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地级市、首府城市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语:ئۈرۈمچى شەھىرى‎,英文名:Urumqi),通称乌市,旧称迪化,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新疆中部、亚欧大陆腹地。下辖7个市辖区、1个县,总面积1.38万平方千米,2023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08.48万人。语言有普通话、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
名称衍变
乌鲁木齐的称谓早在公元925年和田塞语《使河西记》中已有记载,乌鲁木齐为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乌鲁木齐命名为“迪化”,俗称汉城,又称红庙子;1954年,迪化专区改名乌鲁木齐专区,迪化市改名乌鲁木齐市。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最早进入乌鲁木齐的是古车师人。他们从原地车师(今吐鲁番)出发翻越天山而达乌鲁木齐,并向北迤逦前行,建立了车师后国。战国时期,属古车师人活动范围。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先贤掸率众降汉,受到汉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的欢迎。此后,郑吉便率兵大破车师,其地随即分为车师前后部及山北六国。乌鲁木齐当时即为山北六国的劫国、卑陆国所在地。此外,西汉时期的乌鲁木齐及其周围地区居住着十几个部落的游牧民,史称“十三国之地”。
东汉时期,乌鲁木齐是车师六国的一部分。山北六国为车师所灭,后又复立,劫国、卑陆等地曾两属于汉及匈奴。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乌鲁木齐属魏西域戊己校尉管辖。同时,魏赐车师后部王壹多杂守魏侍中,号大都尉,并颁魏王印。
前凉建兴二十三年(公元335年),西域悉归前凉统治,乌鲁木齐由前凉西胡校尉杨宣管辖。
北魏明元帝神瑞元年(414年),柔然可汗大檀自立后,他的势力日渐强大,乌鲁木齐一带改由其统治;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高车反抗柔然,西迁至车师西北部包括乌鲁木齐一带,这些地区皆受其控制;至宣武帝正始二年(公元505年),高车首领穷奇之子弥俄突被嚈哒国王立为高车王,从此嚈哒王控制了高车,乌鲁木齐亦由其统治;后至孝明帝熙平元年(公元516年),柔然大败高车,其王弥俄突被杀,乌鲁木齐又重新被柔然占据。其后弥俄突之弟伊匐还国收复故土,并于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大败柔然军。
西魏文帝大统七年(公元541年),高车为柔然汗国所灭,乌鲁木齐又为柔然所统治;至废帝二年(公元553年),突厥已取代柔然雄踞漠北,此时突厥木杆可汗继位,准噶尔盆地南部的铁勒诸部悉归其统治。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铁勒各部落联合反抗突厥的统治,并获得胜利,事后各部落共推契苾部首领歌楞为易勿真莫何可汗,居贪汗山北,又以薛延陀部首领乙失钵为也咥小可汗,居燕末山北,当时乌鲁木齐即在契苾、薛延陀部境内;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西突厥射匮可汗继位以后,以契苾部为首的铁勒诸部臣属于西突厥,乌鲁木齐遂由西突厥统辖。
唐朝统一西域后,设置伊、西、庭三州;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设置庭州,辖金满、蒲类、西海、轮台4县。今乌鲁木齐为轮台县。
武周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庭州升为北庭大都护府,乌鲁木齐是重要的驻军和屯垦处所。
唐武宗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雄踞漠北的回鹘汗国为黠戛斯所败而灭亡,部众外迁,其中有一支迁入北庭,并相继占领了庭州及西州(今吐鲁番)一带地方,从此这部分回鹘称西州回鹘,乌鲁木齐属其管辖。
宋徽宗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辽王朝贵族耶律大石率部众至西域建立西辽王朝,西州回鹃臣属西辽,北庭(包括乌鲁木齐一带)随之也属西辽。
蒙古太祖四年(公元1209年),臣属于西辽的西州回鹘主动向蒙古称臣,并从此开始自称畏兀儿,至此乌鲁木齐归属蒙古。
宪宗蒙哥元年(公元1251年),蒙古在西域设置别失八里行尚书省;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元廷又设置北庭都护府;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设置别失八里等地宣慰司,直接统辖天山以北军政事务。
明清时期
明代蒙古瓦剌部进入天山北路。瓦剌部厄鲁特、卫拉特。至明末清初,卫拉特蒙古又分为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及土尔扈特四大部。乌鲁木齐先属和硕特部,后属准噶尔部之垂木伯尔游牧地。
清初,为准噶尔部库木诺雅特部(垂木伯尔)游牧地。清高宗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时,在乌鲁木齐筑土垒。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在乌鲁木齐河东岸筑土垒,次年设乌鲁木齐副都统,管理乌鲁木齐屯田及贸易事务。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置乌鲁木齐厅,设同知1员,隶于安西道。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于旧城(土垒)之北筑新城,清政府定名为“迪化”(俗称“汉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冬,设参赞大臣。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筑巩宁城(俗称“老满城”),增设理事通判1员。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改参赞大臣为都统,置镇迪道;改乌鲁木齐厅为迪化直隶州,道、州署官均驻巩宁,隶于甘肃省管辖。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迪化直隶州升为迪化府,并设迪化县,为附郭首县。原迪化直隶州所管迪化城乡之户籍、田赋、驿刑、考试及地方一切事宜,概由迪化县经理。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新疆督军杨增新将镇迪道尹改为观察使;并同时撤销迪化府,保留迪化县。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迪化道改称迪化区行政长公署。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初,经省政府会议决议成立迪化市政府,并呈报南京国民政府。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国民政府以城市规模和人口等条件不足建市为由未予批准,市政府随即撤销。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成立迪化市政府委员会。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改称迪化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改称迪化区专员公署。11月1日,迪化正式设市并成立市政府;同时将市区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区,迪化县隶属迪化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和新疆省人民政府,抽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28人到迪化县接管旧政权,并建立迪化县人民政府,归迪化区专员公署领导。1954年2月,迪化县改名为乌鲁木齐县。同年7月,乌鲁木齐县从乌鲁木齐区专员公署领属内析出,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1959年12月,乌鲁木齐县从昌吉回族自治州划出,隶属乌鲁木齐市。截至1985年,乌鲁木齐市辖有6区、1县、1个建区筹备组。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新疆中部地区、亚欧大陆腹地。辖区东以恰克马克塔格至大河沿一线与吐鲁番市接壤;西以头屯河与昌吉市为界;南以喀拉塔格-克孜勒伊接南山矿区,突出部分折向东南,沿未日洛克-阿拉沟以东与托克逊县相连。在夏泽格山脊线3以南与和硕县毗连;西南与和静县为邻;北部沿博格达山脊与吉木萨尔县、阜康市、米泉市分界。总面积1.38万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545.1平方千米。
气候
乌鲁木齐深居内陆,属于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区。其特征是: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降水量少,且随高度垂直递增;冬季漫长,四季分配不均;春秋多大风,冬季有逆温层出现。乌鲁木齐市平原及低山地区晴天日数多,云量少,太阳辐射强;生长季4~10月太阳辐射量占全年总辐射量的75~79%。气温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也很明显。北部平原夏季炎热,东南谷地较凉爽,南部山区只有暖季而无夏季。7月平均温度:北部平原24~28℃,达坂城谷地18.6~25.5℃,南部山区8.5~11.5℃。1月平均温度:北部平原-10~-20℃,达坂城谷地-5.2~-15.1℃,南山中带-5.2~-15℃。最热月为7月,个别年份出现在8月,7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3.5℃,极端最高温营达42.1℃(1973年8月1日小地窝堡记录);冬季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5.4℃,极最低温曾达-41.5℃(1951年2月27日市区记录)。乌鲁木齐市多年平均降水量277.6毫米,夏季降水量最多,南山地区占50~60%,北部平原占30~40%,达坂城谷地占70%以上;冬季降水量最少,北部平原占11%,南山地区和达坂城谷地仅占 2~4%。全年日照时数以达坂城谷地最多,为3121.7小时;北郊次之为2813.5小时;其次是市区,为2645小时;高山带最少,为2488.8小时。
2024年3月31日,乌鲁木齐暴雨降水量突破了其3月单日降水极值,这场降雨从3月31日0时开始,截至当日20时,累计降水量已经达到37.2毫米。此前,乌鲁木齐3月的最大日降水量历史极值出现在2009年3月20日,为27.5毫米。
地质
乌鲁木齐属于北天山褶皱带和准噶尔地块两大构造单元。它们又可分为伊连哈比尔尕复向斜、博格达复背斜、柴窝堡—达坂城断陷和乌鲁木齐山前拗陷四个次级构造单元。
伊连哈比尔尕复向斜位于柴窝堡中、新生代断陷的南缘,主要由下石炭统奇尔古斯套群、中石炭统别以那满群组成。构造线方向呈近东西向弧型延伸,往西呈北西西向。褶皱以别以那满向斜为主,由古生界组成。
