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氏鲟
鲟科鲟属鱼类
长江鲟是鲟形目鲟科鲟属鱼类,又名达氏鲟、鲟鱼、鳇鱼、沙腊子。体长,呈梭形;头呈楔形,背面极粗糙,盖有6个菱形的骨片;吻较狭,前端尖,稍向上翘,其背部亦有16个小菱形骨片;口下位,成一横裂,上下唇具有细小的乳突,口能自由伸缩,吻的腹面有须2对;鳃膜附着于鳃峡上,左右分离;体表其它部分裸露,且多数粗糙;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体背部和侧面呈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各鳍青灰色,其边缘为白色。
动物学史
名称来源:在生物学分类上,曾定名达氏鲟,如《中国动物志》《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8版)、《黄河鱼类志》、长江水产研究所等收录的名称皆为达氏鲟。2021年2月5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版)发布后,更名为长江鲟。
形态特征
长江鲟成熟个体的体长分布在75-105厘米,体重为4.5-12.5千克;雌性为6-8龄,体长为99-108厘米,体重为9-15.9千克。长江鲟最小性成熟个体,雄性为4龄,雌性为6龄。
背鳍48-53;臀鳍32-34;胸鳍38-39;腹鳍30-31。鳃耙19-55。体长为体高的6.70-8.83倍,为头长的2.77-3.25倍;头长为吻长的1.97-2.13倍,为眼径的8.79-18.00倍,为眼间隔的3.60-4.12倍。
体长梭形,胸鳍前部平扁,后部侧扁。头呈楔头形。吻端尖细,稍向上翘。鼻孔大,位眼前方。眼小,均位头侧中央部。口下位,横裂,能伸缩,上下唇具有许多细小突起。吻的腹面具2对长触须,其长约等于须基距口前缘的1/2。鳃裂大。鳃耙多且排列紧密,薄片状。背鳍1个,后位,起点在腹鳍之后,近于尾鳍。臀鳍起点稍后于背鳍。胸鳍位低,位鳃孔后下方。腹鳍后缘凹形、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
幼鱼皮肤粗糙,成体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光滑面。体具5纵行骨板,背鳍前面有9-14块,第一块骨板不特别大,背鳍后有1-2块;体侧骨板31-40块;腹侧骨板10-12块;臀鳍前后各有1-2块大骨板。成熟鱼额、顶骨在背中线上彼此紧接或相嵌,不留颌、顶骨间缝(或间孔)。脊柱结构上,有27枚左右完整的壳状椎体;在两枚基背片之间只有1枚间背片。尿殖管结构上,长江鲟的内输卵管游离部分较长,后端有小孔,雄体有细长的内输卵管盲管。
体背部和侧板以上为灰黑色或灰褐色,侧骨板至腹骨板之间为乳白色,腹部黄白色或乳白色。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长江鲟属于淡水定居性鱼类,略有集群,是一种广温性鱼类,生活适应水温范围1-32℃。天然环境中长江鲟喜欢在较暗的底层缓流水体中活动,经常栖息在8-10米的江河浅水区,底质为沙质或碛滩,有较多的腐殖质和底栖生物。在岩礁、沙底、卵石区域游动、觅食。冬季在有缓流的河道中越冬,立春后在江水回温至12℃以上时开始溯水上游到长江的干支流摄食产卵。
生活习性
洄游
长江鲟同中华鲟一样属于洄游性鱼类,不同的是长江鲟不作远距离的洄游。
食性
长江鲟怕强光,怕噪音干扰,喜在夜间安静的环境下摄食。食物种类完全是淡水类型,为杂食性鱼类,主要食物有蜻蜓目、蜉蝣目、摇蚊科、寡毛类等昆虫幼虫及底栖无脊椎动物,其次也食某些高等植物的碎屑以及藻类等。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食物的种类有一定的变化。体长在100毫米以下的个体,主要以水生寡毛类昆虫幼虫和浮游动物为食;体长100-200毫米时则以水生寡毛类和小型的底栖鱼类为主要食物;体长在200毫米以上时,食物的种类增多,以蜻蜓目幼虫、摇蚊幼虫和水生寡毛类为主要食物,另外,也食各种水生维管束植物。
在人工培育条件下,经驯化可摄食丰年虫幼虫、水蚯蚓和配合颗粒饲料等,在稚鱼、幼鱼阶段以摄食丰年虫幼虫或剁碎水蚯蚓为食,随着个体的长大,饵料中逐步少量添加配合饲料进行饵料驯化,长江鲟幼鱼饵料驯化难度比中华鲟、史氏鲟、达氏鳇等幼鱼的驯食难度大,一般中华鲟、史氏鲟、达氏鳇15天左右就可以完全驯化转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长江鲟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驯化成功,甚至更久。饵料驯化期间,若饵料投喂量不足,会出现残食现象,体长达15厘米以上时这种残食行为将会逐步消失。
生长
长江鲟的生长快慢与外源因子密切相关,如水温的高低,摄食量的多少以及饵料营养价值的高低等。生长适宜水温18-25℃,其中水温20℃为最适生长水温,水温低于13℃或超过28℃时,长江鲟的生长速度明显变慢,摄食量明显减少。对人工养殖条件下长江鲟生长特性进行研究表明:平均体重617.27克、体长43.28厘米的长江鲟,经过140天的人工养殖,平均体重1379.32克、体长53.55厘米,日生长0.09厘米,日增重5.44克。
