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三年(1768),高陂众姓在大甲墟创建道山书院。首倡者有厦黄举人黄秉章(号含斋)等人。其命名与紫阳书院有关:道山是苏州紫阳书院的一座小山,宋时紫阳书院先人说“道山之高,乃先人之堆积;道山之深,乃贤士之探掘”,所以用“道山”冠名书院,以示崇正。此地林壑优美,是专心读书的理想胜地。嵌名联为“道以有容乃大,山因不让固高”,富含哲理,兼容并蓄,昂扬向上,氛围浓郁。宛平(今北京宛平县)陈殿撰有赠联:“地有金鸡山,是大造灵奇所注;今之白鹿洞,愿诸君砥砺于斯。”用白鹿洞书院作比喻,殷殷之情跃然纸上。这就是高陂中学前身。
道山书院在
山麓。国朝乾隆十七年,总督喀尔吉善、满洲正黄旗人。盐法道吴谦志建德人。令闽商公建,前为讲堂,中为六子祠,礼宋儒濂溪周子、明道程子、伊川程子、康节邵子、横渠张子、紫阳朱子,后为王公祠,祀前巡抚王恕,字中安,安居人,入府志《名宦传》。右有池,池上有亭日“瀛洲亭”,亭之西为文昌阁,前后书舍五十楹,鹾商子弟肄业焉。按:道山书院在沟墘,旋圯,久入民居,废为
祠堂。