博格达复背斜分布在芦草沟、地窝堡、七道湾、大湾以及达坂城北的北山山地。其西北、西南分别以断裂与乌鲁木齐山前坳陷和柴窝堡坳陷相分隔,以大规模的箱形褶皱构造为主,主体为柳树沟箱状背斜。
柴窝堡—达坂城山间断陷位于博格达复背斜南侧,北侧隐伏大断裂与博格达复背斜相邻,南侧隐伏大断裂与伊连哈比尔尕褶皱带相接,西北端与乌鲁木齐山前坳陷相接。
乌鲁木齐山前拗陷位于准噶尔坳陷的南端,系在晚古生代沉积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巨型坳陷带。自中生代以来接受沉积,普遍发育有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厚度达7000~8000米。
乌鲁木齐境内发育有元古界长城系的特克斯群,古生界的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的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的第三系、第四系,岩层出露齐全。
长城系特克斯群,出露在天格尔峰东南、冰达坂以北,岩性为凝灰粉砂岩、灰砂岩、硅质岩、泥质粉砂岩、灰岩透镜体。此套地层与志留系阿布拉克组呈断裂接触。
志留系阿布拉克组分两亚组,第一亚组出露于特克斯群南,厚304米。第二亚组出露于第一亚组东南,厚度850米。
泥盆系分布于后峡以南,岩性为泥质粉砂岩、凝灰质粉砂岩、轻微蚀变凝灰岩、碧石岩和石灰岩等。
石炭系,中石炭统出露于柳树沟,岩层总厚度为2200米。出露于祁家沟的岩性是灰、深灰色薄层状砂岩、夹砂砾岩、夹砂质灰岩等,总厚度为214米。上石炭统出露于北山一带,岩性以灰黑色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黄绿色中厚状砂岩为主,总厚度为333.7米。
二迭系,主要出露于乌鲁木齐以东的芨芨槽子一带。
三迭系分下三迭统仓房沟群与上三迭统仓房沟群。下三迭统仓房沟群自下而上分为烧房沟组、韭菜园子组。上宽下窄,厚度为312~706米。上三迭统仓房沟群出露于仓房沟剖面,自上而下为烧房沟组和韭菜园子组,总厚度481米。
侏罗系分布于雅玛里克山背斜以北地带,东西约450千米。
白垩系主要分布于头屯河喀拉扎山南侧,在西山以北地区也有出露。
第三系分为渐新统、中新统、上新统。渐新统分布在喀拉扎山一带,岩性为浅绿色薄层泥岩夹少量砾岩、砂岩组成,厚度为106~507米。
地形地貌
乌鲁木地形形态可分为山地、盆地、平原和丘陵4个类型。最高点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最低处在猛进水库的大渠南侧,海拔490.6米。两地水平距离近75千米,高差4954.4米。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上,北部冲积平原不及总面积的1/10。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市区平均海拔约800米。
乌鲁木齐市区三面环山,北部平原开阔。东部有博格达山、喀拉塔格、东山;西部有喀拉扎山、西山;南部有伊连哈比尔尕山东段(天格尔山)、土格达坂塔格等。辖区地势由东南逐级向西北降低,大致可分为三个梯级:第一级为山地,海拔2500~3000米或更高;第二级为山间盆地与丘陵,海拔1000~2000米;第三级为平原,海拔在600米以下。
乌鲁木齐辖区的山地主要有天格尔山、博格达山。此外,还有南山矿区的飞地山脉夏格泽。
天格尔山,即伊连哈比尔尕山东段,横亘于市辖区南部,呈东西走向。境内西起天格尔峰以东,东至也台达坂一带,长140余千米。山体西部宽5千米多,东部宽10千米左右。乌鲁木齐河、头屯河均发源于此。有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27座,境内最高峰海拔4487.4米。
博格达山,走向呈向北突出的弧型,紧邻乌鲁木齐市区东北。主峰海拔5445米,终年冰雪覆盖,市内仰首可见。博格达山在境内简称东山。东起恰克马克塔格,西至乌拉泊,东西长110千米,山脊线南坡属乌鲁木齐市辖区;南北宽37千米。山脊线平均海拔4000米,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海拔3800米以上有现代冰川分布,境内冰川面积80平方千米;3800米以下有古冰川作用形成的侵蚀与堆积地形。黑沟与三葛山沟中海拔2000米以上冰碛体纵卧谷底,长10多千米。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坡,地表岩石裸露,沟壁直立。海拔2000米以下,黄土覆盖面积扩大。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低山和残丘的平坦面上开垦有农田。地表岩石裸露地段植被稀少,为戈壁荒漠景观。
夏格泽,位于南山矿区阿拉沟以南,属中天山部分,东西走向。境内长30千米,南北最宽处为10千米。平均坡度20度,平均海拔2500米,最高峰海拔3871.8米。山上遍布风化崩落的巨块花岗岩体。在海拔1900米附近,有麻黄、蒿子、禾草等荒漠植被。在喀拉盖萨拉上游两侧的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有数片稀疏的雪岭云杉林区,总面积约2300亩。
乌鲁木齐盆地有后峡盆地和达坂城一柴窝堡盆地。
后峡盆地位于乌鲁木齐西南部,距离市中心75千米处,是东西向的山间断陷盆地。西起塔斯特萨依,东至梯匈沟,东西长21.4千米;南起哈熊沟,北至萨恩萨依,南北宽12.4千米,总面积265.36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200米,山坡上有片状云杉林和草场分布。
达坂城一柴窝堡盆地位于乌鲁木齐东南部,居博格达山和伊连哈比尔尕山脉之间,系中、新生代形成的山间断陷盆地。东西最长114千米,南北最宽34千米,面积2800平方千米,海拔1100~1400米。
乌鲁木齐市区以北的冲积平原主要由乌鲁木齐河下游和头屯河以东部分组成。从红山嘴起向北呈扇面展开,直达米泉县猛进水库一带。南北长32千米,东西最宽处28千米。东与芦草沟、水沟、卡子湾河沟的冲积相接,西和头屯河、王家沟等平原叠置。整个平原坦荡开阔,海拔为490~850米,坡度0.3~1.3%。干涸河床的冲沟宽20~50米,切割深度2~3米。
丘陵主要分布于市区附近,有红山、雅玛里克山、西山、喀拉扎山等;还有乌鲁木齐河以东的六道湾、水磨沟、七道湾、八道湾、芦草沟、卡子湾一带绵延成片的丘陵,统称七道湾丘陵。这些丘陵大多是构造运动产生的断块,经长期演变而形成,有的现已成为风景点,如作为乌鲁木齐市象征的红山。七道湾丘陵的地势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降低。
红山位于乌鲁木齐河东岸新老市区连接处,近东西走向,长5.5千米,宽近3千米。南坡缓,北坡陡,最高处在“一炮成功”东偏北1650米处,海拔934.3米。西端断崖(红山嘴)制高点海拔为910米,相对高度为60米。地层属古生代二迭系砂岩、粉砂质含油页岩组成。岩层中含铁质,氧化后变成土红色,故名“红山”。
雅玛里克山位于市区西部,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雅玛里克山”系蒙语,意为多山羊的地方,汉语谐音为“妖魔山”。长约9千米,宽5千米,山体挺拔于平原之上,海拔900~1300米。
水文水利
乌鲁木齐的河流均系内陆河,河道短而分散,源于山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位季节变化大,散失于绿洲或平原水库中。乌鲁木齐地区共有河流46条,分别属于乌鲁木齐河、头屯河、白杨河、阿拉沟、柴窝堡湖5个水系。乌鲁木齐地区地下水按地质情况可划分为达坂城一柴窝堡洼地、乌鲁木齐河谷和北部倾斜平原三个区。
乌鲁木齐河水系源于天山天格尔峰北侧的一号冰川,沿山地北坡穿流而下,注入猛进水库(1956年6月猛进水库未蓄水以前,乌鲁木齐河水下泄至东道海子)。自大西沟源头至东道海子全长210千米,年平均径流量2.3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5128.04平方千米,其中冰川面积38平方千米。源头至大西沟出山口为上游,流程约长70千米,大西沟口至红山嘴垭口为中游,长约50千米,红山嘴以下为下游,长约90千米,河床宽20~50米。
柴窝堡湖位于乌鲁木齐市区东南40千米处。湖泊面积3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深点6米。储水量1.26亿立方米,湖水平均矿化度为3.92克/升,湖面及沼泽地的蒸发和山区来水维持着水量的相对平衡,湖水位年变幅0.47~0.70米。
截至2000年,乌鲁木齐有中、小型水库32座,设计库容2.9895亿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7座,总库容2.6亿立方米。小(一)型水库13座,库容0.3707亿立方米;小(二)型水库12座,库容为0.0188亿立方米。水库控制面积达100多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77%。
红雁池水库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距市区约6千米。红雁池是一个天然洼地,库区海拔高程900~1100米,深达10余米,水面约0.6平方千米。主坝长440米,最大坝高22米,为冈旷陛心墙均质坝。副坝长300米,最大坝高7米。引水渠长2.8千米。引水隧洞,长0.743千米,设计输水能力60立方米/秒。放水渠上段包括低放水渠和高放水渠。低放水渠由主坝放水涵洞起至高低放水渠汇合处止,长1.325千米,设计输水能力9立方米/秒,高放水渠全长1.957千米。放水渠下段为高低放水渠汇合处至和平渠,长1.2千米。过乌鲁木齐河倒虹吸长0.15千米,设计输水能力25立方米/秒。
土壤
乌鲁木齐地区的土壤发育,主要受制于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山地地形及其植被的影响,具有两大特点:第一,荒漠、半荒漠性质的土壤,灰漠土、棕漠土、灰棕漠土、棕钙土等面积广大,土壤的PH值高;其次,土壤分布的垂直带谱明显。如: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森林灰褐土、栗钙土等自上而下依序排列。可划分为15个土类、34个亚类、25个土属和63个土种。其中在33个土种里还分出61个变种。
乌鲁木齐市潮土主要分布在达坂城东、西沟,丘陵地带的牛轭湖地区湖岸阶地,冲积扇缘红山一带的泉水溢出带。灌耕土分布在冲积扇平原的中上部和河谷阶地上。水稻土分布在扇缘地带,由原沼泽、草甸土开垦而成。草旬土分布在河曲牛轭湖边缘,大草湖、安宁渠、五一农场的扇缘部,西山、红山的泉水溢出带。沼泽土分布在东沟、西沟、大联湖、大草湖、柴窝堡等湖边洼地,河曲低地的积水带。盐土分布在盐湖—柴窝堡潮、五一农场至五家渠一带的低地和湖岸阶地。黑钙土分布在伊连哈比尔尕山和博格达山海拔1700~2000米的北坡和西北坡。栗钙土在南郊山前洪积—冲积扇的中上部及丘陵、河谷阶地上,海拨1500~1900米的芦草沟也有分布。棕钙土分布在海拨900~1500米河间地,西山地区和山麓、低山丘陵带。灰漠土分布在乌鲁木齐河冲积平原的中部。灰棕漠土分布在柴窝堡—达坂域一带的中部洼地。棕漠土分布在伊连哈比尔尕山东段地区山前残丘。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在伊连哈比尔尕山和博格达山海拔2600~3000米之间的北坡和西北坡。高山草甸土分布在伊连哈比尔尕山和博格达山海拔3000-3600米的高山区。灰褐土分布在伊连哈比尔尕山北坡海拔1900~2600米或1600~2800米地带;博格达山西北坡海拔1300-2600米地带。
自然灾害
乌鲁木齐深居欧亚大陆腹地,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是广阔的冲积平原,地势呈东南向西北倾斜。地震、泥石流、融雪性洪水、山体滑坡、雷电、沙尘暴、火灾、霜冻是最常见的八类自然灾害。
