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河
海河流域蓟运河的支流
还乡河,古称浭水(庚水)。海河流域北系蓟运河的支流。还乡河发源于河北省迁西县新集以南泉庄村,流经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玉田县,在宁河汇入蓟运河入海。全长160公里,在丰润境内60公里,流域面积460平方公里。还乡河原为常年河,因水量大部分控制在上游水库,已成为季节河流。
河流概况
简介
还乡河古称浭水(庚水)。海河流域北系蓟运河的支流。
还乡河发源于迁西县新集以南泉庄村,流经夹河,新庄子,到岩口入丰润境,向西南入邱庄水库,从水库往南流经左家坞、泉河头至城关,河道西折经高丽铺、七树庄镇,再折向西南经田富庄、白官屯、等村镇,从燕子河三百户屯南出境入玉田县
在宁河汇入蓟运河入海。全长160公里,在丰润境内60公里,流域面积460平方公里。
还乡河原为常年河,因水量大部分控制在上游水库,已成为季节河流。
名称由来
相传,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徽宗赵佶被金掳获,解五国城,途径丰润浭水河,徽宗驻马桥头,凝视西流浭水叹道:“凡水皆东,唯此独西,吾安得似次水还乡乎?”后浭水易名还乡河。
从新集逆河而上,东行3里,有一个美丽的山村,名叫泉庄。
在这个村的东南角有一口长4米,宽2米,深2米的方塘,塘内泉水粼粼,清澈而透明,潺潺湲湲向西流去,这便是蜿蜒在华北平原上130公里长的还乡河的源头。
丰润县志》云:“一泉涌出,汇成方塘,澄碧中喷珠累累,西流成河。”泉庄声云寺碑记云:“(迁安)城西北七十余里,有村曰泉庄,山不在高而秀,水不在深而洁,还乡之水发源在焉。”
乾隆二十年(1755年)修纂的《丰润县志》中,载有《国朝怡贤亲王营田奏议》,分析了丰润的地理及河流状况,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治理之策。
历史兴修
丰润隶属蓟州,其北部“负山带水,涌地成泉”,水资源丰富。
允祥在对丰润西北部的天宫寺、牛鹿山、铁城坎地方进行实地勘察之后提出:于以上地方及沿河积水之处,“或疏泉,或引河,可种稻田数百亩,多至千余亩而止”。
丰润西南地方,为陡河所经之地,河旁村庄有上稻地、下稻地、官渠等,自古以来就是“圩田种稻之处”,而且自宣各庄以下地方,“至今稻田数百顷,村农以此多至饶裕”。
(乾隆二十年《丰润县志·山川》)鉴于此,允祥提出:如果将这些地方的经验推而广之,在陡河沿岸修筑堤防,多设水闸,根据水旱情况及时对河水加以存蓄、排泄,不必另行筹划,就可以在沿河两岸拓展出无数水田。
丰润县南部毗邻渤海,是众水所归之地。
这里田野广袤,平畴万顷,土质肥沃,水源充足。三家河、汊河、龙堂湾河、泥河四河之水源源不断,穿境而过,向西入蓟运河
可是,自古以来只有听任河水滚滚西逝,“而田畴不沾勺水之利,为可惜也”。
为此允祥提出:如果从东北方向开凿大渠,引陡河之水沟通四条河道,使五河之水互相调剂,并在四河之间的土地上多开水沟、水渠,使得四河流域百里地方上下沟通、左右逢源。
无雨之际,引水溉田,农作物无干旱之患;逢雨多时,则田内水达于沟,沟水达于渠,渠水汇于河,河水归于泊,可保农田无水涝之灾。
丰润县南,接连大水泊,在允祥的倡导之下,当地农民在水泊东南面开渠,把泊内积水引人陡河,使泊内之地成为可耕之田,从而有效地扩大了耕地面积
对于冀东迁安县的水利,允祥也提出过一些有益见解。
迁安境内的还乡河,又名浭(左边水字旁,右边一个“更”,偶打不出这个字)水。它发源于县城东北7o里的黄山之麓,“一泉涌出,汇为方塘,澄碧中喷珠累累,西流成河,水势甚驶”,流经迁安、丰润、玉田入蓟运河归海。
早在明代,徐贞明就在其《西北水利议》中提出:还乡河“夹河皆可田之地”。 允祥则从还乡河沿岸农民引水种菜的做法中得到启发:如果能够引浭水灌溉沿河稻田,即可化害为利,使“败稼之涛”变成“长稼之膏泽”。他还辩证地看到:“凡渍而为害者,皆分而为利者也。现在近河居民,引流种菜,千畦百陇在在皆然,曾未见利于圃而不利于农者也。”因此规划在“沿河一带建闸开渠”。(1931年修《迁安县志·山川》)
就这样,在还乡河两岸开辟了大量的稻田,“雍正四年,县志东北三里河徐流营西北云峰寺等处,营制稻田共一十二顷七十八亩四分。
五年,县志西北泉庄营治稻田共二顷五十亩。东南丁家泉、半坡营、芦沟堡、磨眼泉等处,农民自营稻田九十九亩。”(同上)这1620余亩稻田的开发,在迁安县的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提高了迁安县的粮食产量,而且使还乡河上游的水势得以分流,从而减少了下游水害。
在治理冀东河流时,允祥是将兴利与除害并重的。
还乡河素有“三湾九曲”之称,极易发生河患。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还乡河在运头河地方决口,夺道而西。直到雍正元年(1723年),决口才被堵塞。