从1972-1975年在长江上游收集到的120尾长江鲟的统计结果看,长江鲟0-1年龄平均全长21.3厘米,体重0.075千克;1-1+年龄,44.1厘米,0.625千克;2年龄,55厘米,1.3千克;3年龄,68.2厘米,3.05千克;4年龄,77.5厘米,4.25千克;5年龄,86.5厘米,6.6千克;6年龄,95.5厘米,8.6千克;7年龄,101厘米,11.85千克;8年龄,106厘米,14.7千克。长江鲟的年龄组成以低龄为主,0-1年龄占65%左右,1-1+年龄占25%左右。
分布范围
在20世纪中叶之前,一直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支流,上溯可达乌江、嘉陵江、渠江、沱江、岷江及金沙江等下游。2019年野外灭绝,分布于长江中上游,以及与一些支流的汇合处。然而,在河流中观察到的大多数个体来自大规模释放。
繁殖方式
自然界中长江鲟雌鱼性成熟年龄为6-8龄,体重9-15.9千克,雄鱼性成熟年龄为4-7龄,体重4.5-12.5千克,生殖期有春、秋两个繁殖期,春季(3-4月)和秋季(11-12月),产卵适宜水温16-19℃,绝对怀量6.0-13.0万粒,卵径2.8-3.5毫米。性成熟的雄鱼比雌鱼小,体色也较深。性成熟的长江鲟在繁殖季节会沿江上溯至长江宜宾以上江段进行产卵繁殖,长江鲟的卵为沉性和黏性卵,卵粒粘附在产卵场的石滩底发育。
2023年3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进行的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试验成功。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野外灭绝(EW)。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15年5月20日)——极危(CR)。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1998年)——Ⅰ级。
种群现状
长江鲟曾经是长江上游干流和主要支流的渔业捕捞对象之一,20世纪70年代初,长江鲟曾经占合江渔业总产量的4-10%(四川省长江水产资源调查组,1988)。此后,长江鲟的资源量急剧下降,据统计,1982年长江鲟实行禁捕后,截至2000年,在长江上游,长江鲟仍有一定的误捕量,但葛洲坝下游自1994年以后再没有发现过长江鲟。
于2002年春季、2006年春季和冬季在四川宜宾地区江段组织进行了三次科研捕捞调查,仅于2002年5月7日在屏山福延镇江段收集到误捕的1尾体重约600克的长江鲟(全长55厘米,体长43厘米)。
1982-2019年的捕获数据表明,自2008年以来,每年有数百条被捕获,全部来自人工流放。
2022年9月6日下午约6时,湖北省团风县渔政执法大队接到市民王先生求助后,在团风县罗霍洲网红沙滩救助了一尾长江鲟。这尾救助的长江鲟是放流到长江中的,这尾个体肯定在野外存活了很长时间,并且身体状况比较好,这是长江大保护成效的一个活生生的案例。
2022年11月2日上午,在湖南益阳南县茅草街“南洞庭湖草龟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监测到一尾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鲟,这是科研人员首次在洞庭湖水域监测到该物种。
2023年3月21日上午,“长江鲟野化繁殖实验”取得突破性成果,此前被宣布“野外灭绝”的长江鲟在长江天然水域实现自然产卵,跨出了恢复野外种群的关键一步。
2024年4月9日消息,2024长江鲟野外天然水域产卵场改造与自然繁殖试验取得成功,为实现长江鲟野外种群重建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次试验在2023年实现长江鲟人工产卵巢调控繁殖试验成功基础上,对长江宜宾江安竹岛叉江2万多平方米天然开阔水域实施了流速营造、底质改良、大江引水等生态修复措施,改造人工产卵场150平方米。2024年3月22日起,科研人员向试验区引入人工繁殖子一代8-12龄成熟雄性和雌性长江鲟各31尾;3月31日—4月1日期间观察到长江鲟自主选择改造的产卵场并出现自由聚群、追逐、快速摆尾、跳跃等繁殖行为,4月6日再次观察长江鲟自然繁殖行为并成功采集到受精卵。这是首次实现让人工放流的长江鲟在改造的产卵场自由产卵繁殖,为长江鲟原位栖息地修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2024年5月20日,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开展磨刀溪云阳段新津乡鱼类资源监测时,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鲟。
2024年6月16日,西南大学科研人员在三峡库区长江一级支流汤溪河云阳段,监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鲟5尾。这也是科研人员首次在汤溪河水域监测到长江鲟。
2024年8月,一位水下摄影爱好者在长江上游金沙江云南水富段拍摄到珍稀鱼类长江鲟。此次是群众首次与长江鲟近距离接触。
2024年10月14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科研监测,一次性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长江鲟38尾,刷新了自2021年以来的单日单船监测数据。