1900年以来,乌鲁木齐及其周边地区共发生11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包括两次6级地震,最大地震为1965年6.6级地震。距今最近的两次5级地震分别是2013年3月29日乌昌交界5.6级地震,2013年8月30日乌鲁木齐5.1级地震。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水资源是地处内陆干旱区的乌鲁木齐市最宝贵的资源。乌鲁木齐存在着冰川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不同形态的水资源,降水是水资源的补给来源,降水的变化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变化。2021年,乌鲁木齐市年降水量28.1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1.41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10.4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5.71亿立方米。
乌鲁木齐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按地质情况可划分为达坂城—柴窝堡洼地、乌鲁木齐河谷和北部倾斜平原三个区,形成地下水储存的良好环境。乌鲁木齐地区冰川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河和头屯河上游的天格尔山以及东部的博格达山,储量73.9亿立方米,平均消融量1.23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依据乌鲁木齐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统计,乌鲁木齐市土地中:耕地71382.8公顷、园地4797.01公顷、林地137357.33公顷、草地931394.5公顷、湿地6011.0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9599.1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8114.35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1612.00公顷。
矿产资源
乌鲁木齐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具有区位优势突出、产业配套程度较高、部分矿种资源储量大等特点。目前查明资源储量矿种27种,占新疆已查明102个矿种的26.47%。查明资源储量矿区83个,其中大型产地15处,中型产地12处,小型产地56处;正在开采15处,未利用37处,停采31处。空间分布上,达坂城区查明资源储量矿区数量最多,达33处;乌鲁木齐县次之,27处;米东区14处,沙依巴克区4处,水磨沟区4处,天山区1处。煤炭保有资源储量大,为乌鲁木齐市优势矿种;油页岩、铜矿、芒硝、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具有一定储量规模,在资源禀赋、市场供求和采选条件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和竞争力。乌鲁木齐市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油、铜、锰、铁、黄金、石材、砂石、粘土、盐、芒硝、矿泉水等。2020年,乌鲁木齐市主要查明矿产资源保有资源储量情况煤炭为809028.99万吨,油页岩为40258.90万吨,铜矿(铜)为24240.46 吨,芒硝(矿石)为9460.06万吨, 耐火粘土(矿石)为1215.55万吨 ,水泥用灰岩(矿石)为10075.07万吨。
生物资源
乌鲁木齐市分布的省级保护野生植物有雪莲、麻黄草、甘草、贝母、肉苁蓉、锁阳、红景天等,其中以麻黄草和甘草分布最广,还有荒漠化草原固沙防风重要的植物沙葱。截至2023年,乌鲁木齐有野生植物1097种。
截至2023年5月,乌鲁木齐有各类脊椎动物329种。玉带海雕、白头硬尾鸭等珍稀物种频现民众视野。截至2024年5月,乌鲁木齐能观测到的鸟种大约200种,其中常见的鸟类包括大山雀、楼燕、家燕、雀鹰、红嘴鸥、绿头鸭、黑水鸡、大杜鹃以及近两年“定居”南湖市民广场的“网红”凤头䴙䴘等。
乌鲁木齐有多个自然保护地,涉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类型。
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
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南郊,是第100个国家湿地公园。其主体为柴窝堡湖,是乌鲁木齐最大的淡水湖。分布有温带荒漠区的典型沼泽、灌丛草甸、水域等,构成了重要的野生动植物生境和栖息地。柴窝堡湖湖面逐年增大,截至2024年6月,面积已超过20平方千米。
新疆乌鲁木齐天山国家森林公园
新疆乌鲁木齐天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天山东部,博格达峰西端,东部以水磨河为界与阜康林场相邻,西部至大石头沟上部与米东区相接,北部以孙家达坂为界,地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水磨沟区,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米泉分局。2015年1月9日经批准成立。经营总面积221.02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积199.94平方千米,占森林公园总面积的90.46%;非林地面积21.07平方千米,占森林公园总面积的9.54%。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87°49′17″~88°07′28″,北纬43°38′06″~43°54′30″之间。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4月,乌鲁木齐市下辖7个市辖区,1个县;政府驻地在:乌鲁木齐市南湖东路30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08.4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6.56%;人口出生率5.22‰;人口死亡率4.92‰;自然增长率0.3‰。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乌鲁木齐市0~14岁人口比重为14.56%,15~59岁人口比重为72.19%,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3.25%。
参考资料来源:
民族
乌鲁木齐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有包括汉族在内的52个民族。全市人口中,汉族占74.91%,少数民族人口占25.09%,除汉族外少数民族主要有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
语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明确规定,各级机关发文必须用维吾尔、汉两种文字。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和新疆电视台分别用维、汉、哈、蒙、柯5种语言和维、汉、哈3种语言播送节目;《新疆日报》编辑出版维、汉、哈、蒙4种文字的报纸;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维、汉、哈、蒙、锡、柯6种文字的图书;新疆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维、汉、哈、蒙、柯5种语言的盒式磁带;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乌鲁木齐晚报》用维、汉两种语言文字播送和发行。
宗教信仰
乌鲁木齐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之一,在伊斯兰教传入前,曾有袄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多种宗教在此。14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后,清代又有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相继传入。历史上,乌鲁木齐的宗教虽一直在不断演变,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却一直保持下来。截至2011年,乌鲁木齐有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6种宗教。
伊斯兰教于14世纪中叶传入乌鲁木齐,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群众皆由内地或南北疆迁徙而来,且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诸省及喀什等地区的教派有密切联系。乌鲁木齐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多属逊尼派(又称老教派),市属各区(县)都建有清真寺,主要信仰民族为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2010年,乌鲁木齐市有伊斯兰教宗教活动场所434所。
公元一世纪前后,天山南路各地佛教盛行,天山北路也逐渐传布,一直持续到十四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始渐衰微。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以后,乌鲁木齐佛教建筑增多;清光绪时期在迪化城修建观音阁、大佛寺,信奉者多为汉族人和满族人。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以后,大批内地官兵、百姓进驻乌鲁木齐戍屯,道教信仰随之传播开来,并在巩宁、迪化两城及其周边修建道教宫观。道教兴盛时期,大佛寺、地藏王庙、观音阁等虽为佛教寺庙,但由道士主持,因此,道教成为当时迪化汉族信奉的主要宗教;民国初期新疆督军杨增新曾将几处道观改作他用;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迪化的道教活动场所所剩无几,道教随之衰落。1958年以后,道教活动渐有回升,部分信教群众自发捐资在老红庙子内新塑像16尊,新建山神庙、龙王庙各1处和庙舍厢房3间。1963年,乌鲁木齐市道教寺庙、宫、观仅剩老红庙子、邱祖庙、药王庙、马王庙4处。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后,道教宗教活动复。1989年,市政府批准修复九家湾老红庙子道观。1990年,老红庙子大殿竣工。1992年,红庙子道观聘正一道道士严正华主持教务。
经济
综述
