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唐代岑参诗作
《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八句可分为两层,围绕“还”字来写。前四句写还山的原因,后四句设想还山后的情景,抒发诗人对舍弟的思念之情。这首诗写得平淡自然,情感表现含蓄真切。
作品原文
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⑴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⑵。
遥传杜陵叟⑶,怪我还山迟⑷。
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期⑸。
东谿忆汝处⑹,闲卧对鸬鹚⑺。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高冠潭:在终南山高冠谷内,为岑参隐居之处。舍弟,本家弟。舍,对自己卑幼亲届的谦称。
⑵只今:如今。
⑶遥传:从远处传来。杜陵叟(sǒu):这里指与军参一同隐居的人。杜陵,在长安东南,秦时置杜县,汉宣帝陵墓在此地,故称。
⑷怪:责怪,埋怨。
⑸期:约会。
⑹东溪:指南冠谷中的溪水,代指诗隐居之处。汝:这里指诗人的弟弟。
⑺鸬鹚(lú cí):鱼鹰,渔人用以捕鱼的鸟。
白话译文
昨日山中捎信给我,眼下已到耕种时节。
信中怪我还山太迟,山中放友情深意切。
如今独向潭上饮酒,再无兄弟林下相约。
东溪之上想你之时,只能对着鸽鹤闲卧。
创作背景
天宝三载(744),岑参应试及第,授官为右内率府兵曹参军,曾作《初授官题高冠草堂》以记其事。在这以前,诗人曾隐居终南山的高冠潭,时于长安与山间往还。这也是当时一些隐居以求官的士人常有的生活方式。这首诗即为诗人自长安还终南山隐居之处,告别自己弟弟时所作。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全诗八句可分为两层,都围绕“还”字来写。前四句写还山的原因,后四句设想还山后的情景。
诗的开头两句说山中带出信来,告诉诗人眼下已是耕种时节。“昨日”,不一定是确指,也可能是前些日子。不说故友捎信而说“山有信”,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同时引出下文“还山”。隐居山中,时而读书,时而就种,魏晋以来一些隐居以求其志的士人们常常以这种方式生活,故信中以“耕种时”相告,催还之意自在其中。次两句紧承前两句,直接点出催还之意。“怪我还山迟”,乃是山中故友即“杜陵叟”“遥传”来的意思,用“遥传”,用“怪”,可见山中故友盼归之切,也看出诗人与他的情谊,故而不可不还。以上四句叙述,说自己当从速还山。
以下四句写还山后的情景,为诗人的设想。“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期”,“潭上“林下”为高冠潭口的环境,“酌”和“期”为隐居之地的生活内容,说“独”,说“无”,可见诗人别弟还山后的孤独,其中透露出兄弟之间的深情。这两句虽是对别后情景的设想,但诗人也许在以往的山间生活中对此早有体验,因而不忍便与兄弟分别,“还山迟”的原因也许主要在于此。诗的最后两句仍设想还山后思念弟弟时的情景。“忆汝处”的“处”字,有彼时彼地之意。当诗人还山后想起弟弟的时候,既不能与弟弟同去潭边饮酒,又不能与弟弟携手林下同游,只能“闲卧对鸬鹚”,难以排遣的思念,难以割舍的留恋即在这一生活细节中含蓄地表现出来,不忍分别之情也就在其中了。也有人以为这后四句是转述杜陵叟的话,说杜陵里独处山间,如何思念诗人,如果这样理解,那么此篇便主要是写“杜陵叟”,似与别弟的意义不合。
这首诗写得极为平淡自然,很适于表达山问闲居情趣。而平淡自然中义含不尽之情。诗的前半写不得不归,后半写不忍便归,把故友之情、兄弟之情都表现得很含蓄,很真切。
名家评价
明·钟惺《唐诗归》:兄弟务本之言(首二句下)。不曰家信,而曰:“山有信”,便是下六句杜陵叟寄来信矣,针线如此(首二句下)。以下四句,就将杜陵叟寄来写在自己别诗中,人不知,以为岑公自道也(“怪我”句下)。八句似只将杜陵叟来信掷与弟看,起身便去,自己归家与别弟等语,俱未说出,俱说出矣。如此而后谓之诗,如此看诗而后谓之真诗人。此诗千年来惟作者与谭子知之,因思真诗传世,良是危事,反复注疏,见学究身而为说法,非惟开示后人,亦以深悯作者。
清·黄生《唐诗矩》:前写怀山之由,后写忆弟之意。后半不说还山,径接“独向”云云,盖四句有还山字,言外可以映带耳。古诗“十五从军征”一首亦是此法。
清·屈复《唐诗成法》:前四山中信,后四是信中语,格法奇绝。
清·吴煊《唐贤三昧集笺注》:味在酸咸之外。
清·王阮亭《批唐贤三昧集》:信口信笔,笔转气转,极幽极隽之作。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世称岑嘉州。卒于成都。其诗长于七言歌行。所作题材广泛,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诗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1:59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