濒危原因
长江鲟资源枯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能是幼鱼资源的破坏和过度捕捞所致,但长江上游的环境污染和航道整治、挖沙活动,也是不可低估的致危原因。由于过度捕捞以及长江水域污染的原因,使得长江鲟野生资源破坏极为严重,再加上长江葛洲坝、三峡大坝水电工程的修建,阻隔了长江鲟洄游产卵的通道,对长江鲟的生存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长江鲟自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长江流域已很少捕到其个体。
保护措施
早在1972年,中国农业部下达了“长江水产资源调查”和“长江鲟鱼专项调查”两个科研项目,撰写有“长江鲟鱼类生物学及人工繁殖研究”一书,对长江中的中华鲟、长江鲟和长江白鲟的形态学、生物学、生态学以及资源状况做了系统的描述。
早在1976年,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开展了长江鲟的人工繁殖,当年成功地催产了江中捕捞的成熟长江鲟,获得1300余尾鱼苗。随后,开展了长江鲟池塘驯化繁殖研究,于1976-1980年完成了从受精卵到成鱼再产卵的全人工繁殖驯化过程(四川省长江水产资源调查组,1988)。
2000年,在长江上游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长江上游地区开始实行2月至4月三个月的季节性捕鱼禁令。
2003年,四川省宜宾珍稀动物研究所(民营)再次进行了长江鲟人工繁殖试验,获得受精卵12万多颗,出苗约2万尾。
2005年扩大了该保护区的面积,以减轻水力发电项目与维持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冲突。
2007年4月在宜宾向长江放流平均全长75厘米、体重2.1千克的长江鲟2000尾。放流前,对其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和生物学测量,并对其中500尾进行了多重标记。
2013年和2018年分别由长江水产研究所成功进行第二代和第三代繁殖。从2007-2018年,约有20万条幼鱼被放归长江上游进行种群恢复。2018年,大约40条成熟个体被释放到同一水域。到2021年,长江干流全面禁渔。
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正式实施10年禁渔,禁捕水域涵盖长江鲟分布区域。
主要价值
经济
长江鲟为长江中上游的中型经济鱼类,在长江渔业中不占明显地位,其产量常与中华鲟统计在一起,故未有此种鱼的产量。肉味丰腴,卵子经盐渍后尤为美味,另外,鳔和脊索可制成鱼胶。(仅限养殖鱼类)
科研
长江鲟、中华鲟白鲟(Psephurus gladius)是中国长江流域特有的珍贵鱼类,有“水中大熊猫”“水中活化石”之称,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研究长江鲟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殖技术,对恢复长江鲟自然种群,保护生态环境和进行商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文化
中国国家邮政总局分别于1994年和2001年两度发行该物种的特种邮票。
相关事件
2020年8月7日上午,泸州市人民检察院举行一场关于该物种的公开听证。
2022年11月2日,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洞庭湖水域监测到长江鲟。
2023年3月,在四川宜宾市江安县开展的“长江鲟野化繁殖实验”中了解到,此前被宣布“野外灭绝”的长江鲟,时隔23年后在天然水域首次实现自然产卵,并在同一环境下,成功孵化出首批长江鲟幼苗,跨出了恢复野外种群极为关键的一步。
2023年4月16日,农业农村部在四川宜宾江安县组织召开“长江鲟天然水域繁殖试验”成果鉴定会。会议宣布,长江鲟天然水域繁殖试验首次成功,试验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2024年4月,2024长江鲟野外天然水域产卵场改造与自然繁殖试验取得成功。
2024年4月16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牵头主持实施的“长江鲟天然水域产卵场改造与自然繁殖试验”成果在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通过专家鉴定,标志着我国首次长江鲟天然水域产卵场改造与自然繁殖试验成功,填补了长江鲟野外种群重建关键一环。
参考资料
达氏鲟.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Acipenser dabryanus.fischlexikon.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0 09:12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