乌鲁木齐市围绕自治区“九大产业集群”,即油气生产加工、煤炭煤电煤化工、绿色矿业、粮油、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有机果蔬、优质畜产品、新能源新材料、文旅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第三产业为主,2023年,三次产业结构为0.8:27.5:71.7。依托乌鲁木齐市丰富的风、光、水资源和产业基础,乌鲁木齐市引入风电、光伏、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引导生物医药企业扩大投资,加大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实现医药产业加速扩容,推动民族特色药、生物制药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全疆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发展。
2023年,乌鲁木齐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168.4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12亿元,增长13.7%;第二产业增加值1146.74亿元,增长0.9%;第三产业增加值2988.60亿元,增长7.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2078元。
第一产业
乌鲁木齐市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同时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保障粮食丰产丰收。米东区和达坂城区等相关部门单位通过农技专家田间地头协助管理、大规模开展机械化作业、引进田间管理新技术等,夯实粮食丰收基础。
2023年,乌鲁木齐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5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农业产值42.13亿元,增长16.0%;林业产值0.30亿元,下降39.2%;畜牧业产值22.41亿元,增长12.2%;渔业产值0.57亿元,下降17.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9亿元,增长3.1%。
202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2.94万亩,增长10.5%。其中,粮食13.09万亩,增长10.1%;棉花1.43万亩,增长57.8%;油料1.80万亩,下降7.6%;蔬菜18.05万亩,下降5.5%。2023年粮食产量6.00万吨,增产13.5%;棉花0.17万吨,增产66.6%;油料0.46万吨,增产9.2%;蔬菜77.36万吨,增产17.2%。
2023年末牲畜出栏72.05万头,比上年增长7.0%;其中猪出栏5.56万头,下降0.7%;牛出栏10.25万头,增长20.1%;羊出栏56.25万头,增长5.7%。活家禽出栏155.72万只,增长0.4%。2023年末肉类总产量3.51万吨,增长10.6%,其中,猪肉产量0.45万吨,增长0.6%;牛肉产量1.77万吨,增长18.3%;羊肉产量1.00万吨,增长5.1%。禽肉产量0.28万吨,增长3.9%。禽蛋产量0.46万吨,下降1.4%。牛奶产量2.71万吨,下降4.8%。水产品产量0.38万吨,下降19.5%。
2023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4.09万千瓦,增长3.4%。拥有大中型拖拉机0.25万台,增长6.8%;小型拖拉机0.23万台,下降17.4%。化肥施用量(折纯)1.27万吨,增长19.5%。
第二产业
石化、冶金等产业的发展成为乌鲁木齐第二产业的经济支柱。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专精特新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24.5%、15.5%,电梯、空调设备、纺织专用设备、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产量增长79.1%、3.3倍、87.6%;食品、医药、汽车制造业等高附加值行业分别增长20.9%、27.6%、62.1%,食品添加剂、化学药品原药、汽车产量增长14.4%、37.4%、47.9%,工业企业效益逐渐好转,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47亿元,下降8.6%,降幅分别较上半年和三季度收窄6.1和3.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04.94亿元,下降38.1%,较上半年和三季度分别收窄23.2和3.5个百分点;内外循环、产销衔接稳定通畅,全年产销率101%,出口交货值增长25.1%。
2023年,乌鲁木齐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68.29亿元,下降1.9%。按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增加值101.54亿元,增长8.6%;重工业766.75亿元,下降3.0%。按隶属关系划分,中央企业工业增加值625.21亿元,增长0.7%;地方企业243.08亿元,下降7.8%。按企业规模划分,大型企业工业增加值624.53亿元,下降1.6%;中型企业129.29亿元,下降15.4%;小型企业101.95亿元,增长17.7%;微型企业12.52亿元,增长20.4%。按石油非石油工业划分,石油工业增加值264.75亿元,下降5.6%;非石油工业603.54亿元,下降0.1。
在支柱行业中,石油工业增加值264.75亿元,下降5.6%;电力工业237.05亿元,增长7.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0.62亿元,下降33.7%;化学工业65.29亿元,下降6.7%;烟草工业47.32亿元,下降1.9%;煤炭工业17.23亿元,增长17.0%;钢铁工业32.66亿元,增长16.3%;电气工业13.06亿元,下降17.6%;有色金属工业18.92亿元,增长22.3%。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100.6%,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品出口交货值27.40亿元,增长25.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47.00亿元,下降8.6%;利润总额204.94亿元,下降38.1%;税金总额209.00亿元,下降14.5%;亏损企业亏损额49.56亿元,亏损额同比下降15.7%。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87元,比上年增长3.1%;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8%,较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
2023年,乌鲁木齐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83.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132.81亿元,增长7.1 %。建筑房屋施工面积4467.46万平方米,下降0.4%;竣工面积480.53万平方米,增长64.8%。
第三产业
截至2023年6月,乌鲁木齐市已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3个(2个国家级,1个自治区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1家,自治区数字商务企业17家。2023年,乌鲁木齐市规上服务业10大门类中,除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外,其余9大门类均实现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8%,对规上服务业贡献率为75.9%,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10.7个百分点。其中:铁路、公路、民航分别增长21.6%、17.9%和1.1倍,均呈高速增长态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2%,对规上服务业贡献率为14%,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2个百分点。
2023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利润215.22亿元,同比增长64.6%,较去年同期提高54.7个百分点。除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两个行业利润下降以外,其余8个行业较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交通运输业带动规上服务业利润增长55.3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动3.6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带动3.1个百分点。
2023年,乌鲁木齐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24.91亿元,比上年增长7.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87.64亿元,增长18.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2.73亿元,增长20.8%;金融业增加值640.12亿元,增长3.2%;房地产业增加值258.62亿元,增长5.1%;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115.65亿元,增长6.2%。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325.08亿元,增长14.2%;利润总额215.22亿元,增长64.6%。
2023年,乌鲁木齐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88.64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5.85亿元,增长26.5%;电信业务收入82.79亿元,增长8.9%。2023年末,乌鲁木齐市固定电话用户81.83万户,比上年末减少3.9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94.77万户,其中:4G用户237.82万户、4G以上用户281.7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147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32.47万户,增加12.82万户。光纤入户端口数491.16万个,增加32.27万个。202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170.57亿元,比上年增长3.9%。
