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猛鳄科(Prestosuchidae)是群三叠纪肉食性主龙类。它们是陆地上大型、活耀的顶级掠食者,身长2.5到6、7米。它们在那个时代继承引鳄科在大型主龙类的地位。它们与引鳄科的体型相似,在头颅与遗骸上的某些特征也有相似点,迅猛鳄科较先进的地方在于它们的直立方式、类似鳄鱼的足踝,显示更有效率的方式。迅猛鳄科繁盛于中三叠纪,以及晚三叠纪早期,化石在欧洲、印度、坦噶尼喀、阿根廷等地发现。然而专家们同意关注这生物群的
种系发生学关系,哪些属该被列入,迅猛鳄科是否与劳氏鳄科是有所区别的科。
在1967年,阿尔弗雷德·罗默(Alfred Sherwood Romer)将原置于引鳄科之下的蜥鳄、劳氏鳄,改置于迅猛鳄科之下,该科当时也包括迅猛鳄、Procerosuchus、以及查理格发现的曼达鳄。
迅猛鳄科经常被置于劳氏鳄科之下(e.g. Gauthier, 1986, Benton & Clark 1988, Benton & Walker 2002),它们有时被认为是伪鳄亚目单系群之下坚蜥类的姐妹生物群(Juul, 1994),或者被认为是基础镶嵌踝类主龙与更先进的主龙类两者之间的的小演化支,例如坚蜥科、劳氏鳄科(Gower, 2002)。J. Michael Parrish在1993年对于鳄型踝关节类(Crocodylotarsi)的
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将迅猛鳄科(包括:迅猛鳄、铁沁鳄、蜥鳄)独立于鳄形超目、
波波龙科、劳氏鳄科、坚蜥目等演化支之外。在大多数的演化树里,迅猛鳄科被认为比植龙目与鸟鳄科更为先进,但较波波龙科与坚蜥目原始。
保罗·塞里诺在2005年将迅猛鳄科定义为:包含迅猛鳄(Prestosuchus chiniquensis),但不包含劳氏鳄(Rauisuchus tiradentes)、坚蜥(Aetosaurus ferratus)、波波龙(Poposaurus gracilis)、尼罗鳄在内的最大演化支。
已知最早的迅猛鳄类是安尼西阶坦噶尼喀的曼达鳄。它们已经是大型动物,身长约4.75米。另一个相似但较小的物种,是中三叠纪(安尼西阶到拉丁阶)瑞士与北意大利的提蜥龙,身长约2.5米,但铁沁鳄可能与Mandasuchus是同一属。巨型的Batrachotomus,身长约6米,发现于中三叠纪晚拉丁阶时期的德国;而发现于晚三叠纪早期(卡尼阶)南美的迅猛鳄,可能是Batrachotomus血缘相近的物种(Gower 2002)。Yarasuchus是种发现于中三叠纪印度的小型物种,似乎也属于这一科(Sen 2005)。蜥鳄是种巨大的肉食性动物,身长约6、7米长,化石在晚卡尼阶的阿根廷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