正式表明“十年内不会进行载人太空计划”,这等于是宣布放弃送人上太空的计划。
在美国新探月计划的带动下,目前日本正在启动新的探月计划,设想于2006年发射“Selene-A”卫星和“Selene-B”卫星。其重点是研究月球构造和演变过程,同时为日本自己资源贫乏寻找出路。据称“A”卫星(或称“月球八号”)进入月球轨道时,探测器会发射两个鱼雷状的小探测器,打入月球表面下2米深处,其中一个将被安置在面向地球的一面,另一个被安置在背向地球的一面,都带有地震仪、检波仪和热传感器,用来探测月震和监视月球热辐射,收集月球内部信息及月核绘图;“B”卫星(或称“月亮女神”)是比“A”卫星更大的轨道器,它将绘制更详尽的月球图,使用仪器包括X射线和伽马射线光谱仪、地形摄影机、激光测高仪和雷达探测器等。探测器将拍摄高分辨照片及时向地球传输数据,为科学家研究月球内部结构以及月球起源和演化提供重要线索与依据。
2005年1月6日,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JAXA)又提出在比月球更远的“宇宙深处”建造观测宇宙和探测行星的“深宇宙港”的中间报告。内容涉及数十年后日本宇宙开发的长期目标,即在月球表面建立无人宇宙基地,并在比月球更远的地方建立“深宇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