2023年,乌鲁木齐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9.2%。按经营地划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22.98亿元,增长19.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36亿元,增长52.9%。按消费形态划分,餐饮收入136.60亿元,增长20.2%;商品零售1094.74亿元,增长19.1%。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1.9%,饮料类增长49.6%,汽车类增长42.7%,金银珠宝类增长40.8%,通讯器材类增长39.6%,文化办公用品增长36.4%,烟酒类增长34.1%,化妆品类增长30.9%,中西药品类增长25.9%,粮油、食品类增长23.0%,书报杂志类增长18.4%,日用品类增长9.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5%,家具类下降16.7%。
2023年,乌鲁木齐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7.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2.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2.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7%。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控股投资增长6.8 %;民间投资增长12.6%;民生投资下降5.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4.5%。2023年,乌鲁木齐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17.72亿元,增长1.3 %,其中,住宅投资236.36亿元,增长5.4%;办公楼投资9.05亿元,下降10.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6.63亿元,下降9.4 %。
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2023年,乌鲁木齐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00.12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其中:出口545.55亿元,增长40.6%;进口154.58亿元,增长23.9%。2023年,招商引资项目567项,其中:往年结转项目330项,新建项目237项,引入区外到位资金1435.47亿元,比上年增长3.5%。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4家,同比增长1.9倍。实际利用外资金额880万美元,下降75.8%。
2023年,乌鲁木齐市接待国内外游客(含一日游)10621.2万人次,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2倍,其中国内过夜游客2149.55万人次,可比口径增长2.5倍。2023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028.11亿元,可比口径增长2.0倍,其中国内过夜旅游收入729.86亿元,可比口径增长2.2倍。
2023年,乌鲁木齐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61.82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9.79亿元,增长17.5%;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2.03亿元,下降16.0%。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国内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契税分别增长62.4%、14.4%、6.2%和67.8%,企业所得税下降13.6%。2023年,地方财政支出68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4.05亿元,增长10.6%;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84.42亿元,增长38.2%。全年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394.9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78.3%,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2023年末,乌鲁木齐市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036.5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9%。其中:企业存款3757.58亿元,下降0.1%;住户存款5306.00亿元,增长14.2%;政府存款3754.21亿元,增长12.7%。,202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663.4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0%,其中:短期贷款2628.38亿元,增长14.2%;中长期贷款7763.10亿元,增长16.2%。,2023年末,拥有境内上市公司33家,其中:主板29家、创业板4家。首发募集资金157.51亿元,比上年增长5.9%;总股本762.15亿股,增长1.2%;股票市价总值4703.66亿元,下降10.0%,拥有法人证券公司2家,证券营业部、分公司69家;拥有期货公司1家,期货营业部7家。
2023年末,乌鲁木齐市拥有保险机构215个,其中总公司1个、自治区分公司33个、地级市中心支公司20个、县级支公司97个、营业部3个、营销服务部61个。保险机构各项保费收入236.7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财产险56.81亿元,增长8.5%;人身险179.91亿元,增长8.5%。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91.90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其中:财产险43.11亿元,增长35.0%;人身险48.79亿元,增长27.1%。
经济功能区
乌鲁木齐拥有多个经济开发区,包括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新市区)、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
乌鲁木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新疆第一家国家级高新区。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是1961年设立的行政区,是四大中心城区之一。截至2024年8月,行政区划面积243.42平方千米,下辖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72个社区(村),常住人口超过百万人,是乌鲁木齐市人口第一大区。2018年11月,成功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享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政策,拥有制定先行先试政策的权限。2022年荣登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34位。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新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重要节点,地处乌鲁木齐都市圈核心位置,北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东临乌鲁木齐站、南抵亚洲地理中心、西依头屯河与昌吉相望,规划管理面积490平方千米。199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11年1月与头屯河区合并,实行“区政合一”,成为集国家级开发区、行政区、国际陆港区、综合保税区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经济区。
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甘泉堡经开区)于201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北部,距市中心45千米、距机场38千米,总体规划面积360平方千米(其中乌鲁木齐市辖区面积233平方千米、阜康市辖区面积99平方千米、五家渠市辖区面积28平方千米)。园区紧盯“4+6”产业体系建成,重点打造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并加快构建硅基、铝基、碳基等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动能强劲的现代产业集群,全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2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绿色工厂企业4家。截至2022年底,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国家级研发平台9个、自治区级研发平台16个,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众创空间1家,国家地方联合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硅基新材料知识产权运营中心1个,园区企业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38项,其中发明专利374项。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末,乌鲁木齐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3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1所,普通高中58所,初中109所,小学126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幼儿园506所。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升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升学率64.9%。
医疗事业
