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钩书法
以笔单线直接写出某种书体的空心字
双钩书法”,是指以笔单线直接写出某种书体的空心字。此法源于唐代,当时,由于没有印刷技术,人们为了能使名家书法作品得以流传,就按作品的原样,勾勒出空心字,然后再填上黑墨,以使观者得到近似真迹的作品。后来这种摹写方式成为了人们学习书法的一种方法,并发展成为我国璀璨的书法艺术珍宝“双钩”。法书摹勒上石,沿其笔画的两侧外沿以细线钩出,称之为“双钩”。
起源与介绍
双钩书法之“五指法”(双苞) 双钩,也叫“双苞”,是执笔的一种方法。唐代书法家韩方明在《授笔要说》中说:“夫书之妙在于执管,既以双指苞管,亦当五指共指,其要实指虚掌,钩压平送,亦曰抵送,以备口传手授之说以。”其方法是,大指向外压着,食、中两指向内钩着,无名指向外揭着,小指帖在无名指下面,帮同送着,五指都派好了用场。“五指法”也属“双钩”的一种。
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称:“双钩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肥瘦之本体”。宋代大诗人陆放翁曾有“妙墨双钩帖”之佳句称颂“双钩”之神韵。
艺术魅力
据史料记载:“宋代蒲元,尝以双钩字写河上公注《道德经》,笔法精细,若游丝萦绕,孤烟袅风,连绵不断,或一笔而为数字,分布匀稳,风味有余。”足见对“双钩”书法艺术魅力的褒奖之高。
从历代传承有序的法帖宝墨中来窥视,多为原始真迹。然从“两晋”所遗存的翰苑宝墨来定断,不少名迹多为唐宋“钩摹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钩”。
唐太宗得《兰亭》真迹实属不易。宋赵构《翰墨志》曰:“智永禅师,逸少七代孙,克嗣家法,居永欣寺阁三十年,临逸少《真草千文》。择八百本,散在浙京。后并《禊帖》传弟子辨才,唐太宗三召,恩赐甚厚,求《禊帖》终不与”。太宗后命大臣冯承素等人钩摹宝帖数本,分赐亲贵近臣。
发展
古今书家,在写好“双钩”字型后一般多填上墨,以求神似。而直接采用“双钩”法创作书法的形式还为数不多。比如现代的书法家叶根友完成的双钩书法就是一个比较具有代表作的作品,双钩在现代书法
传承人
苏鸿斌,号双钩剑客。湖北襄阳人,6岁开始习书,楷书以颜欧为骨,隶书法《曹全碑》、《乙瑛碑》,行书以二王为宗,并习唐小草、宋明清诸家。近八年在孙过庭书谱和王铎的书风上下功夫,得到河北省书协副主席孙学东老师,广东省书协副主席周国城等老师的指导,将传统书法和双钩书法结合,既能写出原件作品的形神,又显出双钩书法的飘逸和古雅,在书法比赛中多次获奖,作品多被同行收藏。
书法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中国绍兴是书法圣地,兰亭奖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奖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02 05:36
目录
概述
起源与介绍
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