但是河道狭窄,堤坝低矮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河堤东决则淹丰润,西决则淹玉田。
两县人民提出对河道进行改造:“展狭为广,改曲为直。”怡亲王允祥综观治河全局,认为这样做“恐下游益滋冲溃之患”。
于是,“酌量于甚曲之处刘钦庄、王木匠庄各开直河一道”,并对部分河堤“拓而广之,更加高厚”,从而达到“无冲决之患”。“其橡子庄、牛儿头一带出口,河身亦浚疏宽深、沿河沮洳之场皆成膏壤矣。”(《畿辅通志》卷八十三)
八旗通志》对允祥治理京畿水利之事有如下记载:自雍正三年受任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期年,粳稻丰稔,民益趋事
甸服之内,数千里之沮洳污莱,悉成沃壤。”(《八旗通志》卷一三四)结合《畿辅通志》、《丰润县志》和《迁安县志》等方志的记载来看,《八旗通志》对允祥治水功绩的记载是符合事实的。
允祥在冀东地区兴修水利、治理河泊,确实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污染
2010年,丰润区还乡河出现大量死鱼
经治理,还乡河水质变好。
生态治理
工程简介
还乡河城区段生态治理工程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三点、一带、两大功能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东起东马庄,西至城西外环路,全长约10公里,总投资13亿元。总体治理思路是:先治污、后治河、梯次跟进建景观,进而带动两岸开发。通过生态治理,消除河水污染,河道蓄洪和泄洪能力,来满足城市防洪要求,完善道路、桥梁、管网等基础设施,使还乡河沿线形成一条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景观带,从而带动周边区域改造,推进城市经济、文化带的形成。
该工程主要包括四项内容:
一是水利工程。按城市防洪要求,治理水体和河道,修建橡胶坝、溢流堰、泵站等水利设施。
二是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两岸道路、管网、桥梁等基础设施。
三是景观工程。以自然生态为主,结合丰润历史人文,营造滨水园林景观。四是开发建设工程。充分利用治理成果,对治理范围周边可开发地块进行综合开发建设,并推动河沿岸城中村平改的开发建设。整个工程分三期组织实施,一期工程:东起东马庄,西至新丰桥。二期工程:东起新丰桥,西至润泽路。三期工程:东起润泽路,西至西外环。
一期工程
投资1.1亿元,于2005年5月动工,铺设了10公里长的引水管线,建成了水面达10万平方米的“浭水
湖”,并增设了划船、垂钓等娱乐设施;修建了烟荷桥、团结桥和小韩庄桥等景观桥,完成了占地60亩的“烟荷风清”景区建设及两岸硬化、绿化和亮化工程,于2006年5月实现一期工程全线蓄水,初步呈现了水清、岸绿的滨水景观
二期工程
计划投资7.37亿元。于2010年9月初开工建设,主要包括:河底排污、清淤、河底防渗处理,河道岸墙砌筑、驳岸护砌,修建挡水橡胶坝3座等水利设施;建设两岸滨河道路,铺设雨水、污水及供水管网及煤气、热力、电讯等管线;修建车站路、幸福道、公园道、端明路四座跨河桥梁,维修润泽桥。在此基础上,以自然生态为主线,结合丰润历史人文,营造滨水园林景观,包括河道两岸边坡绿化、马道铺装和梵寺流钟、浭水朝京、平沙落雁三个景区。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本着人性化、建精品原则,充分征求唐山水利设计院和浙江大学规划设计院的意见,拟在二期北岸原有
三个景点的基础上,在南岸新增四个带状游园,以更好地满足居民休闲需求。同时,为保证还乡河一、二期河道内水系循环,铺设8000米中水管线,将从污水处理厂每天调用中水约5000吨,用以补充河道蓄水。
河道工程已完成,2011年6月18日正式蓄水。栏杆栏板已安装完毕;一标段的二级挡墙、路缘石铺设、左岸电缆管敷设已全部完成;二标段毛石混凝土挡墙已砌筑完毕;三标段的绿坝、浆砌石挡墙及毛石混凝土挡墙已全部完工。二期整体工程已完成90%,其余工程项目正在顺利进行中,预计2011年几月全部完工。
还乡河整治工程为唐山市城市名片工程,对提高唐山市和丰润区城市品位、扩大知名度都具有深远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努力下,本次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势必取得成功,还乡河必将走进又一个光辉灿烂的新纪元,给丰润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参考资料
.新华网河北频道 ( .2010-12-10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1 23:59
目录
概述
河流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