2023年末,乌鲁木齐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10个,其中:医院131个,在医院中公立医院56个,民营医院7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43个,其中:乡镇卫生院2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38个,村卫生室162个,门诊部(所)90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0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0个;其他卫生机构15个。卫生技术人员4.8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82万人,注册护士2.19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师4.46人、注册护士5.37人。卫生机构床位数3.43万张,其中:医院3.18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230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8.41张。全年总诊疗人次2576.68万人次,出院人数143.14万人。
媒体事业
2023年,乌鲁木齐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9.9%。2023年12月11日,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在乌鲁木齐晚报社(乌鲁木齐晚报集团)揭牌成立。
乌鲁木齐电视台成立于1985年,位于乌鲁木齐市红山路北四巷56号。2010年由政府投资1亿元完成数字化改造一期工程,实现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变。乌鲁木齐电视台共设有7个电视频道,分别为新闻综合频道、维语综合频道、影视频道、都市时尚频道、旅游娱乐频道、女性儿童频道和移动电视频道。
科技事业
2023年末,乌鲁木齐市拥有各类重点实验室144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批准成立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7个,其中国家级3个。通过市级认定科技企业孵化器25家,其中通过国家认定备案11家。通过市级认定众创空间62家,其中通过国家级认定备案21家;国内外建立20个(国内18个,国外2个)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平台。
2023年,专利授权总量6712件。其中:发明1210件;实用新型5002件,占专利授权量的比重74.5%;外观设计授权量50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3.1件,增长25.7%。技术市场登记技术合同449项,合同成交金额16.8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15.1亿元。
文化事业
2023年末,乌鲁木齐市共有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2个。拥有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23家,特色文化街区11条。全年开展文化惠民演出619场,戏曲进乡村等活动472场,惠及群众30万人次。
体育事业
2023年末,乌鲁木齐市拥有各类体育场馆9159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家。县级全民健身中心3个,243个社区(村)新建完成了公共体育设施。全市体育彩票销售18.67亿元。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1389项次,参与人次12.9万人次。
环保事业
2023年末,乌鲁木齐市森林覆盖率8.04%。城区绿化覆盖面积3.7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4%;绿地面积3.47万公顷,增长2.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1%,建成区绿地率37.8%。2023年全年道路保洁面积6953万立方米。生活垃圾清运量170.13万吨,比上年增长21.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污水处理率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9天,比上年增加14天,空气质量好于II级的优良天数81.9%,PM2.5下降9.5%。
社会保障
2023年,乌鲁木齐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85.07万人,其中:在职人员149.13万人,离退休人员35.9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2.9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56.11万人,其中:城镇职工155.03万人,城乡居民101.0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09.9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22.96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48.5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93.12万人。
2023年,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机构43家,养老机构床位数6383张。公办社会福利院4个,其中儿童福利院2家。社会福利院床位数2112张,年末收养人数1472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700元和600元。
交通运输
综述
乌鲁木齐在公路、铁路、民航等立体交通建设方面构建起了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空—铁—陆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和“两横、两纵、五环十五射”路网结构。在乌鲁木齐站形成了集高速铁路、国际汽车客运站、快速公交、常规公交、机场高铁专线、出租汽车等多模式一体化的现代型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南区,形成由航空、汽车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公交、出租汽车、机场专线等构成的一体化现代型空港综合交通枢纽。
公路
截至2023年,全市公路总里程2940.45千米。按技术等级分,等级公路里程2806.40千米;等外公路134.05千米。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335.64千米,一级公路139.69千米,二级公路485.55千米,三级公路719.82千米,四级公路1125.70千米,等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95.4%。
2023年乌鲁木齐市通车的主要道路有珠江路东延、东二环路、北站路、东二环路连接振安街辅道、赛马场路等。
铁路
乌鲁木齐市区内的火车站有五座,分别为:乌鲁木齐站乌鲁木齐南站、乌鲁木齐西站、乌鲁木齐北站和乌鲁木齐东站。其中乌鲁木齐站是兰新高铁的终点站,也是全疆最大的客运车站,于2013年6月在北疆铁路二工站原址上开工建设,2016年7月1日开通试运营,8月12日正式开通运营。乌鲁木齐南站定位为客运辅助车站;乌鲁木齐西站建于1962年,是一个综合办理客运和货运的火车站,兰新铁路北疆段经过该站,往来北疆方向的部分列车会在该站经停;乌鲁木齐北站和东站为货运车站。
截至2023年7月,乌鲁木齐有兰新高铁、兰新铁路、北疆铁路、徐连高铁以及南疆铁路等。其中徐连高铁开通运营后,连云港至乌鲁木齐高速铁路全线贯通,徐连高铁横跨3个时区,全长3422千米,让乌鲁木齐全面融入全国高铁主网。2023年,铁路货运周转量162.65亿吨千米、客运周转量45.96亿人千米。截至2023年10月25日,乌鲁木齐市铁路营运里程9092.1千米,南北疆铁路双环线建成,进出疆三大通道形成。铁路交通圈持续扩容,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伊宁、库尔勒3个方向开行一站直达精品“复兴号”城际旅客列车,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2小时、3小时、4小时通勤化交通圈,进一步激发乌鲁木齐与周边主要节点城市之间的“同城效应”。
航空
2023年,乌鲁木齐民航货运周转量为2.74亿吨千米、客运周转量333.42亿人千米。
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也称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郊西北地窝堡,距市区16千米。乌鲁木齐机场原为中苏民用航空机场,197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进行扩大规模扩建。1973年建成和对外开放,是中国五大门户机场之一。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经过三次改扩建,已建成T1、T2、T3三座航站楼,飞行区技术等级为4E,截至2023年10月8日,2023年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飞行区新建两条飞行等级为4F的跑道,满足A380飞机起降。同时新建5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9.27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中心、25.19万平方米的停车楼,以及机场、海关、边检、公安、武警办公用房和能源中心等生产配套设施。工程计划2024年建成,建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年飞机起降45.1万架次。
管道运输
乌鲁木齐市东有吐哈油田,南有塔里木油田,北有准东油田,西有克拉玛依油田。乌鲁木齐市建设有克乌(克拉玛依—乌鲁木齐)输油管道、鄯善—乌鲁木齐输气管道、中石油在北疆环准噶尔盆地已建成2067千米天然气管网。
乌鲁木齐市天然气气源主要由西二线、西三线输送的中亚进口气,由新疆油田北疆环网输送的新疆油田气,由鄯乌线输送的吐哈油田气及由北疆联络线转输呼图壁储气库贮存气构成,资源纳入全国天然气资源总调度,从储量到输配能力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上游天然气资源分别通过分布在城市西北方向的王家沟2座门站,东北方向的3座门站,东南方向2座门站以及零散分布于达坂城区、乌鲁木齐县、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的5座门站进行接收,经城市输配系统供应下游各类用户。
公共交通
乌鲁木齐市拥有公交营运线路条数246条,运营线路总长度3983千米、线网长度1331千米。全年新开、优化公交线路30条,新增站点49座。营业性客货运输车辆63331辆,其中出租汽车13234辆、城市公交车辆4150辆。乌鲁木齐轨道交通1号线于2014年3月启动建设,为全疆暨首府开建的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呈南北走向,全长27.615千米,设21座车站,连通天山区、水磨沟区、沙依巴克区、高新区(新市区)四个中心城区。1号线北段(八楼站至国际机场站)于2018年10月25日开通试运营,乌鲁木齐自此成为全国第32个地铁城市,迈进地铁出行时代;南段(三屯碑站至八楼站)暨全线于2019年6月28日开通试运营。
人文
综述
乌鲁木齐有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生活在此,饮食方面西域风味浓烈,有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19家。土特产有葡萄干、红枣、开心果、核桃等。
2023年,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创排京剧现代戏《情满天山》、秦腔《谢瑶环》、歌舞秀《阿拉木汗在哪里》、话剧《温暖的小屋》、清唱剧《江姐》等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精品剧目,演出267场,以文艺精品展现“歌舞之乡”的文艺力量。
2023年,乌鲁木齐市举办“2023年乌鲁木齐戏曲艺术节”,从当年6月11日开幕到22日闭幕,荟萃20余台舞台艺术作品、100余件群众文艺佳作;做好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组织保障工作,27个中外艺术团体在乌鲁木齐演绎28个优秀剧目;积极引进舞剧128部378场国内外优秀演出剧目;举办草莓音乐节、乌苏啤酒音乐节、疆菓音乐节、迷笛音乐节等8场大型音乐节事,吸引群众超30万人次,拉动消费4.1亿元。
饮食
乌鲁木齐市的饮食西域风味浓烈。如烤羊肉串烤全羊香酥羊腿烤羊腿羊羔肉,吃法别致的抓饭手抓羊肉等均是少数民族最喜欢的食品。烤烤包子油馓子油塔子薄皮包子拉条子、奶茶则是少数民族的传统食品,传统饮品马奶酒,此外还有小吃米肠子面肺子纳仁酿皮子帕尔木丁曲曲等。
是维吾尔民族大众化的食品。如同中国北方的馒头,南方的大米饭,西方的面包一样,是维吾尔人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物。
“馕”字源于波斯语,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各国。目前馕的品种有几十种之多,按佐料的不同,常见的有油馕、窝窝馕、芝麻馕、肉馕、片馕等。不同的馕,食用的场合各有不同。窝窝馕、片馕、油馕是大众化的家常饭食,还有夹馅的肉馕、烤馕。
烤全羊是新疆菜肴之一,色泽黄亮,皮脆肉嫩。选用两岁左右的膘肥绵羊宰后剥皮,收拾干净,首先用细盐内外擦抹,继之在羊体涂上由鸡蛋、姜葱、胡椒、孜然等调制而成的调料,然后把全羊置于热馕坑中焖烤一个小时左右,即可食用。烤全羊如果出现在高级筵席中,烹制者还要在羊头上挽系红绸,羊嘴放置一束香菜或芹菜,然后献于宾客,用小刀切片品赏。
抓饭维吾尔语称“波拉”,是新疆的传统食品之一。抓饭的花样主要有羊肉抓饭、鸡肉抓饭、素抓饭等10多种,一般多以羊肉做抓饭。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主人都用抓饭来待客。
新疆的纯天然饮品马奶酒,又名“Kemz”,又名“Kumuz”,是哈萨克族、蒙古族的一种饮品, 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等少数民族喜爱的饮品。 马奶酒是用马奶发酵酿造而成,是新疆牧民酿造的传统名贵饮品,含有少量酒精。马奶酒中含有多种益于人体健康的有效成分,如糖、蛋白类、脂肪、维生素等,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较高。此外,还含有氨基酸、乳酸、酶和矿物质,以及芳香性物质和微量的酒精。
习俗
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孔庙、文庙、红庙子、朝阳阁、红山宝塔、大雄宝殿等古建筑都是汉文化在乌鲁木齐的表现。
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维吾尔族的婚俗,一般经过恋爱、提亲、订婚,然后结婚。维吾尔族人衣着上,老年男性喜欢穿右衽斜领无纽扣的“袢”(长上衣),腰系长带,足着“买斯”(软底鞋),外套“喀拉西”(套鞋)。中青年男性喜穿小花或花格衬衣,西式长裤,外着西服或便服,喜穿皮鞋,头戴四楞小花帽。妇女喜着裙装,上着西装外套,足穿长筒袜和皮靴,头藏花帽或系纱巾,冬季则围以大方巾。城市居民一般穿时装,城乡妇女均喜欢戴首饰。现今妇女则以流行发型为主。
维吾尔族人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禁食一切动物的血和自亡的、非穆斯林宰的牲畜。平时以面粉、大米为日常主食。早饭有茶或奶茶,吃馕和甜点等。午晚两餐有抓饭、包子、拌面、汤面,有时是手抓羊肉。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和诺吾鲁孜节。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许多源于宗教的习俗逐渐融人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回族子女结婚一般都由父母决定,且多有近亲结婚,聘礼繁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包办买卖婚姻被废除,形式上保留了一些旧婚姻制度的残迹。回族人的服饰上,年长男子多穿黑色布料衣服,中年以上男子喜白布小圆帽。老年妇女喜穿青色服装,蒙白色盖头,扎腿。青年妇女喜戴金银玉石类的首饰,穿各种大襟绣花外衣、旗袍、绣花胸兜、绣花鞋。未婚少女一般梳一条辫子垂在脑后,已婚妇女要盘髻或梳两条辫子,蒙盖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族的年轻人穿时装者居多。
回族的饮食一般都恪守伊斯兰教的戒律,禁食猪、狗、驴、骡肉,禁食非穆斯林(伊斯兰教徒)宰的畜禽和各种兽畜禽的血。主要传统节日有“大尔德”(开斋节、肉孜节)和“小尔德”(又称宰牲节、古尔邦节)。回族的丧葬习俗实行土葬。
哈萨克族信奉伊斯兰教,旧时,哈萨克族儿女婚事多由父母包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封建买卖婚姻逐渐减少,仪式被简化。哈萨克族传统服饰男子喜欢戴彩缎作面四棱尖顶的狐皮帽子,穿黑条绒衣裤大衣和长筒靴。无论男女都高欢在内外衣的领口、胸口、裤角绣上花纹图案。少女常戴的各色带装饰小花帽,顶上插有猫头鹰软羽毛。已婚妇女一般戴绣花披巾,老年妇女戴白色披巾,中青年妇女喜穿红、绿、淡蓝大花连衣裙,上穿坎肩和外套。小姑娘和少女的胸襟上饰有银元、银制品和各色珠扣。
哈萨克族以肉食和奶制品为主食,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吾鲁孜节。
艺术
乌鲁木齐市的戏曲曲艺主要有新疆曲子戏、湖南花鼓戏、桄桄戏——秦腔、河北梆子与京剧、河南坠子、现代戏剧等。曾上演过《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封神榜》《秦香莲》等,还有民间说书人说唱的《三国》《西游》《水浒》《济公》《说岳》和一些剑侠神怪故事。
乌鲁木齐市最流行的民间歌曲,维吾尔族有《沙迪尔之歌》《赶车人之歌》《婚礼歌》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乌鲁木齐市的戏曲音乐有京剧《娄拉姑娘》《天山红花》《左宗棠出关》,秦剧《细君公主》《新娘罢宴》《草原一家人》等。
地区象征
乌鲁木齐市地区象征包括中天广场、红山公园、新疆博物馆、南湖广场、新疆国际会展中心等。玫瑰花为乌鲁木齐市市花。
红山是乌鲁木齐市一座独具古典特色的自然山体公园,记载和见证着乌鲁木齐市各族军民几十年来团结奋斗、绿化荒山的不朽业绩,被誉为乌鲁木齐的象征。
新疆国际会展中心是中国西部地区面向中亚,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国际性会展中心之一,是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的城市标志性建筑。
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乌鲁木齐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公告,公布了3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截至2024年4月,乌鲁木齐市共有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乌拉泊古城位于距离乌鲁木齐市中心约17千米的乌拉泊村,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乌鲁木齐著名的“新十景”之一。
乌拉泊古城是唐代轮台城,建于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550米,东西宽450米,周长约2千米。城墙残高2至6米,基厚10米。4个城角处尚存有方形角楼遗迹。城垣中部有对外瞭望的孔道,外城墙还有凸出的马面痕迹。古城内有3道夯筑土墙将城池一分为三,隔成了东北、西北和南城3个子城。古城南北倚天山,东扼通吐鲁番和南疆的必经要道——天山白杨沟口。
乌拉泊古城曾是丝绸之路北道上唯一的收税城,也是检验和更换过往使者商旅的“度牒”“过所”。在丝绸之路沿途诸城中,乌拉泊古城成为最具中心地位的城市,被后世学者评价为“王道上的王城”“丝绸之路代表城”。
乌鲁木齐文庙位于乌鲁木齐天山区前进路231号,截至2022年是新疆一处保存完整的清代风格庙宇建筑群,也是新疆唯一一座文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清政府扩建乌鲁木齐城时所建。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后,为纪念收复新疆的阵亡将士建造了忠烈祠。后来,原文庙内的木质孔子牌位被移到这里,忠烈祠变成了文庙。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9月,乌鲁木齐市被列入市级以上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有70项(其中国家级3项,自治区级27项,市级40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73人。(其中国家级2人,自治区级24人,市级47人)。全市有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19家。
错金银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皿上,是一种装饰手段,除了生活器皿,在兵器、车具上都可以看到它的图案花纹。玉器上用错金银在清代乾隆年间兴盛,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大量珍品都有此技艺。它的表现手法为在玉石表面上绘出精美图案,依图案之形錾出槽沟。将纯金或纯银拉成细丝或压成薄片嵌入图案中,而后打磨平整,抛光磨亮。使所表现的图案形成强烈的色泽差别和耀眼的金属光泽,显得更为突出、雍容华贵、绚丽多彩。错金银技艺被列入2014(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达坂城区哈萨克族动物模拟舞(布尔克特毕)已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布尔克特毕”又称为“鹰舞”,是用舞蹈来表现山鹰勇猛无畏形象的代表作。这种表演形式如同哈萨克族独有的“阿尤毕”(舞蹈)一样,其动作逼真,表演者充分利用伸头、挥动双臂、扭身俯冲等优美动作塑造鹰的形象。该民间舞蹈常见男子表演,动作刚健苍劲,充满草原气息。“布尔克特毕”是哈萨克族具有典型特色的民间舞蹈。“布尔克特毕”通过猎鹰捕捉狐狸的整个过程,艺术地表现了它奋勇战斗,坚韧不拔,最后终于抓获狡猾的猎物的艰辛历程。
特产
乌鲁木齐市作为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集聚了来自全疆各地的土特产,如葡萄干、红枣、开心果、核桃等。
新疆葡萄干根据选用葡萄种类的不同可分为:无核白、特级绿、无核绿香妃、无核玫瑰香妃、无核红香妃、王中王、马奶子、男人香、玫瑰香、金皇后、香妃红、黑加仑、沙漠王、巧克力、酸奶子、琐琐、喀什哈尔、日加干等。用无核白鲜葡萄晾制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被人们视为葡萄中的珍品。
新疆大枣的主要品种:骏枣、灰枣和赞皇枣。其中,骏枣属和田的最为出名,名曰和田玉枣,灰枣属若羌的最为出名,名曰若羌枣,赞皇枣属哈密的最为出名,名曰哈密大枣。
和田是新疆地毯的故乡,和田地毯品种繁多,花色斑驳烂漫、独具风格,色调高雅,在图案结构上充分体现了东方民族的艺术特色,尤其是维吾尔族的艺术特色。多以植物花、果、枝叶及饶有风趣的各类动物为纹样的基本造型,并辅以有变化的扩张变型。 和田地毯以棉纱作经、纬,用羊毛栽绒,传统的图案有石榴花式、开力坤式、五朵花式等。
风景名胜
综述
乌鲁木齐市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占全中国68个基本类型的46%,占新疆56个基本类型的57%。乌鲁木齐旅游资源丰富,从巍巍天山到大漠戈壁,依次分布着高山冰雪景观、亚高山草甸草原景观、山地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山麓荒漠景观、沙漠景观,是高山探险、滑冰滑雪、沙海猎奇、科学考察等活动的优质场所。202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含一日游)10621.2万人次,其中国内过夜游客2149.55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028.11亿元,其中国内过夜旅游收入729.86亿元,可比口径增长2.2倍。
2023年,乌鲁木齐市2023年至2024年冬季冰雪旅游季首滑仪式在丝绸之路山地度假区举行;2024年,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文物局)策划推出“乌鲁木齐 马上旅游”系列活动;另外,新疆国际大巴扎、新疆古生态园汗血马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红光山景区、红山公园、新疆美术馆、人民公园、水磨沟公园、盐湖城景区、丝绸之路山地度假区上榜2024大众点评“必玩榜”。
重要景点
天山大峡谷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县境内,距市区48千米。景区规划总面积1038.48平方千米,三面环山,平均海拔2020米,年平均气温4~6℃,是天山北坡最完整、最具观赏价值的原始雪岭云杉林,囊括了除沙漠以外的新疆所有自然景观,是人类农耕文明之前游牧文化的活博物馆,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体育运动休闲基地、国家AAAAA级景区、自治区全民健身拓展运动培训基地、自治区徒步运动基地、自治区全民健身登山运动培训基地。
景区内有八大独特景点,即天山坝休闲区、照壁山度假游乐区、加斯达坂观光区、天鹅湖自然风景区、牛牦湖林海松涛观光区、哈萨克民族风情园区、高山草原生态区、雪山冰川观光区,同时兼容了“泰山之雄伟、峨眉之秀丽、雁荡之巧石、华山之险峻”于一体,二湖、三瀑、四溪、十八谷相映争辉,尤以“奇松、怪石、云海”而受到欢迎,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大峡谷归来常忆谷”、“百里黄金旅游走廊,休闲度假户外天堂”的赞誉。
水磨沟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郊,是一条长达1千米多的狭长峡谷山涧,沟内有大小涌泉数十处。水磨沟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占地36平方千米,景区包括红山、清泉山、虹桥山、温泉山、水塔山、雪莲山及水磨河。主要景点有水磨沟公园、雪莲山高尔夫球场、温泉疗养院、龙骧马术俱乐部、维斯特欢乐城等。
天山一号冰川位于天山中段天格尔峰北麓,海拔3850米,也被称为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北距乌鲁木齐约130千米,是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冰川。
一号冰川是乌鲁木齐河的源头,长约2.4千米,平均宽500米,面积1.95平方千米。其周围分布着大小76条现代冰川。由于现代冰川类集中,冰川地貌和沉积物典型,古冰川遗迹保存完整清晰,所以一号冰川有“冰川活化石”之誉,成为中国观测、研究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遗迹的最佳地点。这里冰川冲积地貌非常明显。
巴扎,维吾尔语里是“集市”的意思。建成于2003年,它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娱乐、餐饮于一体,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新疆旅游产品展示中心,也是新疆最著名的旅游“名片”之一。新疆国际大巴扎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是乌鲁木齐市著名地标性景点。截至2023年8月28日,这里荟萃了3000余家商铺,集特色建筑、民俗风情、风味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歌舞为一体。
新疆博物馆位于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路,是新疆文物收藏和科研中心。新疆博物馆是中国省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于1959年成立并对外开放,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截至2023年11月,藏品文物数量6万余件,特色藏品主要为纺织品、纸质文书、彩绘泥塑及古代干尸标本等。
新疆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坐落于天山国家森林公园内,位于乌鲁木齐城南38千米处的国家首批运动休闲小镇——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距离国际机场58千米,距离火车站40千米,全程一级公路。度假区总占地面积12平方千米,地处天山北坡逆温带生态谷地,全年PM2.50至4之间,海拔1800米至3000米,夏季绿草如茵,苍松叠翠,凉爽宜人,平均温度24℃;冬季90%晴天率,森林氧吧,雪质纯净,冰雪资源十分丰富,平均温度-10℃。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3平方米。纪念馆主体建筑是一座中苏合璧、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是193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办事机构。1962年,旧址正式对外开放,命名为革命烈士纪念馆;1965年10月更名为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纪念馆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旧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原名“同乐公园”,俗称“西公园”。始建于1884年,截至2024年6月,是乌鲁木齐市中心区域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集历史文化、娱乐、休闲、古迹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3A级公园。园内主要景点有鉴湖、丹凤朝阳阁、阅微草堂、岚园、新疆各族人民烈士纪念碑等。
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位于乌鲁木齐南山,是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三大比赛场地之一。丝绸之路距乌鲁木齐市区38公里,距市中心60公里。2004年,丝绸之路在开门迎客的第一年就建成了新疆的第一条缆车,2009年,丝绸之路开始兴建高山雪道,即十三冬的比赛场地“艾文大道”,2010年建成后,艾文大道已经举办过多项国内高山滑雪赛事,并为迎接十三冬不断进行了各方面的完善。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所在的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也因为滑雪场的建设而受益。2005年,平西梁村被评为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丝绸之路70%的员工都是周边的农牧民,对解决当地农牧民就业,促进农牧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年雪季,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接待的滑雪者达10至12万人次,游客总数则达到40万人次。
红山公园位于乌鲁木齐市红山路北一巷40号,于1985年5月1日正式成立, 1988年红山成规模的绿化结束,2002年,红山公园启动亮化工程,对主要景点的夜景实现亮化,2003年公园被评为乌鲁木齐市新十景之一,2004年被确定为乌鲁木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以来,红山公园不断加大园区环境美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园内有各种林木70多种3万多株,绿地覆盖率达97.5%,2006年,红山公园升级为国家AAAA级景区,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升级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亚洲大陆的地理中心,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西南30公里处的乌鲁木齐县永丰镇永新村。“亚心”位于永新村“亚心”广场上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塔(简称“‘亚心塔”)。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铸造、花岗岩贴面的塔式建筑,总高22米,四根方形立柱托举着塔顶直径4米的网架钢球。球体下方悬挂重锤,直指塔基底部、亚洲微缩地图上“亚心”的精确地理坐标:东经87°19′ 52”、北纬43°40' 37”。
陕西大寺位于乌鲁木齐市和平路永和正巷10号,是乌鲁木齐最大的清真寺。陕西大寺是以中原汉式建筑为主,融合了少数民族建筑传统风格建筑而成。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迄今已有200年历史,寺院正面是大殿,大殿高达10余米,系古老的砖木结构,风格颇似中国古代宫殿,大殿后部为上八下四的重檐式的“八角楼”,大殿前面是宽敞的大院,除西面外,各面均建有厅堂。北厅是讲堂,南厅为浴室,东厅是各地阿訇进修之所。1962年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乌鲁木齐市的伊斯兰教协会会址也设在这里。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6 15:30
目录
概述
名称衍变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